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仙 龐軍
[摘要]作為00后大學生8常打卡最多的短視頻軟件“抖音”已嚴重影響大學生學習及生活,越來越多大學生過度沉迷無法自拔,這一魚龍混雜的短視頻軟件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及機遇。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們要不斷探究,積極尋找對策,引導學生客觀理性地使用“抖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抖音";大學生;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8-007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33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伴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便于安裝推廣的手機短視頻、聊天等娛樂休閑型微軟件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如時下在90后、00后手機應用軟件排名前三的微信、QQ、抖音。這些軟件所傳遞的信息具有明顯的個性導向性,它通過微軟件載體將信息發送者的個性化言語、想法、目標等整合再造,將這種新的文化傳遞給信息接收者。一定程度上講,強調個人主體性、平等性、個性化發展的微文化是高科技迅猛發展的產物,這些特征恰恰與三觀還未成熟、且處于叛逆期的大學生個性相契合,致使許多大學生沉迷其中,甚至妄想通過這些平臺成為網紅,一夜成名。因此,各類媚俗、低級、毫無營養的短視頻層出不窮,嚴重扭曲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也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一定的挑戰。
一、“抖音”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創辦于2016年9月的抖音,將目標對象定位于喜愛拍攝音樂創意短視頻的青少年,緊扣95后青少年渴求表達自我價值需求特征,在各類短視頻軟件中脫穎而出。《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74.1%的網民使用短視頻軟件”。據艾瑞咨詢分析得出“截至2018年10月,抖音使用人群85后占比26.3%,90后占比28.8%,00后占比27.91%”。由此可見95后、00后是抖音常駐用戶,而這個年齡段青少年基本為大學生。
抖音是把“雙刃劍”,它對大學生生活、學習、三觀等的或利或弊的影響都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為深入了解我院學生使用微軟件尤其是抖音的真實情況,本文針對我院大一年級兩個專業學生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253份,回收253份。調查結果顯示,141人使用過抖音,占總人數的55.7%。結合抖音低門檻、草根化、內容多樣性等特征,我們并不驚訝這個數字,但如此多學生使用抖音,如何正確引導卻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難點。抖音迎合人們碎片化閱讀習慣,以即時交互、高清短視頻沖擊人們視線,問卷顯示35.57%的學生每天刷微軟件2小時,40.32%的學生每天消耗3-5小時,8.3%的學生每天花費8小時以上使用微軟件,這些良莠不齊的視頻內容不斷刺激大腦,大多數受訪者表示“抖音有毒“一刷就是倆小時”。抖音的易模仿、去中心化等特征,使得受眾愿意耗時模仿他人作品,79.45%的學生認為抖音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影響,正向影響如學習抖音中的生活小技巧、倒逼他們想方設法制作高質量視頻等,反向影響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通宵刷抖音、沒耐心閱讀長文等。抖音草根原創性、高頻互動性等特征,使受眾容易獲得認同感及歸屬感,本次調查顯示52.57%的學生在微軟件上發表過作品或生活狀態,在獲得他人點贊、交互評論時與所謂的粉絲形成共同體,增強存在感及滿足感來放松自己。
首先,毋庸置疑,抖音平臺上入駐了大批正能量機構,如“政府網紅”國資小新“政法網紅”警界君“旅游地網紅”遍地開花等,其所傳遞內容都是大學生喜聞樂見、具有新鮮性、趣味性、可識別性題材,引導大學生,傳遞正能量。但問卷顯示近半學生日均花費3-5小時甚至更多時間在抖音上,15秒看似很短,手指上滑又是風格各異新畫面,度過沉迷無法自拔,成了“被抖音玩”,導致學業成績下降,社交關系圈變窄,交際能力弱化等,慢慢形成一種“被喂食”狀態,不愿主動去思考,去執行,慢慢喪失思考力與執行力。其次,抖音平臺除去部分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短視頻內容外,不排除很多為博眼球,制造“尖叫效應”的暴力炫富色情作品,使得涉世未深大學生難以辨別真偽,如“17歲新晉網紅”“未成年媽媽“印尼36名青少年遭受網絡欺凌”等。抖音在視頻推廣中采用智能算法信息推薦技術,即自動過濾掉受眾“不感興趣,不認同”的信息,實現“看我想看,聽我想聽,“讓受眾深陷‘信息繭房,難以自拔,造成輿論生態的劣幣驅逐良幣”。在此情況下,大學生易受平臺某些扭曲價值觀影響,難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最后,抖音平臺很多短視頻充滿各種惡搞獵奇低俗內容,且這些內容毫無掩飾地暴露在青少年面前,如“侮辱英雄事跡“早戀早孕”“惡搞地方風俗”等,直接腐蝕著青少年思想意識,深陷娛樂至死泥潭,難以自拔,這種亞文化的傳播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精神文明建設背道而馳。
二、善用“抖音”,助力思政教育工作
前文梳理了抖音對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產生的負面影響,但作為新生事物,利用得當將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故要善用抖音。平臺通過加強監管審核,肅清網絡空間;思政工作者通過線上線下、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雙線出擊;家長以身作則,發揮自己的正能量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學生個人增強“網絡法律道德”意識,提高網絡素養等多渠道多途徑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抖音,樹立良好價值觀。
