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萱
摘要:《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作為中國大型原創文化類節目,也是央視的品牌節目,以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漢字為主要形式的文化節目從眾多的文化節目中脫穎而出,目前已經播出到第三季。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提筆忘字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出現無疑為國內原創綜藝節目輸送了一股清流。本文以《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創新形態出發,分析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對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啟示。
關鍵詞:文化;綜藝;電視節目
2005年《超級女聲》的橫空出世,為中國的綜節目的發展帶來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與此同時《超級女聲》的成功,也引起了其它衛視對該節目的競相模仿,同質化的節目層出不窮,綜藝節目“泛娛樂化”的現象也逐漸嚴重。而《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的出現雖然帶來一些對于外國節目的引進和改造的不同節目形態,但后期蓬勃發展起來的網絡節目對電視節目的沖擊,娛樂節目似乎成為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到2013年中國電視熒屏上已經出現了選秀類綜藝節目飽和的現象,觀眾對于“娛樂至死”的綜藝觀念產生了審美疲勞,單純娛樂性質的電視節目已經無法滿足大眾的需要,此時急需轉型,而主創人員敏銳的抓住了這一點,在2013年的夏天推出了中國大型原創文化類電視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這檔節目是中央電視臺,國家語言委員會,通過兩年的籌備由CCTV科教頻道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制作準備所最終呈現的,其中邀請了一些在漢字研究學有卓越研究的人擔任比賽裁判由央視著名播音員擔任讀詞主考官。除此之外,節目組有專門的選詞人員,甚至請來了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擔任“外援”,所有作為考題的字詞都具有出處或者可循來源。由此可見整檔節目的第一要義是嚴謹,因為這檔節目參賽選手到主要定位的受眾都是青少年,所以節目組對節目的定位與內容進行了嚴格的把控。因為這不僅僅這關系到我們國家漢語言文化的傳承更關心到對當代中國青少年文化價值的影響,所以整個節目播出的之后,在網絡上迅速引發了一片熱議,好評如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當年8月2日播出之后,高居微博熱門話題電視節目類榜首,收視率一路飆升,最后攀升至2.16%,節目播出期間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全民關注,全民熱議,全民參與。成為2013年暑期檔播出節目中的最大贏家,不僅實現了節目本身的成功運作,更為后來的文化類節目的興起做好了前奏。
我們現在處于一個網絡信息非常發達的時代,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會對傳統文化產生沖擊,現代人已經很久沒有拿起筆來認真的寫一個字了。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社會對青少年的工作效率也會不斷的提高,如果未來國家的青少年只識字,不會寫字,想象一下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漢字中的精華會隨著時代的浮華被永遠的塵封,那些本該滔滔不絕的詞匯也會變成啞口無言,那些曾經的龍飛鳳舞更會變成提筆忘字,所以漢字文化是值得我們傳承,而且刻不容緩的使命。《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檔節目的出發點和定位是非常吸引人的,正如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總監金越介紹:“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秀場,呈現的狀態可能非常單純,質樸,但卻可以吸引觀眾在電視幾千同步參加,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領略漢字之美。”這一點可以說貫穿了整個節目的始終。首先,節目播出時間正好是暑假,這一段時間正是人們休息放松的時間,而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更加傾向于讓孩子們觀看文化教育類節目,但自從綜藝節目盛行之后,青少年收視群體被極大的忽略了,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彌補了這一空白,家長取其文化教育層面,孩子取其文化節目層面,是一種包攬各個年齡段的節目樣態。其次,節目除了有陪審團在現場參與寫字之外,節目播出期間所有比賽的漢字都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與選手同步寫字,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新,可以使得觀眾更好的與節目融為一體,產生一種高粘性的收視群體,而且它類似于體育競賽的比賽模式,提筆忘字的反省都讓各種年齡段的人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次,這檔節目的互動性很強在節目中漢字聽寫的環節使人很容易自然而然的拿起筆去與電視節目中的選手進行同樣的作答,從而提升個人觀看節目的參與感。最后,這檔節目節目在學校中也易于推廣,節目播出之后,全國許多高校在校園內舉辦了校園漢字聽寫大會,由此可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產生了極大的可推廣性。
筆者認為,收視率絕不是評價一檔節目是否成功的唯一因素,一檔節目的成功與否應該注重該節目為社會帶來經濟效益,文化效益。試問為什么快餐文化興得,長不得?試問為什么潮流火得,遠不得?而漢字、詩詞能夠經久不息、淵源流傳,這些能夠能夠被悠悠歲月選擇流傳下來的東西,必然是有其特有的價值的。我們中華文化的特點是源遠流長,中華優秀傳圖統文化都是歷史沉淀下來的,都是歷久彌新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繼承和發揚。因為我們所特有的文化體系,注定了我們要擁有屬于自己的原創節目樣態。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檔節目一經播出,引發了非常強烈的社會反響,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書寫漢字的行列中來,這無形中起到的是一種文化公益的效果,并且以它為領頭之后所蓬勃興起的各類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類節目也證明了它為中國綜藝節目所作的貢獻。
結語: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的成功,對中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在隨后的3--5年,中國綜藝節目會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新的原創文化類綜藝節目,相信未來中國會有更多優質節目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曹保順.語言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分類解析[J].中學語文,2014 (Z2):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