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祿
A股2019年中報披露工作接近尾聲(8月31日披露完畢),兩市近八成公司,即2842家公司的整體營收和利潤雙雙實現了兩位數的穩定增長。從行業特點來看,供給側改革對強周期行業的影響明顯降溫,導致部分細分行業上半年整體業績增速放緩甚至出現下滑。相較之下,備受市場資金青睞的大消費公司、5G概念公司,尤其是各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上半年不僅業績成長性不俗,且股價表現也是十分喜人。
截止8月29日,已完成中報業績披露的2842家A股公司(占全部A股比重的77.88%)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5.22萬億元,累計創造歸母凈利潤1.41萬億元,分別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11.6%和12.09%,延續了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整體營收、利潤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的良好趨勢(一季報3607家A股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整體增長了11.82%和10.1%)。
以目前數據來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科創板四大板塊中,科創板公司的表現相對最優(28家公司),6家已公布上半年業績的公司在報告期內全部實現營利雙增,其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了12.81%,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8.35%。主板公司的整體表現排在了科創板之后,上半年營收和利潤也分別同比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速。相比之下,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的整體業績增速則相對滯緩,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均僅實現個位數的增長。但值得認可的是,這是繼去年四季度商譽“地雷”爆雷后,中小板、創業板整體利潤增速首次重回正增長。
對于業績增長重回正增長的中小創公司,仔細觀察可發現,其上半年業績分化還是十分明顯的,既有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實現幾十倍增長的公司,如宏創控股、民和股份、聯化科技、益生股份、凱爾新材、東方通等;也有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出現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下滑的公司,如全通教育、銀之杰、積成電子、新華都、銀寶山新等。分析其中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不乏有外延式收入的粉飾,如中期實現2.64億元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5881.87%的宏創控股,其凈利潤實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收到了3.15億元的出售土地使用權收儲補償款,若扣除非經常性收益,則該公司中期扣非后凈利潤實則將出現601.62%的同比下滑情況。當然,除了外延式收入的粉飾,也有不少公司的業績大幅增長是依靠主營業績增長所致,如中小板公司民和股份就因主營產品商品代雞苗銷售價格較同期大幅上漲,使得上半年凈利潤實現了同比4618.23%的增長,若剔除非經常性收益影響,則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的增速獲得進一步提升,達13966.23%。類似的還有創業板公司東方通,其上半年凈利潤實現額為4455.68萬元,同比大幅增長了2668.6%,即便是扣非后,其扣非凈利潤也實現了6766.34%的同比增長。
從現有中報數據來看,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有18個實現了整體性的利潤增長,另有10個大類行業上半年凈利潤整體出現下滑,其中,周期性行業成為了業績下滑的主力軍。
在周期性行業中。有色金屬的業績下滑最為嚴重,行業中公布中期業績的85家公司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46.74億元,同比下滑了33.96%。觀察歷史數據,有色金屬行業自2018年度開始,已出現連續3個報告期行業整體利潤下滑的情形。究其原因,受全球貿易摩擦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大部分工業金屬價格的下跌導致了周期性行業整體壓力較大。

表1 各板塊上半年的業績增長情況
以鋼鐵行業為例,其在失去供給側改革影響后,自去年四季度,盈利能力即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滑。今年一季度,鋼鐵股的整體盈利額由去年四季度的205.53億元下降至115.8億元,同比下滑了45.53%,環比下滑43.66%。雖然今年鋼材價格有所回升,但成本端受巴西淡水河谷礦區潰壩事故及澳洲颶風影響,鐵礦石價格的大漲直接導致了鋼鐵板塊的盈利空間被大幅壓縮。就目前已公布中報的29家鋼鐵股財報數據來看,上半年整體凈利潤出現了32.52%的同比下滑。
相較之下,在強周期類行業中,目前只有煤炭采掘股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了利潤的整體增長格局。原因是煤炭價格好于預期。最新財務數據顯示,在中報尚未全部披露的情況下,已公布中報的33家煤炭采掘股整體實現了10.08%的利潤同比增長。
相較于周期類行業業績下滑多增長少的現象,大消費板塊中的多數行業今年以來紛紛實現了較為穩定的業績增長。
