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禮
摘要:本文運用實地調查法、案例分析、文獻資料等方法,從理論上分析了龍舟賽事對運河文化發展的影響,選取中國大運河(臺兒莊)國際龍舟賽十多年的發展變化為個案進行實證分析,為運河沿線城市龍舟比賽帶動旅游開發,帶動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謀出路,尋良策,為運河文化的傳承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龍舟賽;運河文化;臺兒莊
龍舟賽的起源和臺兒莊運河文化
龍舟賽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民間普遍流傳認為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主要在南方舉行的一項民間活動。傳說,屈原不愿意做一個骯臟的人,他投江自殺,投江后,老百姓沿江打撈,一直到洞庭湖都沒撈到。這時天上下起大雨,搜救的漁船紛紛回到岸邊避雨,這便是龍舟競渡的起源。
臺兒莊在漢代形成,臺兒莊運河,是京杭運河幾次改道形成的全國唯一東西走向的運河。運河的繁榮昌盛促使當地運河文化的形成,到明清時候達到鼎盛,那時的臺兒莊“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在清朝末期,由于清政府昏庸無能,運河年久失修,漕運被迫中斷。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非常重視運河的發展,注重運河水上航運,國家投資建設了臺兒莊節制閘和臺兒莊船閘,昔日聲名遠播的“黃金水道”獲得新生。新華社稱:“近年來通過挖掘臺兒莊豐富的運河資源,再次實現因河而興”,半月談稱臺兒莊為“遺產保護示范之城”。臺兒莊率先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征程中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1研究方法
本文查閱了相關大量的文獻資料,文章采用調查法、文獻資料、數量研究法、個案分析、訪談法以及邏輯分析法。根據本課題研究的需要,對相關的論著、素材進行閱讀分析,對中國期刊網查閱的相關論文進行收集與整理,又查閱了大量詳細資料。根據研究的目的和任務,相繼走訪了棗莊市體育局有關負責人、臺兒莊區委宣傳部負責人和臺兒莊古城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聽取了他們關于從2008年臺兒莊開始舉行龍舟爭霸賽到臺兒莊海峽兩岸四地龍舟邀請賽,一直到現在的中國大運河(臺兒莊)國際龍舟賽發展過程。
1.1文獻資料
以運河文化、龍舟賽為關鍵詞,利用中國知網、維普、萬方和圖書館數據庫,檢索2004年至今的相關資料及重要文獻40多篇。深入到棗莊市體育局、棗莊市圖書館查閱有關文件資料。為本文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論支撐。
1.2調查法
制定調查提綱,通過對臺兒莊古城重建后在運河上開展的龍舟競賽情況進行調查,尤其是向當地主辦部門棗莊市體育局、臺兒莊古城旅游集團等進行索取、收集相關資料,實地參加和到現場參觀龍舟比賽。
1.3個案分析
對運河上歷年舉辦的龍舟賽參加人數、隊伍數量和規模,觀看比賽的群眾數量及地域,群眾的心里與影響力,為研究理論基礎和研究依據。
2 結果與分析
2.1我國龍舟賽開展情況
龍舟比賽作為一項傳統文化發展到現在已有幾千年歷史。我國龍舟活動開展情況,長江以南地區開展的較好,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水平也較高,主要集中在長江沿岸,珠三角地區等。相比較而言,北方也開始出現零零散散的比賽,并且出現了一些創新項目,例如冰上龍舟和龍舟拔河等,地方自主舉辦的龍舟賽等活動多集中在端午節前后。中國香港從1976年開始舉辦龍舟邀請賽,邀請世界各地龍舟愛好者來香港參賽,是我國現代龍舟發展的開始。中國龍舟協會1985年成立,中國龍舟協會自成立以來龍舟運動不斷發展壯大,龍舟運動、訓練不斷向專業化、規范化發展,龍舟比賽由區域性逐漸向全國蔓延開來,由開始的幾站比賽到現在每年十多站比賽。幾年下來,中華龍舟賽探索出一條由民間自發組織的比賽,轉向由國家專門的組織單位組織的大賽,從最開始的在村中、鎮中辦賽,到如今擴展到重慶、南京等直轄市、省會城市,賽事影響力不斷提升。北京、天津、江蘇、廣東等二十多個省市常年開展龍舟運動,其中有很多省市專門組織自己的龍舟協會,常年開展活動,組織訓練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龍舟運動員有15萬人,參與觀眾突破3800萬。
2.2京杭運河沿岸城市龍舟賽事開展情況
中國大運河是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的總稱。京杭大運河從公元前486年開始挖掘,至公元1293年全線通航。大運河途徑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等8個省、直轄市,是世界人工開掘最早、線路最長、至今還在使用的人工運河,大運河已經流淌2500多年。對中國南北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通過走訪了解到,近幾年開展龍舟賽活動較多的城市有杭州西溪濕地一帶,湖州市,蘇州市,宿遷駱馬湖,徐州云龍湖,棗莊市的臺兒莊運河一帶,聊城市,天津市,運河沿線其他城市開展較少。
2.3臺兒莊運河龍舟賽開展情況
運河臺兒莊段隨著臺兒莊古城的恢復重建,自2008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舉辦十屆。從最初的8支代表隊120人參加比賽到現在25只隊伍380多人參賽;參賽隊員最初來自棗莊市各企業、高校,近幾年來自俄羅斯隊、港澳臺、江蘇、浙江、聊城、濟寧、臨沂、日照、國內知名大學先后派隊員參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龍舟愛好者參賽,每次舉辦龍舟賽都吸引周邊地市臨沂、濟寧和江蘇省蘇北數萬名觀眾來觀看。
3 結束語
龍舟競賽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群眾體育文化運動,這項運動數千年來,一直經久不衰,顯示出龍舟文化的魅力和風雨同舟的集體協作精神,她和運河文化同舟共濟,一同發展,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喜愛。臺兒莊運河上龍舟比賽的開展,進一步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群眾性體育事業發展,對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認同感。
臺兒莊龍舟賽已經成為山東展示運河文化的特色活動,擴大中外體育文化交流,是一項集觀賞性、娛樂性、民俗性于一體的群眾文體活動。使運河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帶動運河沿岸體育休閑旅游活動開展,通過龍舟比賽先后又培育臺兒莊國際冬泳節、全國河釣大賽、馬拉松等品牌賽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優勢突出的運河文化產業體系,助力大運河文化城市快速發展,對中國南北經濟的大流通、大發展必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鳳春.區域文化視角下的中國龍舟競渡文化特色與現代發展探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 (05)
[2]陸建明.天下第一莊——臺兒莊古城攬勝[J].青春期健康.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