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素質教育在我國的普及發展,促使學生全方位綜合性發展已經成為廣大教師追求的教學目標。為了讓學生在參與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健全學生的人格,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音樂素養和道德情操。本文結合奧爾夫音樂教育法的基本理念,闡述了現階段我國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改變音樂教學理念和實踐方式入手,探析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我國音樂教育的影響。
【關鍵詞】音樂教育;學生;奧爾夫教育;影響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奧爾夫音樂教育法的基本理念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對音樂藝術的培養越發重視,[1]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提高自身藝術修養,進而促使整個身心得到全面綜合的發展,這也是奧爾夫教學法的宗旨和目標。
奧爾夫教學法是由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提出來的,二十世紀末傳到中國,和中國音樂融合發展。奧爾夫教育思想所倡導的“人本性”和“原本性音樂”,正是當下中國音樂教育愈加缺失且亟須挽回的。[2]奧爾夫表示,情緒與思想的表達是人類的本能,歌唱、語言、肢體動作是最真實自然的表現形式,而音樂教育的的目標就是為了開啟和促進人類本能下的表現力。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在特定的節奏下指揮學生完成各種動作,或是借助各種樂器的不同音效,鼓勵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音樂創作,以提升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在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作用下,音樂教育有了新的動力,教育教學思路得到了拓展,教學形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豐富,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能夠有更自由的音樂想象空間,能夠在實踐中掌握音樂知識的實際含義。
奧爾夫教學法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征。掌握了這些特征,教師便能在實際教學中更好地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首先,綜合性。綜合性是奧爾夫音樂教學發的基本特征,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其思維、觀念、性情、品格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運用奧爾夫教學法進行授課,學生在探索音樂知識的同時,音樂思維也會逐漸形成。據此,使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時,不僅要注重對學生輸入音樂知識,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綜合性的音樂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豐富多樣的學習樂趣,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全面的音樂素養。除此之外,感受音樂的律動性,加強學生對節奏的理解和表達。鼓勵學生在音樂中體驗不同的音樂情緒,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這也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重點之一;第二,注重主觀性。音樂教學法非常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奧爾夫曾表示,音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音樂人才,在學習音樂時,音樂本身帶有的情感和內涵會瞬間反饋給學生,對學生的思想產生積極的影響。奧爾夫音樂法在學校音樂廣泛的使用,促使師生之間可以自由靈活地交流互動。[3]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下,師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平等的交流。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將更愿意主動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在此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彼此傳遞想法,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靈感,引導其自主學習和探索,在主動能動性的驅使下去思考音樂的內在含義,全面提高自身素養,并在音樂素養的熏陶下提升音樂審美能力;第三,創作性。奧爾夫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使用音樂的能力,同時強調激發學生創作音樂的能力,在教學時,要教會學生認識各種樂器,了解各種樂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然后再促使學生理解各種音樂理論知識,鼓勵學生自主創作。教師可以在課堂適當進行引導,根據不同的節奏組成節拍,然后搭配不同的旋律,最后在樂器中表現出來。或是給學生一段歌詞,先引導學生為其譜曲等。創作性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要求之一,能夠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大有裨益。
二、現階段我國音樂教育實際情況
(一)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教學方式古板單一
素質教育在我國教育改革的驅動力量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進步,我國的音樂改革也是在持續進行。但在這過程中,很多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其中,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教學方式古板、單一是當下最為明顯的問題。多年來的應試教育,導致很多教師的思想觀念比較守舊,在實施教學時常常忽視音樂在學生成長道路中的重要性。部分教師對奧爾夫教育法也只是粗略了解,并沒有探索此種教學法的深層內涵,在運用奧爾夫教學法教學時自然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功效性,也不能對學生產生應有的正面影響。同時,由于傳統教學法對于很多教師而言都比較簡單、熟練,教師為了自身上課方便,不愿意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進行音樂學系。課堂上,學生多是在老師的教學思路下進行各種聲音的訓練,沒有涉及關聯知識的學習,致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淺顯且單一。另外,由于教學方式古板,課堂氛圍必定不會太活躍,時間久了,學生便會逐漸出現厭學的情緒,這對于學生學習的長期性和穩定性是非常不利的。
