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前
【摘要】在教育突飛猛進發展的今天,如何順應時代的潮流,緊跟時代的步伐,上好每一節課,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一線教師追求的永恒主題。作為一名農村初中數學老師,如何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生活和身邊的事物,并學會用數學的邏輯思維去思考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我們一線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素質教育 中學數學 課堂效率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128-01
隨著課程改革的日益推進,高效課堂的實施成為必然的趨勢。農村教育仍然困難重重,素質教育喊了很多年,但農村的初中教育,仍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施。教師上課教的過多,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過少,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為什么會這樣呢?一方面,農村硬件差,現代化教育設施陳舊、落后,教師教學任務重,外出學習機會不多、不方便,視野不開闊,接觸先進理念不多;另一方面,初中數學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基礎差,兩極分化,社會大環境不好,沒有城市的學習氛圍濃,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夠重視,大部分家長忙于生計,留守兒童占大多數,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時間就是在課堂中的學習。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如果忽視課堂教學,就談不上實質性的素質教育;如果忽視課堂教學,開展素質教育就難有實效。可以說,只有真正素質化了的課堂教學才是高效的課堂教學,也只有高效的課堂教學才能從根本上達到“減負”的目的。因此,探討農村中學數學課堂高效率的教學,并進行相應的對策性研究,無論對于推進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還是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為21世紀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內容
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高效率構建,想要在日后的教育成績上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可嘗試根據教材設計教學內容。第一,日常的教育工作當中,必須對初中教學的重點、難點做出一個良好的了解。例如,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過程中,應先對一元一次方程做出回顧,然后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識和內容,最終對二元一次方程組做出良好的講解,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當中,對于數學知識進行循序漸進地了解和記憶,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幫助,降低了固有的缺失和不足。第二,在教學內容的設計過程中,應堅持對教學做出良好的拓展。現階段的很多學生,都完全局限在教材的內部,這就很容易導致教學出現很大的偏差。通過對一些課外的習題進行應用,或者是從網絡上、論壇中摘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能夠讓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加開闊的視野,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吸收,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合作性學習是學生對數學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支柱
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獨立鉆研的精神誠然可貴,但積極合作,共同探討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數學學習小組及課外興趣小組等各種形式的學習團體,讓學生在各自的小組中相互幫助,讓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從事不同的工作,并合力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團隊觀,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勇于發表意見,又不固執己見,對同學的見解,既樂于接受合理成份,又勇于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學生之間合作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目標相互依賴。小組成員共同努力,完成同一個學習目標。(2)角色相互依賴。合作小組需要明確每個學生的任務,進行明確的分工,從而形成組內相互補充和相互支持的角色系統。(3)資源相互依賴。為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組內成員之間還必須交流信息和分享材料。(4)獎勵相互依賴。在合作小組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后,全體成員都會得到一個針對小組成果的評價及獎勵。當然,建立了合作小組也并非意味著只要使用它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好奇心得到保護,自信心與創造力得到提升。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知識的探索、學習能力的發揮上達到最佳狀態,使課堂教學取得最高效益。高效課堂上教師能自由駕馭課堂,收放自如,要靜能靜,要動能動,學生沒有玩手機、睡大覺等開小差游離于課堂之外的現象。課后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收獲,都有學習的快樂。因此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的師生關系,老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學生溫和、微笑、寬容、認同,讓學生感受到鼓舞,被愛,產生喜愛老師的感覺,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走進學生,相信學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盡情地、毫無顧忌的發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展示講解,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學會學習、大膽質疑,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評價方式的多樣性是學生對數學進行有效學習的興奮劑
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向預期目標的發展,都需要依賴反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學,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肯定的評價,同時學生自我評價的參與,可以大大的改善學生學習數學的進程。第一,教師在課上和課余要經常與學生交流學習心得,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多傾聽學生對學習數學的體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交往時應充滿愛心和耐心,爭取建立一種合作、默契、和諧的師生關系。第二,用多種評價方式,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由于評價不僅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要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評價方式要多種多樣,不要只采用考試成績。第三,實施反饋的時間間隔要利用學生的練習按日反饋進行調節,而學習結果的強化方式應盡量使學生自己去領悟、去總結自己的收獲或教訓。第四,自我評價的參與問題,在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自我評估計計劃,養成自我評估的習慣。例如:在學完一個單元后,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成果,如自己的知識技能、解題能力得到了何種提高。
五、推進分層教學,達到穩步提升
首先是數學知識分成,將分析考試命題方向與學生實際水平相結合,把分析教材知識結構與學生認識發展相結合,以此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學習新知識。其次要做到作業分層,筆者一般會將作業分為簡單、一般和較難三個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完成,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能克服抄襲現象,讓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數學成績得以發展,不僅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養成了學生獨立的良好習慣。提高了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
總之,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讓學生學會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體會數學思考和創造的過程,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學會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
參考文獻:
[1]王立軍.新課程數學教師教學設計應樹立的五種意識[J].中學數學研究,2006(11).
[2]黃國東.淺談新理念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設計[J].時代教育,2008(01).
[3]胡太新.農村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讀書文摘,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