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有重要影響,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應當加強環境建設,將環境教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來進行開展,并根據幼兒的成長特征和年齡特點選擇針對性的環境教育內容,才能更好地提升環境教育成效,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本文對幼兒園環境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結合當前幼兒園環境教育工作開展現狀,提出了加強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形式與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環境教育;低碳形式;對策
近年來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課題日益重視,新形勢下越來越多的行業也逐漸將環保、低碳等理念融入了行業管理過程中,以期營造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樣在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兒童是在環境的相互作用下成長起來的,所以將環境教育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當前在幼兒園環境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育成效不明顯,因此加強對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形式與途徑探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環境教育基本內涵及重要意義分析
環境教育是指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不斷提升人們對環境的了解以及對環境問題的認知程度,進而更好地了解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漸漸形成合力共同保護環境的一種教育模式。
幼兒階段是人生成長和發展的第一個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一個人的習慣、觀念、性格以及言行等逐漸樹立和養成,因此需要著重把握這一時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夯實思想基礎,才能更好地促進身心健康有序發展。在這一階段,教師應當向學生宣傳更加正面、積極的理念,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引導他們樹立更加陽光的心態面臨未來的生活、工作。思想教育活動至關重要,當前國家環境形勢日益惡化,為了不斷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提高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教師應當從幼兒園教育階段融入環境教育的理念,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樹立良好的環保風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兒的理性思維和感性認識,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二、 當前幼兒園環境教育現狀分析
目前在幼兒園開展環境教育的過程中,雖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和辦法,逐步提升教學成效,但是從總體上分析,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對環境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知,環境教育沒有全面納入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來,往往是為了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來簡單開展。
二是環境教育形式比較固化單一,創新性不夠,沒有充分結合幼兒的成長特點,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環境教育形式和途徑,環境教育內容不夠全面,作用也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三、 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形式與途徑分析
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實施環境教育,需要充分結合幼兒的成長特點,圍繞環境教育教學大綱要求,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或途徑,更好地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環保意識,提高環境教育教學成效,具體途徑或形式建議如下:
(一) 提高教師對環境教育的重視程度,并發揮他們的榜樣力量
在開展幼兒園環境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他們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首先應當提高教師對環境教育的重視程度,通過開展集中培訓、實踐探索等活動,不斷激發教師開展環境教育的積極性,構建全面的環境教育認知體系。同時教師要積極行動,作環境保護的倡導者、先驅者,積極參與社會舉辦的各類環境保護活動中來,此外還要通過日常的行為來進行引導,日常教學或者生活中出現破壞環境的行為教師要敢于制止,并通過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等來樹立保護環境的榜樣,重視自身言行,通過身體力行、自身先行,從而帶動學生更好地保護環境。
(二) 為幼兒學習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要提高對幼兒園環境建設的營造和重視程度,充分利用幼兒園的資源,加強環境教育建設以及創新,以更加優美、低碳的環境為幼兒成長創設良好的氛圍,具體而言,一方面要就愛護幼兒園的綠化硬件建設,積極開展校園美化工程,對水電暖氣以及飲用水、消防、衛生、保健等設施設備進行維護更新,提高硬件建設現代化水平,同時要做好幼兒園整體環境綠化建設規劃,將花草樹木建設以及戶外環境布置等方面全面納入幼兒園環境建設的基礎部分來進行統籌管理,精心布置,注意細節,讓墻壁、土地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元素充分利用起來,結合幼兒的成長特點,積極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激發他們參與環境教育的積極性,打造更具趣味性、人文性、教育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成長氛圍。在班級活動室的布置方面教師也要和學生一起共同參與設計,通過利用廢舊物品進行作品制作,在閱讀區、益智區、建構區等設置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塊,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增進師生互動,提高環境教育操作活動的實操性和人文性,讓幼兒不斷感受文化的魅力。
(三) 加強環境教育軟件體系建設,聯系生活實際,積極開展多元化的環保教育活動
一方面要緊密契合時代發展要求和幼兒成長的特點,選擇與其年齡特征以及需求相匹配的環境教育內容,針對大班、中班和小班等不同年級選擇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在開展常規環境教育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將環境教育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善于從生活中取材,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結合人文風俗等,發揮教師和幼兒的創造性,打造更多主題性活動,針對不同的節日開展多樣化的主題活動,提高幼兒參與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意識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要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利用一切機會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參與到大自然中,尋找自然的氣息和足跡,感受美好自然的快樂,還可以將環境教育與幼兒的生活結合起來,讓幼兒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覺主動地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修養。
(四) 與家長一起聯動,積極創設良好的環保環境氛圍
幼兒園要和家長加強溝通,通過舉辦開放日、家長園地、家庭訪談等活動,提高家長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并引導他們與幼兒園、與孩子一起,打造良好的成長氛圍。
總之,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形式和途徑多種多樣,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形式,都需要結合環境教育的要求和幼兒的身心成長特點進行設計創造,教師樹立好榜樣、學生積極參與、家長給予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合力,不斷提升環境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烏云.幼兒園環保教育點滴談[J].內蒙古教育,2018(3).
[2]張妮妮,張憲冰.羅爾斯頓環境美學及其對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啟示[J].社會科學家,2016(7).
[3]孫秋香.環境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滲透探討[N].發展導報,2017-06-02(027).
[4]李順夏.環境教育在幼兒活動中的滲透[J].教育,2017(17).
作者簡介:
汪小麗,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州臨潭縣流順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