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青 韋燊
摘 ?要:在國家“互聯網+”計劃的大力推動下,互聯網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發展,逐漸被應用于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中,教育行業也是如此。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了解互聯網技術在定向運動中的發展現狀,分析其優點和局限性,然后對移動APP在使用過程中提出一些建議,進一步完善其在定向運動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 ?定向運動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c)-0059-02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在2015年“兩會”上被列入國家戰略。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各行各業,快速發展。互聯網+教育,就是用互聯網思維及行為模式重塑教育教學模式、內容、工具、方法的過程。
體育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門類之一。在傳統定向運動教學中,從機械打卡器到電子計時系統,定向運動器材得到了很好地發展。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器材,都避免不了花長時間地布點、回收器材,造成了教學過程的低效率。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運用互聯網技術解決這一難題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
1 ?互聯網技術在定向運動中的運用現狀
互聯網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主要以使用QQ、移動APP使用為主。在QQ上,交流經驗、直觀教學、發放教學資料,已經完全不成問題。以“定向”為關鍵字進行搜索,可以得到相關的APP。根據統計和分析,定向APP有以下幾種問題:
1.1 開發者層次不齊、APP技術不成熟、活動少
“互聯網+”行動計劃剛被提出,陸陸續續就有相關的APP發布。在發布的APP中,其中有由相對正規的公司、協會開發,另外也有由個人開發,甚至無署名開發者。經過下載,有一些APP無法注冊,所以,導致進入不了操作界面。有評論者反映,還出現地圖不清楚、驗證碼無法接收等問題。甚至,有些APP兼容性差,有些品牌的手機無法進行安裝。
在所有的APP中,有些是開發者為了組織教學或活動而開發,有些是為了記錄和分享定向經驗而開發。其中,“趣定向”APP組織定向運動活動較多,組織量達100多次,其下載安裝量達6000多次;“跑向”APP組織定向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安裝簽到,其下載安裝量達4000多次。剩下的一些APP,由于活動少,下載安裝量很小。
1.2 檢驗方式問題多
目前,檢驗檢查點的形式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1)實物拍照;(2)掃二維碼;(3)簽到;(4)NFC;(5)藍牙。這幾種檢驗方式的共同特點是教學活動前,進行一次采集檢查點數據,之后所有的班級都可以使用,也就是說,不需要重復布點,省時省力。
相比之下,NFC、藍牙配備的設備有點昂貴,其他三種方式相對簡單、易操作。實物拍照因為實物拍照由于光線、背景、角度等原因,容易造成無法匹配成功,導致成績無效。而且,檢查點的所在位置沒有明顯特征物用于采集數據,比如草叢、樹木、房屋角落、樓梯等,收集不到適合的采集數據點,拍照匹配環節也成為一大問題。簽到的打卡方式,因地圖精確度不高,檢查點附近又無確認標志,讓人無法確定位置是否正確。掃二維碼則需要去實地布置。而且,簽到打卡和掃二維碼都需要連接網絡,一旦網絡信號不好,導致反復掃碼或簽到不成功,造成浪費時間,人員堆積的現象。
1.3 地圖與正規定向地圖出入較大、專業地圖導入困難
手機APP的定位大多基于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軟件上的電子地圖,基本都是平面圖、衛星地圖,與定向地圖有著很大的差別。無論是顏色,還是符號,都是不一樣的,而且APP中沒有描繪登高線、土崖、洼地、土坑等,還有一些小的人工特征物也沒有,局部細節顯示非常有限,這與正式定向地圖完全不符。即使有些APP設置有專業定向地圖的導入,但是,這個步驟需要高專業操作技術,普通定向教師無法掌握。
校園定向應考慮到安全、上課時間長短、學生定向水平層次不齊等因素,一般采用大比例尺地圖,范圍相對較小,教師易于控制教學課堂。而高德地圖或百度地圖的精度不高,最大比例尺為1∶5000。大于1∶5000的大比例尺專業地圖,導入管理系統之后,完全無法匹配。也就意味著,在課堂上,大比例尺、小范圍的地圖,定向APP基本無法使用。
1.4 操作方式與國內正規比賽相差甚遠
正規的定向比賽,是使用指北針和紙質地圖進行的,運用折圖、拇指輔行、通過轉動標定地圖等各項基本技能、方法,使自己快速確定站立點、快速尋找檢查點位置。而手機APP則是通過手動操作手機屏幕,利用放大、縮小和拖移等功能,來控制地圖的可視范圍,很多基本技術無法使用。如果長期使用手機APP的話,就會導致一些基本技能的掌握混亂,甚至慢慢丟失。對于準備參加正規比賽的隊員來說,這樣的使用效果是隊員和教練都無法接受的。
2 ?定向運動教學使用移動APP的一些建議
專業定向器材的兩大公司,樂嘉與華瑞建也推出了定向APP。但是,在推廣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障礙。很多的教師、教練,不愿意使用APP。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以上幾種原因。基于已有的定向運動移動APP和傳統定向運動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對定向運動移動APP相關功能提出一些使用建議。
2.1 課堂內+課堂外
目前,有部分公司采用大范圍區域,避開信號弱的局部區域,使用定向APP,開展形式多樣的趣味定向,受到社會人士的一致好評。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以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為主,更應包括課堂外的鍛煉,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把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銜接好。以大范圍的區域為主的定向APP,可以在課堂中偶爾使用,讓學生以體驗方式進行,更可以在課堂外進行。這樣,既可以推廣定向運動,又可以與社會體育親密結合。
2.2 線上+線下
移動APP作為一種輔助性教學手段,解決了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它是沒有辦法完全取代體育教師的作用的。比如,動作示范、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等,都需要體育教師臨場指導。所以,課堂不能完全依靠線上的,而是線上+線下完美結合,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3 實踐+總結+分享
實踐出真知。隨著定向運動跑圖次數的增多,一些基本技能會慢慢掌握牢固,對基本知識點也會慢慢領悟透徹。多總結自己跑圖的經驗,對于成績的提高作用非常大。而在自己的經驗基礎之上,多看看別人總結的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發現別人的優點,做到揚長避短,也會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定向筆記”就是結合“實踐+總結+分享”于一體的一款APP,記錄和分享定向,提高自我,警醒他人,有利于定向技術、技能的提高。在定向教學與訓練中,可以借鑒使用。
3 ?結語
定向APP在教學中的使用,有利也有弊,我們要善于發揮它的優勢,避開它的局限性,合理應用,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提高定向的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成功銜接。
參考文獻
[1] 張同寬,丁曙.“互聯網 + 定向運動”課程模式的教學與實踐研究[J].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7.10(5):73-76
[2] 周菀菀,羅璇.體育APP發展現狀與推廣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2016(3):20-24
[3] 辜德宏,王家宏,錢琦.“互聯網+”視閾下我國體育發展策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8.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