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文波 孫云燕
摘要:當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熱的流行語,雙創工作源于李克強總理的系列講話和論述,有現實需要和可能,目前,各種孵化器、創客基地如雨后春筍般建立了起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也成為衡量高校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實踐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創業教育的作用就是要鼓勵學生放棄學業、進行創業嗎?有些誤區還是需要厘清的,只有厘清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實踐之間的關系,也才能更好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關鍵詞:普通高校;雙創;冷思考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講話時指出:“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自然稟賦”就會充分發揮,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發動機”就會更新換代升級?!痹谶@之后,國務院又出臺了《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進一步將講話精神落實到行動之中,雙創設想的提出前提是政府簡政放權、釋放市場空間,激活普通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尋找新的爆發點。雙創工作之所以能夠成為高校甚至是普通高校工作的重點,其一是因為擁有雄厚的智力資源和知識儲備,高校是國家科研的重要基地,人力資源豐富,但是科研成果的實際轉化率不高,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其二,高校的主體是青年大學生,思想活躍、敢于嘗試,具有較強的探索精神,大學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大學生也成為雙創工作的重點目標群體,雙創工作也就成了高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名目繁多的創客基地、孵化基地紛紛在高校建立起來。經過這幾年的實踐來看,高校的雙創工作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在雙創工作的實踐過程中也確實存在著諸多誤區,需要加以厘清,以便更好地推動雙創工作的開展。
一、開展雙創教育不等于單純追求創業實踐活動。
在學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過程中也曾經面臨這樣的議論,不少的專業課教師會開玩笑的說是不是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以后學生就能找到工作了?與之類似,不少教育工作者、行政管理部門、甚至學生本身也有這樣的想法,是不是開設了創業課,以后就可以去當老板進行創業了?這其實是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誤解,開展創新創業課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去了解創新創業的來龍去脈,幫助大家更好的去厘清思路,產生較為清晰的認識,得出較為明確的答案,讓學生知道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創新創業教育形式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知識學習,不是為了讓學生記住死板的概念、存在的公式以及條塊化的答案,而是交給學生一種尋找知識的本領,即授之以漁,實現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轉變。學習的目的明確了,方法得當了,學習的動力也就更足了,也就更容易找到人生奮斗的目標。
把創業實踐活動作為創新創業教育追求的唯一結果是錯誤的,雙創教育更多的追求的是對學生的培養,是一種把思想理念、學習能力、思維方式內化為自身素質的過程,對于有志于從事創業實踐的人來講可以在進行完創新創業的教育后付諸實踐,即便不從事創業活動也會在工作過程中對創業實踐有著清晰的認識。
二、創新創業教育必須依托于扎實的專業知識并與之結合,體現專業的特點。
談到創新創業,不少人都會想到比爾·蓋茨,想到他所建立的微軟帝國,而他在大學階段也沒有完成學業,選擇了創業。但是,就大多數人來講,創業的過程更多的則是與自己的所學相關,有的人會說,馬云不是學計算機的,卻成功的創建了阿里巴巴,貌似創業和所學的專業知識并不相關,事實恰恰相反,雖然馬云不是計算機專業畢業,但是馬云下海之后從事的行業確實是與計算機行業沾邊的,所思所想的思維方式、靈感也是來源于計算機,阿里之于社會來講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電商平臺,電商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在阿里帝國之外還有螞蟻金服、阿里云、大數據、網絡安全以及芯片設計等多種業態,構成了完整的阿里生態,就像雷軍創立小米一樣,在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時代,小米一腳踏進了貌似陌生的領域,要知道,雷軍在計算機的世界里已經深耕了許多年,他們是中國計算機網絡產業的推動者、創造者,也是見證者。
當今時代,互聯網不僅是一種信息傳播的手段,也是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催生了新的業態,也顛覆了許多傳統產業?;ヂ摼W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已經深深的改變了這個世界,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的運行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三、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挑戰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一)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應當以學業為準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對于大學生來講概莫能外,想讓學生成為創業成功、學習進步的多面手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成長同樣也不利。大學階段是一個人最好的階段,精力、能力、求知欲等各方面是一個人的黃金時期,既有個人自身的主觀條件,也有老師的客觀條件,對于學習知識、提高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在這個階段片面鼓勵學生去創業、去當老板,挑戰很大,困難很多,極有可能因為創業出現的風險而耽誤了學業,最終導致多方面的失敗。即便是被我們奉為創業成功典型的比爾·蓋茨在談到自己的大學生活時寫道:“如果時光能倒轉,回到我離開大學的時候,我希望那時候的自己能夠了解更多。”可見,大學的學習是何等的重要,是將來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堅實基礎。
