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教學十幾年,在教學中了解到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習充滿著恐懼,覺得物理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物理一直是很多同學的難點,也是很多老師的難點,尤其是面對高三一輪復習,學生覺得辛辛苦苦復習了一年,結果到高考的時候覺得高考考的和平時練的有偏差,不適應,老師覺得高考題目本來不那么難,可學生就是得不了高分。筆者認為,根本原因就是老師和學生在高考復習的時候沒有抓住高考改革的方向,導致備考和高考的節拍不一致。那么老師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高考物理備考呢?本文對此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考;物理;備考
一、 要理解高考的出題思想
緊跟高考改革的步伐是備戰高考的關鍵,很多老師在復習的時候不關心高考改革的方針,不研究高考出題規律,導致學、考分離。那如何研究出題規律呢?第一要研究考試說明,考試說明是各個省份根據實際情況對考試大綱做出的補充和說明,比考試大綱更具體、更詳盡,是知道高三復習的綱領性文件,是高考命題的唯一依據。研究考試說明時要特別關注考試說明中今年與往年相比變化的部分,要仔細思考對于這些知識點有可能會怎么考,會考到什么級別,我們怎么應付。第二要研究高考真題。面對高考的一輪復習,很多學校強調知識要鋪開,復習不留死角,這種提法固然沒有問題,但是這種復習目的性不強,復習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很多學生在高考結束后才覺得走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很多冤枉的精力。所以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的時候要認真研究高考試題。高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考的知識點往往具有循環性,因此我們至少要研究近五年的各種真題,如全國一卷、全國二卷、全國三卷、海南卷,去年全國一卷出現的知識點今年有可能在全國二卷中出現。今年的試題與去年的試題要做對比,看看有哪些變化、有沒有規律可循,然后再預測下一年的試題難度、知識點以及可能會考哪些方面的能力,這樣研究過連續幾年的試題后會發現高考命題其實也有規律可循,在指導學生復習的時候會少走彎路,少做無用功,提高復習的效率。
二、 在平時復習中要落實教學環節
在復習中要抓實的環節是選題、批閱、評講。第一,選題。題海戰術是一種很古老的方法,可這種方法效率很低,浪費了學生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現在高考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機械化的訓練難以應付高考的新要求。學生做再多的題,在高考中幾乎不可能出現你平時做過的原題。再者,長時間的做題訓練會使學生養成在做題時回憶曾經做過的題目的習慣,碰到一道題首先不是思考而是搜索自己大腦中曾經做過的題目,這樣往往影響學生的思考,導致學生思維僵化。做題不是復習的目的,目的是通過做題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升華理解,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力是學生自己感悟出來的,做太多的題,哪有時間自己總結、自己提煉呢?因此要求教師一定要潛入題海對學生的題目精選,有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收獲。選題時除了要注意數量的選擇,還要注意難度的選擇。高考物理命題以中低檔為主,特別難的題很少。教師在復習時、學生在學習時都不要將太多的時間放在難題,甚至偏題、怪題上面,從簡單題目入手更容易培養學生的知識掌握與分析問題的方法。第二,批閱與評講。有做必有閱,有閱必有評。在評講時不宜從第一題直接講到最后一題。學生的精力有限,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不會太長,所以我們在評講的時候一定要分出先后順序,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先講全班學生錯誤率最高的題目,錯誤率比較低的題目可以不講,讓同學之間課后講解,既減少教師的負擔,又提高了評講效率。
三、 打造高效課堂
一輪復習時,為了追求知識的全面性,老師總是講的很多很全,為了追求進度,總是講的很快,所以課堂上老師講的很多,學生參與很少,導致課堂效率不高。我覺得高效課堂必須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先學是指學生依靠資料或者老師編的學案或者老師布置的任務提前進行自主學習,老師根據學生做的情況反饋的信息,準確把握學情后實施自己的教學。這樣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不再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決定教什么,也不按照教案或者資料書確定教什么。教案是課堂的總結,課堂是動態的,教案不能預設所有的課堂情景與生成。教師教什么應該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反饋的問題來決定。用學生的問題控制老師的教學策略,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學原則。學情分析是教學的切入點,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針對學情的需要展開,不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不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就不可能進行高效課堂。教師講的必須是學生的錯誤所在,這樣的講課才是學生最需要的,也是最高效的。還有,高效課堂應該以思維訓練為主,問題設計為主,課堂上要讓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做,應該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控制好課堂進度,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要讓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興奮的狀態。課堂低效的原因很多時候在于老師講的太多,太過追求知識的系統性與完整性,不講不放心。所以老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不能替學生做的太多。我們很多時候為了抓緊時間,替學生讀題,替學生分析,替學生列方程,甚至替學生計算,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不到訓練提高,考試時很多題目不是不會做,而是根本就沒有讀懂。所以我建議在講題的時候讓學生自己讀題審題,老師需要做的是課前準備關于這道題目的問題,讓學生隨著問題由淺入深,學會分析題目。所以好的問題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關鍵。
四、 回歸課本
課本是專家們經過很多年的積淀,上面的一字一句包括課后習題都有它存在的目的,所以一輪復習的時候一定要多看課本,等你學會看課本了也就學會思考問題了。
總之,高考復習是一項科學而系統的工程,需要研究,需要細致準備。
作者簡介:韋成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