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泳源
摘要:目前,創業基礎課作為高校大學生的一門通識必修課,在給大學生帶來創業意識啟蒙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為中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打下良好的基礎。但也必須看到,高校的創業基礎課仍存在著創業基礎課教學方式陳舊、創業基礎課教師素養有待加強、創業基礎課程教學目標定位不明晰等問題。高校要高度重視創業基礎課,推動學生創業就業。
關鍵詞:創業基礎課;教學方法;創新意識;改革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09.023
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時代的到來,中國社會創業的氛圍越來越濃,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大,而大學生普遍熱愛創新,敢于突破,現如今,創業正成為越來越多大學生考慮的一個就業路徑。目前,創業基礎課作為高校大學生的一門通識必修課,在給大學生帶來創業意識啟蒙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能為中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我們也必須看到,高校的創業基礎課仍存在著創業基礎課教學方式陳舊、創業基礎課教師素養有待加強、創業基礎課程教學目標定位不明晰等問題。高校要高度重視創業基礎課,推動教師在創業基礎課的教學改革方法上加大研究,真正把創業基礎課作為激發學生創新精神、挖掘學生創業想法的載體,推動學生創業就業[1]。
1 加強大學生創業基礎課教學改革方法研究的重要意義
1.1 加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
創業教育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出發,通過在高校設立創業基礎課,由創業導師開展創業知識教學和引導學生開展創業模擬實踐,打開學生的就業視野,通過創業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創業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改革方法不斷總結研究,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更好地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從創業到創新,對學生的學科素養有更好提升。
1.2 提升學生的管理素養
創業基礎課名義上雖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但實際上高校大學生對創業很有興趣的同學不太多,缺乏創業興趣的同學對該課程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鑒于這種情況,創業基礎課對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很有必要。在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教學老師既可以向學生傳授創業知識,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傳授公司的人力資源、財務會計等多方面的內生管理知識培養學生的管理素養,加強學生的管理能力培養,讓學生明白不管是否創業,管理知識對他們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是很重要的[2]。通過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升學生的上課興趣,培養他們的管理素養。
1.3 倒逼課程內容的改革提升
在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任課老師除了針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和管理能力提升方面進行改革設計之外,也會倒逼教師根據教學方法上的改革經驗,從而對課程內容進行有效選擇,使教師能針對性地在名目繁多的各類創業教育內容上進行選擇或者編排適合相關院校或專業的創業基礎教材。
2 高校創業基礎課的教學現狀分析
高校開設創業基礎課的初衷,是為了從大學階段開始就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打開學生的就業視野,刺激他們的成就動機,鍛煉他們的創業熱情,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事業在起步點上做得扎實。然而,在目前高校創業基礎課的授課現狀來看,還是存在著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分析解決,高校的創業基礎課就實現不了當初設立的目的。
2.1 高校創業基礎課教學方式陳舊
目前,基本所有高校都開設了創業基礎課的課程,課程教學任務量大,創業課教師主要由相關的經濟學、管理學和思想政治類的教師授課,這些教師對于創業課的授課方式采用的還是比較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理論為主,創業的實踐方式還處在摸索階段,教師的授課方式主要還是偏向于課堂學習,但是在創新性思維的培養上還沒有找準規律,學生對創業基礎課的教學方式還沒形成共鳴,導致創業基礎課的課堂氛圍達不到預期效果。
2.2 高校創業基礎課授課教師創業教育素養有待提升
高校創業基礎課程是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創新創業氛圍濃厚而產生的一門通識課程,這門課程在設立時,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但是該門課程主要由高校的經濟學、管理學和思政類的教師兼任。誠然,在經濟規律、企業管理和國家政策方面,這些教師都能夠及時地向學生普及相關的知識內容,但創業理論涵蓋的內容還遠遠不止這些方面,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培養、創業機會的捕捉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培養。校內的創業教師在理論上面比較在行,但在實踐方面還是有所欠缺,課程的授課內容往往枯燥無味,而學生想了解的創業相關事項,教師卻不一定能給予合理的指導,這就會出現教學不能相長的局面。
2.3 高校創業基礎課程教學目標不夠明晰
在創業氛圍濃厚的今天,大學生這個群體中選擇最終創業的人較少,導致創業基礎課程教學目標在設立時也有意向培養創新思維的方面傾斜,但這樣的效果導致大部分學生對創業持有遙不可及的看法,認為創業是需要耗費很大精力和金錢的就業方式,這種看法給高校的創業環境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創業內涵的不了解。高校在創業基礎課程開設時,一定要在創業基礎課的教學目標里明確創業內涵培養和塑造,讓學生知道在創業過程中的苦與樂,培養他們在創業實踐面臨困難時懂得如何去化解、拓寬更多的資源,提升自我的抗打擊能力。只有懂得創業的內涵與人生的關系,學生才能對創業有正確的理解。
3 創業基礎課的教學方法改革路徑論析
創業基礎課的教學方法改革應該由教師、學生和社會三方面來共同聯動,讓學生能真正體會到創業過程中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進行更多的創業實踐。教師和社會創業導師方面都應該以最好的經驗,給予學生更多更全面的指導,讓學生對創業基礎課提起興趣,吸收知識,積極實踐,創業成功。
3.1 教師層面在教學方法上的改革
在創業基礎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摒棄以往的那種傳統授課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以自由的方式組成創業團隊,然后在授課的過程中引導各小組從一開始就進行小組的文化創建,設置組名、創業方向、創業想法等,在這些環節里面引導她們有團隊合作精神,鍛煉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而且要主動把課堂的主導權還給學生,在進行創業授課的同時,以案例的方法讓學生去討論,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而且可以把課堂擴大到校外,帶領學生到創業型企業去參觀交流,激發他們的創業興趣。
3.2 學生考核層面的改革
在課程考核改革方面,要摒棄以往的那種閉卷考試形式,應該把考核側重在平時表現上,主要考核學生的團隊合作展示、案例探討、創業模擬實踐等方面,從這些方面來引導學生注重在創業基礎課上的實踐內容,尤其要注重學生的創業路演方面的能力,鍛煉他們的情景處理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積極以團隊方式去參與各類型的創業大賽,鼓勵他們真正地投身實踐[3]。
3.3 社會創業力量的資源拓展
高校在創業基礎課的教學改革實施上,要注重社會力量的參與。因為高校教師主要都是理論派,在創業實踐上還比較缺乏經驗,高校應該聘請相關創業公司的董事或主要股東為高校的外聘創業導師,向學生介紹實戰經驗,并邀請他們指導創業團隊,讓學生真正得到與創業人士深入交流的機會,打開學生的創業視野,提升他們的創業熱情。
參考文獻:
[l]魏騰展,查菲,黃河,等.大學生創業基礎課教學效果評價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23):16-17.
[2]劉巖,劉平,謝建偉,等.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J].廣東化工,2014( 16):206-207.
[3]朱勇,王立地,王開田.強化創新意識培養,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有利環境[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15):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