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華
《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其對于每一個階段的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而細致的要求與指導。作為教師,我們要呵護幼兒的成長,給幼兒足夠的耐心與關懷,靜待花開。
1.1 遵循《指南》精神
《指南》中強調提出了三項原則: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幼兒的身心成長是具有一定的規律和特點的,因此《指南》充分考慮3-4歲、4-5歲和5-6歲的幼兒的發展規律與發展需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一些幼兒園在中班甚至小班就開始了小學階段文化課的教學,這嚴重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違背了《指南》的精神。因此,著眼于幼兒的長遠發展,我們必須要遵循《指南》的精神,切勿揠苗助長。
1.2 促進五大領域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是全面的、綜合性的,主要劃分為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每個領域的內容都是互相滲透的,都是幼兒發展的不同維度,都對幼兒綜合能力與情感態度有著不同的價值。因此,我們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要遵循幼兒各領域的成長需求,促進幼兒五大領域的綜合與協調發展。
2.1 用愛心奠定幼兒快樂成長之基
教育是無私而博愛的,對于幼兒教育來說,愛更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面對的是一顆顆童稚而純真的心靈,這些心靈需要愛的滋養,需要唉的呵護。社會上所曝光的幼兒園虐童案,無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追根究底都是因為那些極個別的幼兒教師對幼兒缺乏愛心。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必須要熱愛我們的教育崗位,熱愛我們天真純潔的孩子們,要用我們的愛來奠定幼兒快樂成長的基礎。
朵朵(化名)是一個內向羞澀的小女孩,她由于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缺乏父母的呵護,而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非常孤僻,做事總是畏畏縮縮。比如,在大家一起玩游戲的時候,她總是膽怯地站在一旁不參與;吃飯的時候,也總是自己端著碗到一個單獨的桌子上。為了打開朵朵的心扉,讓朵朵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愛,我安排活潑外向的芹芹(化名)帶著她玩,可是朵朵卻依然不聲不響,不參與集體活動。于是,我決定要用自己的愛來溫暖她,感化她。每天早上到園后,我都會熱情地跟她打招呼,蹲下來,滿含笑意,伸開雙臂向她要一個擁抱,可她有些不情愿,躲在了奶奶身后。看她遲疑的眼睛緊盯著米奇公仔,于是我拿起著旁邊的米奇公仔對她說:“早上好,朵朵,我是米奇,我剛剛來到這里,有一點孤單,我想要一個大大的擁抱。”朵朵從奶奶身后站了出來,從我手里拿走了米奇,并把它抱在了懷里。我輕輕撫摸著朵朵的頭說:“朵朵,米奇是新生哦,我把它交給你了,你能照顧好它嗎?”朵朵點了點頭。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她仍然抱著米奇,坐在那里不說話。我笑著對她說:“朵朵,我們一起來玩過家家的游戲吧,你來演媽媽,我來演爸爸,米奇來演寶寶,怎樣?”朵朵眼睛里泛出了一點光芒,她似乎很喜歡這個游戲。我們游戲的過程中,有的小朋友跑過來,于是我詢問朵朵:“朵朵,有人要來咱家做客哦,我們一起邀請她好嗎?哦,她還帶來了禮物呢,瞧,是一塊小蛋糕。”朵朵在跟我游戲的過程中,逐漸打開了心扉,對前來做客的小朋友也不再抗拒。那段時間,我總是特殊地照顧朵朵,陪她玩游戲,跟她聊天,逐漸地,朵朵不再是以前畏畏縮縮的樣子,臉上有了笑容。而且,在我的帶動下,她也積極地、快樂地參與到了集體活動中來。
2.2 用關懷守護幼兒健康成長之路
教師的關懷對于幼兒來說非常關鍵。很多時候,幼兒內心有某些情緒,卻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欠缺,很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與情緒。所以他們可能會哭鬧,會有沖突。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多加關懷和觀察了。我們要及時發現幼兒的一些細小的行為,透過這些行為來發現幼兒的問題,并且及時加以解決。比如,一次,由于茂茂(化名)晚到,他的甜點單獨發給了他。放學時,章章(化名)搶走了茂茂的甜點。茂茂告訴了媽媽,可是并沒有異常反應。而回到家后,茂茂突然大哭了起來,要吃被搶走的甜點,哭得非常厲害。茂茂媽媽打電話告訴我,家里很多甜點他都不吃,唯獨要吃被搶走的那塊,家人訓了他,可是越訓他哭得越厲害,甚至上氣不接下氣。我知道,那是因為茂茂非常珍視那塊甜點,他拿起來看看,又放在柜子里,舍不得吃。可是被人搶走了,心里非常不甘心。于是,我跟茂茂通話。我告訴他:“老師知道,你的甜點被搶了,你一定非常不開心,因為你太喜歡那塊甜點了。章章搶了你的東西,是他的不對,我明天會告訴他,讓他向你賠禮道歉,并且明天的甜點會多分給你一塊。好嗎?”在我的勸導下,茂茂不哭了。我接著告訴茂茂媽媽,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要理解他,引導他,幫助他舒緩情緒,不可以以暴制暴。
幼兒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急不得,也催不得。作為教師,我們要像照顧花骨朵一樣,辛勤施肥,澆水,呵護孩子的成長,靜待花開。
(作者單位:廣州市天河第二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