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海珍
當代大學生是成長和生活在新媒體環(huán)境里的群體,他們身上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都受到了新媒體的重要影響,尤其新媒體上的“心靈雞湯”很受大學生的關注。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積極地利用和發(fā)揮“心靈雞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作用,將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的課題。
杰克·坎菲爾德是“心靈雞湯系列叢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在 1993 年出版了《心靈雞湯》系列叢書,第一版銷售達到 800 萬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這套叢書被《時代》雜志贊譽為“近十年來是出版業(yè)的神話”。而出版《心靈雞湯》的過程也成為“心靈雞湯”系列的經(jīng)典故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個叫杰克·坎菲爾德的美國嬉皮士在哈佛上大學,因其所學專業(yè)在當時美國社會沒什么用,畢業(yè)后在加州當一名中學老師,眼看著大半輩子就這么馬馬虎虎過去了,心有不甘。到八十年代后期,他甚至欠了十四萬美元的外債無力償還,于是決定寫書來償還債務。寫下了 100 個小故事后,準備投稿到出版社,其中 143 家出版社都拒絕了他,杰克最后選擇了一家快要破產的公司,只要 1500 美元的版費就授權出版。沒想到這以《心靈雞湯》命名的 100 個小故事大獲成功,第一年就銷售了 800 萬冊。
這樣的出書故事加上《心靈雞湯》系列叢書本身使得讀者更加確信自己也可以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獲得成功。后來人們把這種有益于精神或心理的充滿哲理的故事籠統(tǒng)地稱為“心靈雞湯”。這些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向上,大受讀者歡迎。從此,心靈雞湯就成了“充滿知識與感情”的文章的代名詞。它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以淺顯的語言表達著真情實感;二是以生動的故事述說著多彩人生;三是以至誠的真情溫暖內心;四是用真情使心靈產生共鳴。
1.1 新媒體為“心靈雞湯”提供了傳播的平臺。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發(fā)展,“心靈雞湯”借助微博、QQ、微信等網(wǎng)絡平臺快速傳播。隨著新媒體的出現(xiàn),一些講述人生哲理的文章開始在網(wǎng)絡上流行。比如微信公眾號每天向用戶推送各式各樣的文章,在用戶中享有很高的閱讀率。“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薦讀》、《夜讀》欄目,閱讀量都在10萬以上,點贊數(shù)量也將近1萬,還有大量的網(wǎng)友留言,證明其在微信用戶中享有廣泛的影響。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已無法滿足大學生的需要,而新媒體的優(yōu)勢,恰恰給“心靈雞湯”的傳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1.2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心靈雞湯在大學生群體中存在廣泛的市場。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劇,使得每個人面臨著太多的躁動不安和茫然失措。誰來替你卸下身上的負擔?誰來給你傳遞正能量?心靈雞湯無疑帶給人們無窮的動力。從國學、佛理、婚姻奧秘、創(chuàng)業(yè)心得、職場法則,到時間管理、旅游健身、風水星座、幽默段子等等都能在“心靈雞湯”的段子里找到一席之地。心靈雞湯不僅可以鼓勵成功,更重要的是可以安撫失敗者,使沒有成功的人獲得心靈的撫慰。當代大學生正處在成長階段,處于青年發(fā)展到成人的過渡期,心理尚不成熟,各種壓力導致心理沖突和危機。當他們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時候,很多的學生往往選擇埋在心里,而不去尋找?guī)椭@使得以新媒體為載體的“心靈雞湯”在大學生中有了用武之地。應該說,心靈雞湯的最初定義是正面的、積極的,它之所以能流行,就是很多人因其“正能量”內容而樂于接受。
首先,借助“心靈雞湯”可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他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要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載體,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大學生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期待和要求。大學生喜歡“心靈雞湯”,正是因為它能抓住了人們的心理,使之產生情感共鳴。
其次,借助“心靈雞湯”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親和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想真正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用、畢生難忘”的課程,需要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斷研究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心靈雞湯”大多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內容貼近生活,表達生動有趣,特別符合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對其善加利用,勢必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親和力。
首先,“心靈雞湯”的風格特點深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象的喜愛。
當代大學生是成長和生活在新媒體環(huán)境里的群體,他們身上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都受到了新媒體的重要影響,尤其新媒體上的"心靈雞湯"很受大學生的關注。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網(wǎng)絡虛擬化的時代,大學生對于知識、情感的渴求更加功利,更加偏向于快速獲得、淺層化理解。而以微博、QQ、微信等為代表的新媒體為通俗化、感性化、直觀化的“心靈雞湯”傳播提供了發(fā)展的平臺。
其次,“心靈雞湯”蘊含的正能量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不謀而合。
“心靈雞湯”絕大部分是貼近日常生活的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其中蘊含的正能量發(fā)人深省、催人奮進,既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又可以陶冶身心、怡情養(yǎng)性,還可以給人智慧、激發(fā)潛能。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若能不失時機地奉上心靈雞湯,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靈雞湯”中有很多內容都是激勵人們勇于追逐夢想;或者是當遇到困難時,鼓勵人們勇于面對勵志前行。這些正能量對大學生在堅定理想信念、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磨煉職業(yè)精神等方面提供了精神動力;為培養(yǎng)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不懈奮斗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支持。
最后,“心靈雞湯”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敘事風格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相得益彰。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帶有一定的理論性,大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講解一些重點難點內容時,借用“心靈雞湯”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敘事風格可以讓大學生感到理論不抽象、不空洞,而是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一定會對理論“刮目相看”,從而更好地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之中。
4.1 “心靈雞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使用頻率
“心靈雞湯”能夠激發(fā)人的斗志,暫時忘卻痛苦和煩惱,在一定程度上起著調節(jié)心理、安撫精神和激發(fā)意志的作用。但凡事過猶不及,雞湯多了不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甚至變成了“毒雞湯”。因此切不可夸大“心靈雞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作用。“心靈雞湯”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通俗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教師切不可畫蛇添足,要注意 “心靈雞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使用頻率。“心靈雞湯”的使用固然能使大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但如果一堂課下來猛灌“心靈雞湯”,學生會產生疲倦,從而抹殺“心靈雞湯”產生的正面效果。因此,教師在每堂課選用“心靈雞湯”時要慎之又慎,要選擇恰當?shù)摹靶撵`雞湯”,做到有的放矢。
4.2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選用“心靈雞湯”的原則標準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選用的“心靈雞湯”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防止“心靈雞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低俗化傾向。隨著網(wǎng)絡平臺傳播方式的快捷便利,使心靈雞湯得以泛濫。最近幾年“心靈雞湯”呈現(xiàn)出低俗化化的傾向,一些網(wǎng)絡寫手更是利用各種手段炮制內容低俗的偽“心靈雞湯”,混淆視聽,擾亂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選擇“心靈雞湯”時,必須把握一個原則,即“心靈雞湯”體現(xiàn)的價值觀必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的“心靈雞湯”,即使語言再優(yōu)美再暖心,也要果斷棄用,否則會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適得其反。
(作者單位:湖南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