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
“白馬股”在今年成了重災區,負面消息不斷,醫藥領域更是成為爆雷“集中營”。繼康美藥業、康得新、輔仁藥業等公司墜落之后,曾號稱眼科第一股的中珠醫療也加入爆雷隊伍,近期公司控股股東股份被司法強制劃轉并拍賣,中珠醫療控制權恐生變。
8月27日,中珠醫療控股股東珠江中珠集團公告稱,作為中珠醫療的第一大股東,截至目前,其所持中珠醫療股票已被輪候凍結,可能存在因所持股份被司法強制劃轉并拍賣、從而導致對中珠醫療控制權產生重大不確定性風險。中珠集團并未在近期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期間買賣中珠醫療股票。
此前的7月26日,中珠醫療還曾發布公告稱,因申請保全人興業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與中珠集團合同糾紛一案,中珠集團持有的公司4.75億股股份于7月24日起被上海金融法院輪候凍結,凍結期為三年。本次輪候凍結后,中珠集團累計被凍結股份占其持股總數的99.99%。
截至公告日,中珠集團及實際控制人許德來所持股份可能存在被司法強制劃轉并拍賣從而導致其對公司控制權產生重大不確定性的風險。中珠集團表示,將與有關方面協商處理股份凍結和輪候凍結事宜,爭取解除對本公司股份的凍結和輪候凍結。上述股份被輪候凍結對中珠醫療公司控制權的影響尚存在不確定性。
從最新公告來看,股份凍結解除相關事項似乎并無進展。不過從中珠醫療的公告中還可看到,公司曾于2019年7月2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如果投資者于2019年4月26日收盤時持有中珠醫療,并在2019年4月27日之后賣出或仍持有并曾產生一定浮虧(無論是否解套)均可發起索賠,您只需將姓名、聯系電話與交易記錄(建議為Excel文件)發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郵箱,參與由《證券市場紅周刊》“民間維權”欄目組織的索賠征集活動,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廣大投資者在獲得賠償前無需支付任何律師費用。
中珠醫療于今年4月27日公告稱,公司存在未履行內部決策審批流程及信息披露義務,為關聯方違規提供擔保,以及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等情形。
而在中珠醫療諸多違規行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關聯方資產在未獲得授權情況下的強行收購行為。即中珠醫療以自有資金6.3億元收購前海順耀祥持有的中珠商業30%股權一事,公司此前曾對外宣布取消交易事宜后,卻暗度陳倉繼續交易。
前海順耀祥持有的中珠商業30%股權系過去12個月內受讓于遼寧中珠,而中珠醫療與遼寧中珠擁有同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均為中珠集團,故此次股權收購事宜為關聯交易。
據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中珠商業營業總收入0元,凈利潤-0.11億元。在持續經營前提下,截至評估基準日,被評估單位中珠商業總資產賬面價值為6.7億元,評估價值為27.7億元。
這一交易引起上交所的關注,并要求中珠醫療詳細說明評估過程。一個月后,中珠醫療發公告稱,鑒于本次收購珠海中珠商業投資有限公司30%股權事宜尚存在不確定性,經公司與各方溝通,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并進行慎重研究后,決定終止上述關聯交易。
不過,交易并沒有就此終結,而是公司暗度陳倉的開始。在中珠醫療于6月20日回復上交所關于年報的問詢函,對此前爆出的違規對外擔保及股東資金占用問題進行全面自查時發現,5月23日,中珠醫療已辦理中珠商業30%股權的工商變更手續,而中珠商業評估價值確定轉讓價格為此前公告中提到的6.3億元。
也就是說,公司在監管已經干預的情況下,直接跳過應履行的程序,以20億左右的價格收購了一家負資產公司的30%股權,而這家負資產公司在2017年至2018年完全沒有任何的營業收入,其凈利潤更是大幅虧損。
針對中珠醫療冒著高風險頂風作案的行為,有股民在股票社區表示,其行為乃典型的頂風作案違法操作,大股東先占用上市公司巨額現金,再將垃圾負資產賣給上市公司,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同時,該行為也被業內質疑為以高溢價的方式收購控股股東的資產,存在上市公司向控股股東輸送資金的嫌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