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輝
【摘要】鑒于初中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提高教學管理藝術,不斷加強初中學生的管理工作,進而引導初中學生健康成長,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本論文以初中學生的教學管理為研究切入點,對其具體的管理藝術和管理途徑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 教學管理 藝術
【課題】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微課在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探索與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961。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216-02
一、初中學生教學管理面臨的困難
在初中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教學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是學校開展教育工作的基礎。可以說,教學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了整個學校的教學水平。但在具體的初中學生教學管理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面臨著較大的困難,集中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
1.青春叛逆期敏感心理
從年齡上來說,初中生正從少年逐漸轉向青年,正值所謂的青春期,其心理、生理生都呈現出明顯的改變。可以說,在這個特殊的年齡段中,初中生正處于成熟、半成熟的階段中,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觀察、判斷等能力,但仍具有較強的有幼稚性、片面性。可以說,初中生正處于懵懂時期,但又急于向他人證明自己,想要擺脫教師、家長的管教,具有極強的叛逆心理;另一方面,初中生總是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困惑,但又不愿意表達,于是常常在自己的心里筑起一個小房子,不愿意被人發現,也不愿意和他人相處。可以說,初中學生特有的心理特點,直接決定了教學管理的難度系統。
2.普遍厭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生進入到初中階段之后,課程設置逐漸增加,而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特殊階段,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跟不上的現象,而學生對這一現象又無法進行有效的調整;與此同時,受到“望子成龍”心態的影響,家長常常給學生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然而這一種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出現學習疲憊的現象,甚至致使其出現厭學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初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自覺學習能力較差、自律性較低,且學習目標極不明確,嚴重影響了其學習質量。
3.紀律觀念淡薄,集體主義意識較低
在對初中學生進行教學管理中,學生的幾率觀念較為薄弱,以至于其在上課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遲到早退的現象,甚至在課上出現不認真聽講、公然擾亂課堂紀律、破壞課堂氛圍等現象。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初中教學管理的質量;另一方面,初中學生集體主義的意識較為薄弱,以至于其集體榮譽感不強,以至于其在學校常常作出危害班集體利益的事情,并影響了教學管理的正常展開[1]。
二、初中教學管理的藝術
1.以生為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初中教學管理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對初中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鑒于初中學生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首先應樹立“以生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并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進而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其次,教師在對初中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真誠地關愛學生,學生只有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關愛和溫暖,才會對教師產生一定的信賴,進而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吐露給教師,并構建出良好的師生關系;再次,在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過程中,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以一個平等的身份、朋友的姿態與學生進行交流、進行溝通,并在溝通中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進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最后,寬容學生。初中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在其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走彎路,針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教師要耐心引導,并及時告訴學生只要其改正錯誤,仍舊是一個好學生。如此一來,教師不僅維護了學生的心靈和自尊,也促使學生從心底更加熱愛和尊重教師,進而更好地服從教學管理工作。
2.因材施教,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差異。面對這一現象,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如果仍然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就會導致管理效果低下。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化,并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實施有差異化、有針對性的管理,進而提升教學管理效果。
具體來說,教師在實施因材施教管理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準確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如果學生的個性較為內向,教師在實施教學管理過程中,必須要保持平易近人的態度,并與其進行溫柔的溝通;如果學生的性格外向、善于言談且思維敏捷,教師在對其進行管理中,必須要一語中的,使其產生信服感。同時,教師在與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還要講究一定的語言藝術,可利用幽默感,提升管理效果[2]。
3.尊重、公平對待學生
以往,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常常忽視尊重、公平對待學生這兩點,進而使得部分初中生產生逆反的心理,增加了教學管理的難度。基于此,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引起注意。一方面,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都有自身的優點、缺點,雖然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不甚理想,但是其身上具有許多優良的品質。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不能片面地將學生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進而根據學生成績將其分為三六九等。必須要客觀看待每一位學生,表揚并鼓勵學生的優點,耐心引導學生改正缺點,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在教學管理中,尊重學生是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必須要明確,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并且隨著年齡、認知的不斷增長,已經擁有自己的想法、間接,心理更渴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和認可。因此,教師在管理中,必須要尊重學生的身份、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見解,進而打開學生心中的大門,實現初中學生的有效管理。
4.發揮班干部帶頭作用,協助管理
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常難以時刻對班級的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班干部這一特殊的“武器”,使其成為班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具體的班級管理中,由于班干部年齡、認知能力等與學生基本一致,他們在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中的優勢更為明顯;另一方面,教師在利用班干部協助管理的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利用班干部的榜樣作用,充分發揮其積極帶頭作用,進而引導整個班級學生健康成長;最后,教師在利用班干部進行教學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班委成員的選舉方式,盡量利用選舉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擔任班干部這一形式,激發學生的競爭熱情,進而帶動整個班級,形成一種良好的風貌,以實現教學的有效管理。
結束語
綜上所述,鑒于初中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管理觀念和方法,不斷更新、優化教學管理方式,提升教學管理的藝術性,進而全面提高初中學生教學管理水平,并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穆傳新.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班主任教學管理有效性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32-33.
[2]譚永麗.初中教學管理中非人本化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