于義元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我發現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和來源,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中。老師還要結合教學為學生推薦適當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實現語文學科教學的豐富性,多樣性。所以,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把培養小學生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當成教學的目標。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加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年級學生 課堂教學 課外閱讀 興趣培養 閱讀習慣 提高 閱讀興趣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72-02
其實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小學階段學生有大量的閱讀時間。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通過課外閱讀不但能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開闊眼界,拓展思維,還能幫助學生增強理解能力,提高其寫作水平。但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珍惜時間,進行大量的、有效的閱讀,老師就要想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有閱讀的主動性,他們才會有意無意地去閱讀,從閱讀中獲取知識。所以,作為新時代小學語文老師,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把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想法克服學生不愛閱讀,迷戀電視、手機、電腦的習慣,通過一些有趣的閱讀活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以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實現小學語文教書育人的目的。那么,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本人現就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些粗淺的研究和認識,與大家分享:
1.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1.1認真閱讀的習慣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很愛讀書,讀了很多書,可還是在寫作文的時候有些字不會寫,作文也寫不好。語言表達能力也跟不上,這就是讀書不認真的原因。要想讓閱讀有效率,必須得認真讀,才能讀進去。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注意培養高年級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使他們在讀的時候做到專心致志,心無雜念。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避免干擾,同時培養小學生的興趣,強化閱讀的目的性,培養閱讀習慣。
1.2養成邊讀邊想的習慣
閱讀是一種汲取營養知識的過程,所以學生的閱讀不能停留在為讀而讀的狀態下,老師要教會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這樣才能達到眼到、口到、心到,才能增強閱讀體驗感,使學生融入閱讀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作為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辨析能力,在閱讀時要給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標,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有關的問題,更要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努力再現文字所描繪的情景,從而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1.3養成圈點批注的習慣
保持書面的整潔、干凈固然是好的習慣,但是對于課外閱讀來說,如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于生字、生詞、好句、好詞、好段或者觸動自己的段落不進行圈點、標注,隨時注上拼音、寫上詞意,摘抄下好詞、好句或者不及時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悟,就會使閱讀大打折扣。所以,老師在具體的教學中,一定要教學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要勤用字典、詞典,并把字典、詞典當成學習語文的拐杖,當成不開口的良師益友,勤翻它,勤問它,把閱讀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詞、不認識的字等等,都解決掉,掃清閱讀障礙,自主解決課外閱讀中出現的問題。
2.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2.1課內和課外閱讀要結合起來
在具體的教學中,當學生學習了一篇課文時,老師就要根據課文給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相似的課外書,培養學生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能力,指導學生怎樣進行閱讀才更有效。老師是教育書人的主要力量,要有意識地接觸少兒報刊、圖書等,根據學生的興趣給他們推薦的適合閱讀的報紙、雜志,把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帶進教室供學生傳閱。經過長時間的引導,利用課外時間與學生交流所推薦書的閱讀情況,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會大大提高,讀書的熱情也會提高。
2.2給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
當前圖書市場上針對小學生的課外讀物非常豐富,五花八門,但是并不一定所有圖書內容和質量都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因此,老師要結合小學語文的基礎知識范圍,有目的、有計劃地給學生推薦優秀的、適合的課外讀物,讓學生讀有所獲。比如,《愛的教育》《海底兩萬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昆蟲記》《窗外的小豆豆》等等。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課文就可以給學生推薦這些,以此來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思想,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2.3明確閱讀目標
在教學中,還有與一些家長的交流中,我發現大多數學生的閱讀毫無目的,真是為了讀而讀。所以一本書讀完,幾乎沒有收獲。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有自己的理解能力,他們閱讀的書目大都是老師推薦的適合他們的,所以老師要引導學生給自己制定一定的閱讀目標,這樣學生的閱讀就能抓住中心,也能記憶更深,理解更透。比如,讀這本書了解主人公經歷、還是要了解文中有什么樣的情感,或者看看作者對這樣的文章或者著作是怎樣謀篇布局的等等。讓學生圍繞著這個目標去閱讀,不但能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幫助他們掌握閱讀的技巧,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歸納能力,讓閱讀更有效,同時使他們在以后的閱讀中不會為了閱讀而閱讀了,保證每一次課外閱讀都有效率、有收獲。
3.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加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3.1加強閱讀的指導
我們知道閱讀雖然對于學生的寫作、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其他學習方法無法比擬的,但是學生要是讀那些不適合他們的讀物,不但起不到帶動學生閱讀的作用,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對閱讀失去信心。所以,老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除了老師推薦的書目,自己選擇時,也要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認知特點。要選擇接近學生心理成長特點,貼近學生生活的書籍,比如,童話、故事、寓言、詩歌、中外名著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3.2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首先,默讀,縮短詞語時間,這樣既能提高閱讀的準確性,又能提高閱讀效率;其次,要讓學生養成課外閱讀記筆記的習慣,要把課外閱讀當成獲取知識,積累素材,培養靈感的一種有效途徑;第三,要讀思相結合?,F在大多數學生只讀不想,久而久之,在課外閱讀中獲得的就很少,影響學生閱讀興趣的養成。所以,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邊看書邊思考,邊看書邊質疑的習慣,并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查詢資料分析解答疑問,從而達到理解內容知識、掌握知識、積累知識和運用知識的目的。學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不但會使他們的閱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4.結束語
總之,培養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外閱讀興趣的方法,不僅僅局限于以上諸多方面,作為小學語文老師,要多學習,多交流,多借鑒,結合實際班上學生情況,有的放矢,靈活高效有趣開展教學,我們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既要給學生制定目標、培養習慣,還要通過一些教學中的技巧幫助學生理解,提高閱讀質量和寫作水平,給學生的成長過程樹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艷霞.挖掘教材中的讀寫結合點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06)
[3]姜洪香.談談如何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0):145.
[4]李若莎.如何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速讀(下),2014(3):94.
[5]英小環.加強課外閱讀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4).
[6]張愛芳.閱讀滋潤童年書香陪伴成長——讓課外閱讀扎實、有效[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