以上半年股價表現最為優異的食品飲料板塊為例,今年以來,行業指數整體大漲了71.63%,其中,子行業白酒股的整體漲幅更是達到96.91%。在18家白酒公司中,目前有13家公司完成了中期業績披露,從業績表現來看,全部實現盈利。在同比增長表現上,除了金徽酒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出現14.37%的下滑,其余公司均實現了增長。目前來看,業績增速最快的是古井貢酒,12.48億元的凈利潤額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9.88%。而瀘州老窖、酒鬼酒、順鑫農業、水井坊、貴州茅臺、山西汾酒等9家公司的利潤增速也均超過了20%。正因有良好的基本面支持,白酒股尤其是一線白酒股今年以來股價迭創新高。本周四,瀘州老窖、五糧液再次刷新了上市以來的最高股價。
當然,對于股價不斷走強的白酒股,特別是持續上漲的龍頭公司,市場部分投資者還是有所擔憂,認為白酒股目前的估值整體已經相對偏高。對此,上海實力資產管理中心CEO陳理向《紅周刊》記者表示,目前白酒龍頭已經實現價值回歸,是典型的“戴維斯雙擊”,業績、估值雙雙增長,估值水平仍在合理區域。在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消費旺季,以及外資的持續擴容流入下,白酒龍頭仍具備估值進一步上升的潛力。
中美貿易戰升級,醫藥行業受貿易戰影響卻相對較小,醫藥板塊成為了市場中為數不多的投資避風港,年初至今,行業累計上漲了30.53%。不過,從業績的成長性看,目前已公布中報的醫藥公司整體增速并無太多亮點,256家公司的整體凈利潤僅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5%。
對于醫藥股來說,近期國家醫保局、人社部發布了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新版藥品目錄共納入2643個藥品,其中新增品種148個,調出品種150個,128個獨家品種進入擬談判名單。本次醫保目錄調整延續了醫療改革騰籠換鳥、鼓勵創新的精神。臨床需求強烈的非獨家品種基本列入了新增普通藥目錄,最近幾年上市的新藥預計也將列入談判名單。醫保對創新藥的及時覆蓋有望幫助新藥迅速上量銷售,這對創新藥行業帶來極大鼓勵?;蚴鞘芤嬗诖?,康泰生物、恒瑞醫藥等創新藥公司今年以來均有不俗的表現。

表2 中期凈利潤整體同比出現下滑的行業
安信證券分析師陳果認為,在前期食品飲料行業漲幅明顯的情況下,大消費中的其他行業未來也有望進一步跟漲,他重點看好的行業中就包含了醫藥板塊。
除了傳統消費板塊受到資金的高度關注外,相關概念板塊中,迎來爆發式增長的5G概念股在今年也受到了資金的高度關注。剔除之前虧損額巨大的中興通訊,2017年、2018年,5G板塊的整體利潤增速分別達到了6.49%和28.52%,而今年中期,統計已公布中報業績的5G概念公司,包含中興通訊在內的77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整體凈利潤同比增速高達702.13%,若剔除中興通訊影響,其余76家公司的整體利潤增速也達到了604.65%。
就具體個股來看,77家公司中有43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1家公司的業績實現了翻倍增長。如新易盛,隨著報告期內公司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中高速率光模塊營業收入及毛利率較上年同期顯著增加,今年中期實現的8066.3萬元凈利潤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了632.27%。同樣業績實現大幅增長的世嘉科技,業績增長原因是國內運營商對4G市場的深耕和5G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對海外市場的拓展使得公司移動通信設備相關產品市場需求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上半年實現的6043.74萬元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了350.88%。類似受益于5G產業的快速發展而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增的5G概念股還有廣和通、武漢凡谷、滬電股份等。
目前來看,電子板塊的投資邏輯已經逐漸轉換為5G推動的行業內生復蘇需求邏輯。三季度為傳統的電子旺季,且第一波5G換機潮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到來,由此板塊的估值中樞很有望隨著產業復蘇的邏輯不斷發酵而逐步抬升。華創證券分析師耿琛表示,手機行業的最壞時候已經過去,后期整體向上趨勢的確定性較高,隨著5G換機潮的逐步臨近,5G概念板塊整體復蘇趨勢有望繼續加速。
北京時間8月24日凌晨,全球知名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公布了其旗艦指數全球股票指數系列第一階段第二批次的A股納入名單,共涵蓋了大中小盤及微盤公司87家,具體為大盤A股14只、中盤A股15只、小盤A股50只、微盤A股8只。從納入個股規???,此次被大量新調入的一些小盤或微盤股,因基本面的優勢,很有可能獲得資金的青睞。如新入選的威爾藥業、新疆火炬等微盤股,今年中期均實現了比較穩健的業績增長。
8月27日,MSCI公司也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0%增加至了15%,而到11月份,MSCI還會把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另外,標普道瓊斯指數也將于9月6日宣布其納入中國A股的調整名單,在此前公布的初步篩選名單中,共有1241只A股入圍。
觀察顯示,同時被三大指數看好的391只標的,幾乎多數為大盤藍籌標的。雖然很多公司市值巨大,但成長性也并不緩慢,從已公布的中報數據統計,中國平安、中國人壽、貴州茅臺、保利地產、三一重工等公司今年中期的業績增速均十分亮麗。如中國平安,今年中期實現營收增長19.18%、實現歸母股東凈利潤增長68.13%;貴州茅臺中期實現營收增長16.8%、實現歸母股東凈利潤增長26.56%。對于這些業績持續增長的大盤藍籌,北上資金也一直持續關注,中國平安、貴州茅臺等一直位列于前十大活躍股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