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高考三年備,三年教學一盤棋,研究高考,掌握動向,把準方向,解決困惑,運用“學生高考、重在實踐、寓教于樂、相信學生”的復習理念,重視研究、注重基礎、重視拓展、注重方法、提升能力、注重體系,努力實現備考效率的最大化。
關鍵詞:高三政治;備考策略;復習理念;復習方法
時光如流,歲月不居。高三政治二模后,離高考不到50天,如何用好這些時間,努力實現備考效率的最大化,考驗著我們的智慧。筆者結合任教23屆高三經歷和這一屆實際談一些個人觀點,以期拋磚引玉。
一、 把握動向明方向,應考能力定增強
高考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我注重全國高考試題及其本質的研究與學習,注重新舊教材的差異研究,加強學法指導,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學效率。
(一) 遵循“一核、四層、四翼”
它涵蓋了考查目的、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了解一核: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知道為什么考?掌握四層: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知道考什么?明確四翼: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知道怎么考?
(二) 領導觀點,考試導向
如: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強調,政治要多從學科素養角度理解政治科的學科特點,建立學科知識點的結構圖,提升綜合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同時學會用學科術語邏輯地表達觀點,立論有據。副主任于涵《“一核四層四翼”2019高考這樣考》,闡釋高考命題如何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三) 《考試說明》,命題方向
考試說明內容很多,學會取舍,重點研究“題型示例”,把5道選擇題,5道問答題多次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答題方法和實質。組織答案,根據不同類型題目,注重答案可以多樣化,答案具有邏輯性,答案注重辯證法思想。
(四) 原題回顧,探尋規律
近幾年高考試題結構:以穩為主,穩中有變;試題內容:注重基礎,重點突出;試題情境:時代特色,主流鮮明;命題意圖:曲線圖表,形成常態。
二、 常見困惑也不少,有的放矢來解決
(一) 套題太多,不知如何使用
1. 跳進題海研究。教師要每天看很多題,看設問思維含量,看答案難易程度,選題篩題,組合試卷,減負增效從選題開始。
2. 選擇經典題目。有新意的題,有思維含量的題,符合梯度的題,略高于學生現有水準的題,對學生有啟發、有啟迪的題,讓學生回味無窮、流連再回首。
3. 選題主要策略:近三年高考題:重點研究,熟能生巧;優秀模擬題:集中研究,發現信息;以雙向細目表為指引選擇試題,準確把握考向,合理取舍考點,突出重點難點。
(二) 時間不夠,不知如何解決
1. 抓住主干點。多采用情境教學、問題教學、整合教學。
2. 優化習題課。師生互動、以生為主;突出重點、把握要害;學生總結、互幫互學。
3. 后階段抓手:審設問訓練、讀材料訓練(分層次、找邏輯、找關鍵詞、找主題思想)、表達訓練(點多、言簡)、限時訓練。
(三) 答案組織,不知組織技巧
政治考試非選擇題得分的多少,不僅取決于考生的知識和智力,也取決于考生的答題方式。我參加過4次高考評卷,給高三考生提出以下建議:答案要點化;答案要點要醒目、全面;答案內容“廣度第一,深度第二”;看分答題;寫在試卷上的文字不要輕易劃掉;合理安排答題空間;語言要完整,字跡要工整。
三、 復習沖刺講策略,復習效率增幅大
(一) 最后沖刺復習理念
1. 學生高考。還給學生時間!教師要精講、少講!
2. 重在實踐。養成限時做套卷的習慣。
3. 寓教于樂。老師用人格魅力吸引學生、調節學生、激勵學生。
4. 相信學生。學生具有無限潛力,相信他,可能創造奇跡!
(二) 最后沖刺復習建議
1. 重視研究,提高復習備考的針對性。研究全國卷的考試規律,特別是對“題型示例”的研究,這些題是得到權威專家認可的題,它代表今年的命題方向,多次演練、反復揣摩;研究新課標全國卷近三年試題分析命題技巧和評分要求,優化復習情境;關注前沿研究動態與成果,挖掘和利用其與教學內容的聯系,拓展復習視野,提高復習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2. 重視基礎,牢牢把握復習備考根本。高三復習備考,必須強化主干知識,夯實基礎,這是爭取高考勝利的基本前提。如:2018年新課標全國一卷40(1)小崗村的改革發展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加以說明(10分)。相當多的學生答不出或答不全,送分的題,得分很低,教訓深刻!所以要全面掌握基礎考點,通過對學科知識體系的總體把握,提煉和構建有機的知識體系,全面認識和理解學科知識的主旨,做到“準、全、活、精”。
3. 重視拓展,對知識進行適當的延伸。拓展長效熱點:五大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黨的十九大的新論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新思想、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新特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鄉村振興戰略的“七個必須”,有利于把握時代脈搏,理清高考政治命題方向。
4. 注重方法,加強學生主觀題的訓練。做題堅持“問題中破題,材料中找角度”的原則。讓學生審好設問,在設問中找到知識范圍,尤其找到解決的問題,強調“問題”是解題的關鍵和鑰匙,只有帶著問題看材料,才能事半功倍。要認真閱讀材料,從材料中找到入手的角度,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寫出答案。
5. 提升能力,大力提高講練的有效性。精選精練,經典試題,反復訓練;講解考題力求與學生一起歸納出解題方法、規律,幫助學生做專題提升性整理。主觀題講解可讓做得優秀的同學起立分享自己做題的思路,師生做相應的補充和點評,穿插做題思路和方法。
6. 注重體系,突出相關知識網絡構建。“重點介入、微觀考查”是近幾年政治高考試題特點。要學會找準知識延伸點。知識延伸點就是三級知識,教材的原理方法論屬一級知識,它們的相關要求屬二級知識,由二級知識所延伸出的相關內容屬于三級知識點。這類知識點在教材中廣泛存在,但考綱中沒有單獨列出,很容易被老師、考生忽視。如,認識的主體差異性等知識點屬于三級知識,而且不成體系,需要師生歸納理解,否則片段的理解記憶最多能應付選擇題,碰到主觀題就很難拿到好的分數。這也告訴我們,找準知識延伸點,全面、系統把握教材,才能減少應考變數、提升備考效能。
眾人拾柴火焰高,教學教研結碩果。心態營造今天,激情創造未來。讓我們共同書寫高考神話,實現心中夢想!
參考文獻:
[1]姜鋼.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5(Z2):31-34.
[2]于涵.高考制度恢復40年考試內容改革述評[J].中國考試,2017(3):1-5.
作者簡介:袁祝雄,廣東省佛山市,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樂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