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為勇
大蒜屬于草本植物,種植范圍十分廣泛,黃淮海流域尤甚。大蒜是人們生活所需的重要調味品,大蒜全身均可食用,存在一定的殺菌能力,還能夠對腫瘤與癌癥等起到一定的效果。近些年,大蒜價格不斷變化,市場需求總量較大,雖然種植面積廣泛,不過產量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基于此,本文對大蒜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做出分析探討,以此提升大蒜總體產量。
一、大蒜施肥
大蒜帶有弦狀須根,吸水肥效果較差,鱗莖位于土壤內部進行生長,因此需選擇土壤較為疏松以及肥沃的區域土地。雖然大蒜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不過在沙壤土的種植效果最為適宜。沙壤土土質松散,能夠滿足根系生長的條件,返青與抽薹相對較早,蒜頭個頭較大、辛辣夠味,起蒜更加方便。
栽培大蒜的地塊,之前種植的作物采收完成需進行耕翻曬垡,播種之前還需進行整地作畦,耕翻前需施基肥操作。大蒜生長時間較長,密度大,肥量多。根據大蒜需肥特性及作物平衡施肥技術,大蒜底肥應以長效控釋肥配合高端有機肥。控釋肥以控氮為主,有機肥料需采取腐熟處理,若施加生肥,發酵會對蒜根產生燒傷,還可能產生蟲害。精細整地作畦,畦寬控制再適宜范圍,東西方向延長較為適宜。
二、秋播大蒜栽培技術
1、播種
(1)適時播種
大蒜播種選擇的最適宜時期是能夠讓植株處在越冬之前生長出一定片數的葉,此階段植株具有極強的抗寒能力,處于寒冬季節能夠有效存活,能夠為植株穩定度過春化提供可靠保障。
(2)合理密植
密植成為增長增量的重要前提。蒜薹與蒜頭的總體產量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株數、單株蒜瓣、重量存在重要關系,需根據品種自身存在的特點采取適宜的密植操作,使每畝土地株數最多且適宜生長。
(3)播種方式
深栽蔥,淺栽蒜,這是廣大勞動人民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出的種植經驗。大蒜播種深度通常為3-4cm之間。大蒜播種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第一,播種,將種瓣植入土內,播種之后覆蓋土壤,并壓實;第二,開溝播種,使用鋤頭刨一條淺溝,將種瓣植入土內。刨一條淺溝之后,刨出的土覆蓋在前一行種瓣。播種之后覆蓋土層厚度需適宜,并輕輕壓實,灌溉足量水。栽種深度需合理,深度過深出苗時間較晚,假莖較長,根系吸水肥飽和,蒜頭生長發育遭到擠壓無法形成膨大。深度淺則可能發生“跳瓣”情況,幼苗期間根系存在缺水現象,發育情況不良,越冬使其則會發生凍傷死亡現象。為避免發生年后雜草爭水爭肥現象,在澆水滲水后,噴施專用除草劑;為了保溫保濕,可在噴施除草劑后,覆蓋地膜于土壤上層,出苗時需破膜放苗。
2、田間管理
(1)追肥
幼苗生長階段主要在退母期利用蒜瓣中的營養,因為根系吸水肥效果不足,防止脫肥發生葉尖變黃情況,在年后要及時追肥,追肥需使用速效肥,追肥通常次數不宜過多,分二次追肥即可,包括返青肥、蒜頭膨大肥。
(2)水分管理
齊苗期,通常播種一周時間就能達到齊苗。如果土壤干燥,進行灌水,促進幼苗生長。
幼苗前期,幼苗期成為大蒜營養器官開始逐漸分化與形成的重要階段。齊苗之后緊接著為幼苗生長前期,以為齊苗之后進行灌水處理,以及降水的影響,需對灌水進行有效管控,重視秋雨過后田間的排水管理。
幼苗中后期,越冬之前直至退母結束。該時期極端時間漫長,同樣是大蒜營養生長的關鍵時期。越冬之前部分預期平均降雨量逐漸降低,土壤干燥,需進行適當的灌水處理。越冬之后溫度明顯升高,幼苗逐漸快速生長,需及時采取灌水處理,加快蒜葉生長,假莖變大變粗。
抽薹期,蒜苗分化產生的葉片完全展出,葉片面積達到最大,根系生長至最大,蒜薹快速生長,需要水肥量的施加達到最大。“現尾”之后需采取不間斷澆水,直至收薹之前一定時間方可停止此操作,便于貯運。
蒜頭膨大期,蒜薹完成采收之后,需停止澆水確保蒜頭快速膨大與重量增加。采收蒜頭之前,一定時間之前開始停止進行澆水,對長勢進行有效控制,加快葉部存在的同化物質轉移至蒜頭部分。
(3)中耕除草
在播種到覆膜之前階段使用除草劑,主要使用乙草胺、二甲戊樂靈、乙氧氟草醚等,對大部分雜草,如薺菜、米蒿、婆婆納、牛繁縷等效果明顯。
3、采收
(1)采收蒜薹
通常蒜薹抽出葉鞘,出現甩彎情況,是采收蒜薹的重要階段。采收蒜薹時間的先后對于品質與整體產量產生較大影響。
采收方式需結合實際情況,以采收完好品質蒜薹為主,若葉鞘發緊,為確保產量,可將假莖進行剖開或是劃破,不過此種操作植株較易出現枯死情況,蒜頭產量明顯降低,出現散瓣問題。以采收完好品質蒜頭為主,采薹階段需確保假莖不受損壞,為蒜頭生長提供可靠保障。采薹階段通常使用左手位于固定位置折斷假莖,右手將蒜薹快速抽出。此方式盡管蒜薹產量明顯不足,不過假莖受損情況明顯較強,植株能夠處于直立狀態,有助于蒜頭的膨大發育。
(2)采收蒜頭
采收蒜薹之后一定時間內需進行蒜頭采收,適宜條件為:葉片大部門出現干枯,上部位置葉片出現褪色,葉尖出現干枯現象,產生下垂情況,假莖較為柔軟,蒜頭發育良好。采收提前,蒜頭較嫩,存在充足水分,組織未完全充滿,貯藏之后則會出現干癟;采收延后,蒜頭產生散頭情況,拔蒜容易導致蒜瓣發生散落,商品機制無法保證。起蒜之后運至現場,后排蒜葉搭接前排頭位置,晾曬秧部分,不晾曬頭部分,避免蒜頭受損。期間不斷翻動,莖葉干燥之后去除假莖和須狀根系,而后進行包裝貯藏于干燥通風處。
(作者單位:272200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