(二)牢固樹立教學工作的核心地位不動搖
今天,普通高校面臨的任務已經不單單是教書育人,還承載服務社會的職能,高校的各種排名也是需要面對的現實困擾。高等學校要科研、要論文,對于這方面的工作幾乎是傾囊而出,全力支持,不少的教授熱衷于評論文、做項目,沒有時間上課,認真開展教學活動。高校的科研、論文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做買賣,哪方面的好處多就往哪方面努力,這其實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既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于人才的培養。雙創工作固然重要,然而教學的中心地位更為重要,撐起一所學校不僅是幾個項目、幾篇論文,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做好人才培養工作,為社會、為國家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從雙創工作的要求來看,創新是永恒的,但不是突然冒出來的,需要對原有的知識進行豐富的儲備,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新辦法,創新自然就出來了,當然,創業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求有知識,更需要有知識轉化為現實的能力,只有扎實的基礎,做到水到渠成的創新創業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樹,才能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三)大學生創業需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創新、創業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過程不比學習的過程簡單,甚至是更復雜,美好的理想代替不了殘酷的現實,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依然如此,科學實驗允許失敗,創業的過程更有可能走向失敗,今天我們看到了阿里的成功,看到了騰訊的成功,看到了百度的成功,在他們走向成功的路上“犧牲”的會更多,在創業的路上失敗的遠比成功的多得多,青年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還不是很強,有不少人是承受不了失敗的,這與我們從小對他們開展的挫折教育太少有關,也與他們的生活的環境有關,不少大學生從小生活優越,沒吃過什么苦,做事單靠熱情,順境中會發飄,逆境中會喪失斗志,所以在開展雙創教育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去發現新的商機,更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結果固然重要,過程同樣可貴。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背景下,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是多么的重要,勝不驕、敗不餒,不僅是一種理想的狀態,更是在創業過程中需要保持的毅力和恒心。
(四)大學生創業需要面對更多的外部風險。
從事創業的大學生,雖然在校期間也有過不少與創業、工作有關的經歷,從總體上看還是欠缺的,社會經驗不足、社會資源不足、對外部環境了解不足、對各種法律要求認識較為膚淺,這些都是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所以在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學校還需要對各種問題讓學生有一個明晰的認識,創業不能光看到成功之后的光環,還需要對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有足夠的認識,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與那些長期在社會上打拼的人相比,大學生欠缺的東西還很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戰斗精神需要有,謹小慎微的處事風格還需要堅持,這也是創業過程不可忽視的問題,需要加以正確的引導。
大學生是活躍的社會力量,他們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有實現自我、奉獻社會的遠大理想,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活力不是緩解就業壓力的權宜之計,而是促進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戰略方針,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還需要學校各部門、老師、社會及各類服務組織將他們扶上馬、送一程,對保障大學生創業的成功、保持社會的穩定、保持校園內良好的教學秩序都是非常重要的。對廣大青年學生來講,學校開展雙創教育的直接目的不是為了激勵他們去當老板、做買賣,而是激勵他們用自己的所學所知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在這個過程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王麗紅,栗時鋒,“互聯網 +”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機遇與挑戰[J].管理觀察,2019.01
[2]高曉松,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
[3]趙雅妮,姜書浩,韓文輝,盧巧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分析[J].中國市場 2019.3
[4]唐甜甜,陳亦,趙艷麗,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及對策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5
[5]楊旭,共青團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9.4
[6]王媛媛,郝永建,劉佳,新時代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路徑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9.3
作者簡介:
畢文波(1980.01)男,山東桓臺人,講師,曲阜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書記,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孫云燕(1980.06)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