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峰
(1.國投生物能源(雞東)有限公司,黑龍江雞東 158200;2.國投象嶼生物能源(富錦)有限公司,黑龍江富錦 1561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能源、環境、農業等問題將日益凸顯,推廣使用乙醇汽油是國家著力緩解能源、環境、農業問題的一項戰略性舉措。但產業發展面臨著提高產業技術發展水平,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研究新的生產工藝等諸多挑戰[1-2]。
用于乙醇發酵的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類不同于細菌的單細胞真核微生物,屬于子囊菌綱。該類酵母要求具備較高的耐滲透壓、耐受一定的底物(糖)和產物(酒精)、低產副物能力[3]。
隨著酵母工業的發展,釀酒活性干酵母的問世,給酒精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活性干酵母直接取代人工自培酒母,簡化了乙醇生產工序,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如何選用出酒率高,殘余總糖低,不易升酸的優良酵母品種對降低乙醇生產成本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當前主流大生產工藝技術為出發點[3],研究不同廠家的酵母在水稻乙醇發酵的應用性能,為乙醇生產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供參考。
原料:水稻,取自國內某糧庫。
耗材及試劑:干酵母,分別購于不同酵母公司,用A 和B 表示;淀粉酶,諾維信,酶活10 萬/mL;糖化酶,諾維信,酶活10 萬/mL;0.2%葡萄糖;斐林試劑;0.5%次甲基藍指示劑;NaOH;HCL;H2SO4。
儀器設備:分析天平(Mettler AL204,Mettler PL-4002);粉碎機(廣西陸縣9F-22);pH 計,上海精密S40;生物顯微鏡,上海精密CX21-310;雙層大容量全溫搖床,上海智城ZHWY-2012;恒溫培養箱,上海一恒LRH-150;高效液相色譜,美國戴安U-300;水浴鍋(HH-8)。
1.2.1 分析測定方法
水分含量測定:采用105 ℃烘箱法。
淀粉含量測定:采用酸水解法。
發酵殘糖的測定:采用斐林試劑法[4]。
酒精度、殘糖的檢測:HPLC法[5]。
殘淀粉、殘糊精的計算方法:
殘淀粉=(殘總糖-過濾總糖)×0.9;
殘糊精=(過濾總糖-還原糖)×0.9。
1.2.2 實驗步驟
1.2.2.1 工藝流程水稻燃料乙醇生產工藝流程簡圖見圖1[6]。

圖1 水稻燃料乙醇發酵工藝流程簡圖
1.2.2.2 工藝操作要點
原料預處理:水稻原料去雜,粉碎,按照每份300 g稱取物料,用工藝水進行調漿。
拌料:配料后調粉漿pH5.6~5.8,加入淀粉酶。
液化:樣品放入90 ℃水浴鍋中蒸煮液化2.2 h,形成液化醪。
發酵:液化醪冷卻至32 ℃后用硫酸溶液調pH值至4.4,加入糖化酶及各種輔料,分別加入兩種干酵母,然后置于雙層大容量全溫搖床,8 h 后移入恒溫培養箱中發酵72 h,發酵溫度8 h 前控制在30 ℃,8 h 至成熟分別控制在33 ℃和36 ℃。發酵結束后取出分析酒分、殘總糖、殘還原糖,并進行色譜分析。
本次試驗設置兩組不同發酵溫度的試驗,分別為每組發酵溫度33 ℃和36 ℃,每組進行3 次平行試驗。分別編號為A33和A36、B33和B36。

圖2 不同酵母的70 h發酵失重對比

圖3 不同酵母的發酵酒精度對比

表1 3批次結果平均值
發酵過程失重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溢出,也包括少量酒精和水分的揮發損失。發酵失重率高和低,速度快和慢均可體現出發酵醪質量的優劣和動態變化。由表1 可以看出,通過對不同廠家酵母的水稻發酵實驗,每個因素做平行實驗。從酒精度和失重指標來看,結果表明,同一發酵溫度兩種酵母發酵效果區別不大。不同溫度下發酵結果,兩種酵母在33 ℃發酵溫度下其酒精度含量稍高于在36 ℃發酵的,可見兩種酵母更適合于33 ℃下發酵。由圖3 可以看出,A 種酵母在33 ℃條件下的第二批次實驗酒精度最高,達到11.58 %vol。由圖2 也可以看出,A 種酵母也是在33 ℃條件下的第二批次實驗發酵失重基本最低。
成熟醪殘總糖在酒精發酵工藝中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是衡量酒精發酵完全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發酵過程的進行,糖分含量不斷下降,在發酵結束后,殘余的糖分越少,說明發酵效果越好,意味著產酒率越高。控制殘總糖水平是酒精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7]。實驗結果由表2 可知,B酵母的乙醇發酵在36 ℃第二批次殘總糖最低為1.18%,同時殘還原糖也較低,為0.18%。
從表2 中酸度、揮發酸、酵母數結果分析可推測,第一批實驗中B 酵母數據異常,可推斷為染菌導致酸度高,而酵母數量少,其他兩批酵母長勢較好,發酵正常,指標較好。
對不同廠家酵母的水稻乙醇發酵醪的指標進行分析,其HPLC數據對比分析結果見表3。
由表3 可以看出,對于發酵主產物乙醇的產量,A33-2 酵母乙醇產量最高,為10.18 g/100 mL。A36-3酵母乙醇產量最低,為9.53 g/100 mL;A33-2發酵結果乙醇/甘油比最高為13.39,乙醇與甘油比值是反應酒精發酵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乙醇相對于副產物甘油的比值越高,說明發酵水平越高,應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說明A33 酵母發酵產酒的同時,產生了副產物甘油;DP1+DP2+DP3、琥珀酸、乳酸等,各個試驗因素間的含量相差不大。

表2 發酵成熟終點的指標對比

表3 成熟醪的HPLC檢測結果 (g/100 mL)
本研究使用國內某糧庫水稻粉碎,進行不同酵母的乙醇發酵試驗,從結果可以看出,不同廠家的酵母,不同溫度的水稻原料乙醇發酵酒精含量稍有不同,A 酵母優于B 酵母,發酵酒分越高,意味著產酒率也越高。殘總糖、殘還原糖等指標也可以反映發酵水平和酵母的能力,A、B 酵母殘總糖基本一樣,A酵母殘還原糖優于B酵母。從乙醇/甘油比指標來看,A 酵母指標優于B 酵母,說明A 酵母產生副產物相對較少,染菌相對也較少。
建議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根據不同質量的原料,選擇不同廠家的酵母,也可兩家以上酵母配合使用[8],先進行實驗室小試,再模擬生產性實驗,進而根據實驗結果在大生產中進行應用,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