(一)加強監管審核,政府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抖音平臺之所以出現如此多低級媚俗短視頻主要原因在于網絡平臺運營商內部缺乏系統、嚴格的監管及審核機制,打造"流量為王”網紅亂象,忽視短視頻內容的真實性及價值性。央視新聞曾多次點名批評各短視頻平臺中的亂象行為,相關政府部門正進一步對各類短視頻平臺進行專項整改規范,督促抖音平臺刪除各類違規違法有悖道德的視頻,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抖音平臺表示已下架低俗視頻,封禁違規賬號700多個,添加違禁關鍵詞70余組,且表示將擔負起更堅實的企業社會責任,以更健康的企業價值觀規范引導平臺技術檢測及監管,接受政府、各媒體、網民等社會團體的監督。面對平臺上出現的各違規違法、亞文化、甚至是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核心價值觀建設相悖的視頻,思政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大學生主動舉報投訴此類視頻,要敢于向網絡負能量亮劍,而不是坐視不管、任由其傳播。盡管監管之路還很漫長,但當充分調動起青少年網民的積極性,網上網下共同參與治理,才能真正強化監管及審核,還公民一個相對清朗的網絡空間。
(二)發揮平臺功能,輔導員打造網絡思政新陣地
微軟件如微信微博QQ等早已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這些微軟件都具有傳播信息量大、更新周期快、傳播內容多樣化等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結合大學生具體的網絡使用情況,搶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用新形式、新面孔、新渠道傳播正能量,如人民網在抖音平臺上發布“奮斗吧,我的青春“拜個中國年”“母親節暖心大作戰”等正能量活動,讓參與者從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燦爛、踐行奮斗的青春最美麗。輔導員要充分利用好網絡信息平臺,結合大學生的探知欲、新鮮感,引導學生自主開展線上活動,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如在線上發布“身邊的雷鋒”活動,線下以社團或宿舍為單位互動溝通,雙線出擊,讓學生用身邊事身邊人來營造正能量學習環境,由內而外散發出青春陽光的精神面貌。創意新奇又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活動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參與性,很多學生也喜愛在抖音上發表個人生活、思想狀態,作為輔導員要不定期主動與學生網上互動,通過抖音平臺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線下加以“因材施教”,讓抖音成為我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網絡平臺。善用抖音,助力思想政治教育。
(三)家校協同并進,聚力共促大學生健康成才
家校協同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選擇。我們身處瞬息萬變的新時代,00后大學生比以往大學生面臨著更多的網絡誘惑,單靠學校進行價值觀引領未免太單薄,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為思政工作者,了解掌握大學生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是深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基礎,所以面對抖音這些新生事物,我們要緊跟時代潮流,巧用“微”軟件,做好“微”時代背景下大學價值引領,合理地將“微”軟件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作為家長,對學生心理、個性更為了解,以言傳身教、正面激勵、諄諄教導的方式來教育學生比教師苦口婆心說教效果更佳,家長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會學生最基本的真假辨別能力;高校思政教育者應整合各類資源,將家庭環境中的正向影響因素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富有親情人性的學習環境,增強思政教育實效性,聚力共促大學生健康成才。
(四)提升網德素養,大學生應加強“網絡法律道德”意識新媒體時代下,各款聚焦音樂、聊天、購物、短視頻等的軟件如雨后春筍般呈現在人們面前,但軟件內容魚龍混雜,真真假假,難以辨別,垃圾信息、網絡謠言、虛假廣告等五花八門的網絡信息不斷地沖擊著我們大腦。通過網絡,通過這些軟件我們也能隨時隨地隨處自由地發表我們的意見,記錄生活學習時光或所見所聞,這是網絡賦予我們的平等的話語權,但在虛擬空間中,我們發表自己言論,使用話語權的同時也要遵守“網絡法律道德",面對海量真假內容,練就好自己的火眼金睛,篩選辨別出各種網絡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隨波逐流轉發內容不實的文章,強化“網絡公民意識”,提升自我網絡道德素養,提高警惕性及自制力。手機屏六尺,內容吸滿目,理性看待網絡新聞,增強自我文化素養,提高獨自判斷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習慣,拒當低頭族。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LI].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2018-8-20.
[2]搜狐網.抖音產品分析報告[EB/OL].https://www.sohu.com/a/281937316_120047492,2018-6-5.
[3]大眾網.淺析抖音短視頻平臺的正負面作用及治理建議[EB/OL].http://yuqing.dzwww.com/yqfx/201806/120180626_17533816.htm,2018-6-26.
[4]亓迪.網絡時代下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3):191.
[5]黃小娟.新媒體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