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涓
摘 ?要: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形勢,滿足學生就業的需要,加強對學生職業體適能的培養與發展,已成為應用型院校體育教學發展的重要取向。針對衛生學校學生體育厭學心理較為普遍,體育學習效果低下的現狀,對學生體育厭學心理的成因進行解析,并提出相應的修正路徑,旨在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促進其職業體適能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為衛生學校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衛生學校 ?體育厭學心理 ?成因 ?解析
中圖分類號:G8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b)-0209-02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學生體育健身能力,促進其體育參與興趣不斷生成與發展,確保其身心健康素質有效提升的重要使命。衛生學校隸屬于醫學類應用型??茖W校,其培養目標的核心在于為社會培養與輸送具有較高綜合素質能力的醫務護理人才。由于醫務護理工作與病患病情的緩解與康復息息相關,要求從業人員在高強度的工作中要始終保持充沛的精力與高度的責任心。這就對醫務護理人員的職業體適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衛生學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是個專業技能不斷發展、職業素養逐步提高的過程,對其未來職業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筑基”作用。但是,通過調查發現,衛生學校學生體育學習的厭學心理較為嚴重,這不僅會阻礙與制約學生職業體適能的培養,同時也會對其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對衛生學校學生體育厭學心理成因的解析,并探求科學實效的修正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衛生學校學生體育厭學心理的成因
體育厭學心理是一種對體育學習所表現出的抵觸、厭惡、輕視或回避的心理狀態,會導致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無法達成對學習內容的有效理解與精準把握,進而造成學習效果低下的嚴重后果。衛生學校學生體育厭學心理的成因主要分為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兩種類型。
1.1 誘發厭學心理的內在因素
首先,衛生學校學生對參與體育學習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了解與深層次的認知,進而導致其對體育學習的關注與重視程度低下。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衛生學校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具有明顯的功利性,實現達標、修足學分使其參與體育學習的主要目的,由此導致了學生過于強調對技術動作的模仿練習,而缺乏對運動機理與重要價值的探求,致使其在主觀意識上對體育學習存有明顯的輕視或忽視。
其次,學生群體的性別特征,決定了該群體對內容枯燥乏味、運動負荷較大,且具有明顯艱苦性的體育學習表現出興趣低下、專注度不高、學習情緒低落等厭學心理。醫務護理是一項適合女性從事的職業,因此,衛生學校的學生基本都為女性。同時,衛生學校屬中等??坡殬I院校,招生的對象為初中畢業生,這樣一個由年齡較小的女性聚集而成的群體,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生理上,都會對枯燥、乏味并且具有艱苦性的體育學習表現出一定的抵觸心理。
1.2 引發厭學心理的外在因素
體育教學是引發衛生學校學生體育厭學心理主要的外在因素,具體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從體育教學目標的設置上看,“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有效發展”是當前衛生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核心內容,該教學目標的設置較為籠統,缺乏必要的專指性,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間存有明顯的偏失,進而誘發了學生“學無所用”的思想,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表現出抵觸、消極等心理狀態。
其次,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具有明顯的單一性,過于強調對體育運動項目的技術傳授,致使教學氛圍枯燥乏味,這對尚處在向成年過渡時期的衛生學校學生而言,無疑會導致其體育學習興趣的流失,進而引發厭學心理的形成。
再次,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凸顯強制性弊端。由于受“唯成績論”思想的禁錮,衛生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目標在于確保學生體育達標率的有效提升。受此影響,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往往采用強制性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對所教授的技術動作進行反復的模仿練習,直到能夠較為熟練的掌握為止。甚至有些教師更是采用近乎霸道的教學方法,對技術完成不達標或基礎素質較差的學生輕則申斥,重則體罰,這對于具有極強自尊心的少女學生而言,無疑會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進而對體育學習充斥厭煩的情緒。由此可見,教學方法的陳舊性、單一性以及強制性,是誘發學生體育厭學心理的重要原因。
最后,在教學評價的采用上只強調結果,輕視或忽視勝的學習過程,均無法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尊重與肯定,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學生內心的失落。同時,由于衛生學校的體育教學評價以達標測試為主要手段,具有明顯的“一刀切”弊端,造成了素質能力較高的學生因達標標準設置過低,無法展現自身的運動技能,進而對體育學習的表現出輕視的態度;而對于素質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講,達標標準的設置過高,即使盡最大的努力也無法達到達標標準,從而從內心產生了“學與不學都一樣”的消極心理,并逐漸演變成為對體育學習的厭煩與恐懼。
2 ?衛生學校學生體育厭學心理的修正路徑
2.1 注重對游戲元素的植入,提高衛生學校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在衛生學校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因傳統教學內容的陳舊性與單一性等弊端,導致課堂教學的氛圍枯燥、單調,使得學生在失趣的狀態下誘發厭學心理。因此,對現有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創新、優化與整合,具有必要性。這就要求應結合衛生學校學生性格特征及發展需求,針對教學氛圍枯燥、壓抑的弊端,以增加體育教學趣味性為主要手段,加大堆體育游戲元素的植入,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用以吸引學生的參與,激發與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進而達成對體育厭學心理的有效修正。
2.2 變革體育教學方法,激發與調動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覺性
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知識傳授與技能培養的主要手段,教學方法采用的合理與否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在衛生學校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是凸顯強制性弊端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流失嚴重,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受到壓制,因而誘發了學生的體育厭學心理。針對于此,要求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變革與創新,以輔助與引導替代強制,以啟迪與喚醒替代灌輸,營造出開放、活躍、平等、互動的課堂氛圍,實現對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與自覺性的促進與培養。
3 ?結語
體育厭學心理是導致體育學習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相對于衛生學校學生而言,其未來的職業屬性及工作特點對其健康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加強對衛生學校學生體育厭學心理成因的解析,切實把握成因的實質,進而探求有效的修正路徑,實現對衛生學校學生體育厭學心理的疏導、緩解與改善,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3] 劉建國.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1(11):21-22.
[4] 張艷芳.如何營造輕松愉快地體育教學心理環境[J].新課程研究,2008(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