(二)缺乏創作性,學生被動式接受教育
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下,不僅強調學生對某一種音樂知識的掌握,還強調學生掌握和運用樂理知識,進而展開音樂創作。可是根據調查中顯示,教師在課堂上并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現有的音樂教育資源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更沒有為學生營造創作音樂的氛圍和環境。由于很多教師并沒有將奧爾夫教學法滲透于課堂教學,無法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教學以提升學生的音樂創作性,對于身邊現有的可用音樂資源,學生也沒有想辦法主動嘗試,以致學習效率低下,不能實現高質量的學習目標。此外,學生在課堂上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也不利于學生主動發現自身不足。
(三)課程框架和教學內容單一,缺乏實踐性
課程內容是音樂教學的基礎,但縱觀整個音樂教學領域,普遍具有課程內容過于單一的問題,大多數學校都是以音樂鑒賞為主要內容,然后施以一個主題的教學,例如聲樂課堂就是對學生單純進行聲音訓練;鋼琴課堂就是主要訓練學生的彈奏能力等。沒有將各種音樂內容有機整合,以此提升學生融會貫通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且,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單一的教學框架下,教師往往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致使學生不能真正掌握音樂的表達能力,無法在實踐中體會到音樂給人帶來的最大樂趣。
三、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我國音樂教育的影響
(一)轉變傳統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出現問題,教育效率必定受到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進程也必定會不順暢。在我國音樂教育中引入奧爾夫教學法,教師的教學思路將更豐富,傳統教學方式也因自身的弊端將被淘汰。將德國奧爾夫教育法運用于我國音樂課堂,能夠對我國音樂教育產生很大影響,教師的教學觀念能夠得到很大的改變,教師會更加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音樂在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功效性。在正確的教學理念下,學生可以在輕松的環境中享受音樂帶來的心靈上的洗禮,同時,思維也將更加輕松活躍,更愿意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入地學習音樂知識,以此實現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的目標,促使學生保持對音樂的永恒熱情。[4]
(二)創新教學內容與結構
引入奧爾夫教學法后,給美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方向。[5]我國音樂教育有了更多的新鮮動力。由于我國音樂教學內容、結構等與奧爾夫教學法存在差異,在普及推廣奧爾夫教學法時,需對教學內容和結構進行適當創新、調整。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調整課程結構,另外,還需在課堂上加入中國元素的音樂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了解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增進學生愛國熱情,培養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除此之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下,音樂結構方面有很大的空間有待豐富,課堂上不僅可以學習常規的知識內容,還可以增設舞蹈、樂器等內容,進而培養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藝術思維,提升學生對不同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
(三)改變教學方式
聲勢教學時奧爾夫教學法的特色之一,主要是將人類身體作為樂器,拍打或敲擊身體不同部位發出聲響,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塑造音樂情感。這種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學生在實踐中身心投入地參與音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探索音樂的積極性。在奧爾夫教學法的作用下,學生運用各種肢體動作表達音樂,學生的節奏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又較好地訓練了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促使音樂具象化、全面化、系統化、整體化。另外,學校需加大對音樂學科的投入,增加樂器數量和品種,讓學生可以在實際操作樂器的過程中檢驗所學的音樂理論知識。
綜上,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運用于中國音樂課堂,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很多傳統教學法中的弊端,對于教師而言,這不僅是教學方式上的改變,更是思想認識上的洗禮。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秉持客觀的態度,根據本國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教學,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真正實現音樂教育的美育功能,才能促使學生成為一個素質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海燕.奧爾夫教學法對小學音樂教育的突破[J].當代音樂,2018(7).
[2]王佳瑩.奧爾夫教育思想下的美育復歸[J].當代音樂, 2018(4).
[3]曹玲.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高校音樂教學的開展[J].當代音樂,2018(6).
[4]孟鑫.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及其在中國的“本土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5).
[5]向群.論奧爾夫教學在美育中的作用[J].當代音樂,2018(5):131-132.
作者簡介:王舒(1995—),女,漢族,山東省榮成市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