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孜完古麗
當代大學生成長環境復雜多變,多元化文化激蕩與社會發展機遇對大學生價值取向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產生了深刻影響。新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大學生黨建工作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又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員的建設工作,不斷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紀律嚴、作風正的新一代大學生黨員隊伍,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做更多的努力。
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高校黨建的地位和價值,指出加強并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必須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黨的十九大也明確提出基層黨建的總要求,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因此,新時期加強和完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意義重大。
首先,加強對大學生黨建工作,有利于鞏固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指導地位,有利于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校的影響力,使高校學生黨建理論在黨自身發展過程中逐漸更新和完善,從而為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高校基層黨建工作進一步發展帶來了重要價值。
其次,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能夠不斷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內容、方式、方法和原則 ,有利于培養新發展理念進高校,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全面發展,使高等教育的內容更加完善。
最后,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有利于培養更優秀的大學生黨員和人才,為實現立德樹人,提高高等學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從而更好確保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起到積極的作用。
2.1 入黨動機不嚴肅
入黨動機是指一個人要求入黨的內在原因和真實目的。在現實生活中,要求入黨者的入黨動機往往是不相同的。有些同志是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要求入黨的;有的則認為入了黨個人和家庭都光榮,在親戚面前也好看;有的認為黨的政策好,自己富起來了,為報答黨的恩情要求入黨;有的是看到周圍一些同志提出了申請,隨大流而申請入黨;有的認為“黨票”是一種政治資本,通過入黨在政治上找個靠山;也有的認為入了黨容易得到提拔重用,或者大學畢業后好找工作等。
2.2 少數民族學生黨員比例低下
從目前我校學生黨員隊伍的整體結構看,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人數較少,比例偏低。作為新疆重點高職院校,為新疆發展穩定和民族團結事業培養更多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是體現我校社會責任和社會貢獻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是擺在我們面前既艱巨、緊迫而又光榮的使命。然而在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實際操作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我校少數民族學生大部分來自教育基礎薄弱的邊遠偏僻地區,普遍表現出對黨的歷史和理論知識了解不多,入黨愿望不強烈,學習動力不太強,加之國語水平普遍低下,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不能很好地發揮服務集體,先鋒模范的作用。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數量和質量。
2.3 評價標準不科學
黨員標準是衡量黨員是否合格的準繩,是黨員規范的根本尺度,是對黨員的本質要求。黨員標準內涵豐富,但其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一是黨員資格是申請入黨是否合格的準繩。二是共產黨員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存私欲、光明嘉落,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革命理想奮斗終身。三是黨章規定的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是合格黨員的具體標準。
然而,在學生黨員發展的工作中,由于《黨章》中對黨員標準的發展主要是一些原則性的指標,操作性不強,高校也沒有以《黨章》中對黨員標準的發展為基本點,結合高校學生自身的條件制定一個具體的、詳細的發展標準,再加上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標準不易把握,目前高校黨組織往往都比較注重于發展黨員的程序,要么注重學習成績,要么就是注重工作能力或者學生會的表現,從而使一些成績優異但不熱心于集體事務或者擔任學生干部但成績不好的學生也輕易的加入到了黨組織中來,這些學生在同學中的先進性和先鋒模范性難以體現,很難以樹立起威信,更無法獲得群眾基礎。
2.4 培養效果不佳
目前我校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以后,進行統一的黨課培訓,合格了以后指定兩個培養人,學生定期與培養人進行談心談話,進行思想匯報。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載體由多個要素組成,是學生黨建工作部門在特定場所,運用新媒體等設備,通過會議、教育及比賽等形式以完成某項任務,實現某種目標的工作機制。黨建工作載體作為一種卓有成效的工作機制,隨時代的進步而變化。然而,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載體越來越滯后于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實際,活動多趨于形式,難以跟上形式的發展。
3.1 創新黨建工作理念、端正入黨動機
理念創新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指南針,是建立高校創新型黨組織的理論前提。依據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相關方針政策和要求,新時期大學生黨建工作應當從思想統一性出發,堅持立德樹人,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教書育人全過程。
3.2 嚴格黨員發展標準
近年來,黨和國家不斷重視青年黨員的發展,我國高校學生黨員隊伍不斷壯大。但由于缺少相關制度,有些高校只顧增加學生黨員數量,從而忽視了對學生黨員的教育與培訓,片面地發展黨員。因此,我們應全面看待學生黨員發展問題,構建學生黨員入黨標準,不僅要參考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參考大學生的實踐經驗,更要考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考察大學生有沒有具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
3.3 規范黨員發展程序
由于近年來大學生黨員發展人數的增多,使高校學生黨務工作者的工作量與日俱增,另有一部分老學生黨員缺乏黨員再教育,從而缺少對黨員發展程序的正確認識,易造成發展黨員的程序過于形式化。黨的十八大以來,要規范學生黨員正當發展程序,就要建立一套體系嚴謹、制度健全、具有科學性、時代性的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機制,嚴格按照上級相關要求,不斷提高學生黨員發展的質量。
3.4 持續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大學生黨建是高校黨建工作的核心工作。習近平在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 新時期我們要把立德樹人作為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理論導向,逐步提高大學生的理論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鼓勵大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等社會實踐,對于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鞏固校園意識形態主陣地、培養高素質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黨建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強大學生黨建,要牢牢把握“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這一理念,把立德樹人作為大學生教育的基礎,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對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經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大學生黨的建設,將大學生黨建與人才培養相統一,不斷發揮高校黨的優勢,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啟發教育,從而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優良道德品質、優秀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