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芳
前置,是在生本教育方法論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教育方法,它是實現“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重要教學策略。前置學習,又稱前置小研究或前置作業,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現形式。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前置內容、前置策略和前置時間的選擇,關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聯系,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在此,以《埃及的金字塔》一課為例,談談說明文前置策略的設計。
一、明確目標,讓前置學習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應立足學科要求,將前置學習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向學生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一是通過課前前置,了解埃及金字塔的相關知識;二是通過課中前置,體會說明文的語言表達、說明順序、說明內容和謀篇布局的特點,并能將這些特點運用到實際寫作中;三是通過課后延展,閱讀與之相關的說明文,增強對埃及金字塔的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二、課前前置,讓學習成為饒有興趣的期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本教育下的前置性學習是在目標指導下的自主學習,它在傳統預習的基礎上拓展了學習內容,更具科學性和趣味性。學生不僅要通讀課文,提前理解生字詞,還要進行延伸閱讀,為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
巍峨高大、奇特壯觀的埃及金字塔,在黃沙之中已矗立了5000多年,留給人們太多的驚訝與驚嘆,如龐大的數量、“金”字形狀、巧合的數據等。在遠離現代工業文明的年代,古埃及人又是如何建造金字塔的呢?所有這些,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期待。
三、課中前置,讓學習成為自主發展的過程
1.依托小組,創設前置學習的生態環境
小組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前置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合作精神。每個小組由一位組長負責任務分配,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同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互相幫助,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營造前置學習的生態環境。
五年級學生對常用說明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可提出《埃及的金字塔》的前置學習任務:讀一讀,體會胡夫金字塔的特點;想一想,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體會其表達效果。在前置學習生態環境中,學生們通過交流充分感受到了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2.比較追問,滲透前置學習的體會感悟
前置要求學生在教師“教”之前,能夠在一定的場域中提前思考和體悟。因此,教師應盡最大努力創設這樣的場域。
在教學《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時,教師可先出示以下文字。
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再適時追問,鼓勵學生通過比較發現:這篇說明文使用一些熟悉的參照物進行比較,將抽象的數字具體化,將陌生的事物變熟悉,使之更加形象、直觀、生動。由于對比是確定事物同異關系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因此,這樣的前置場域體現了生動性說明文的語言特點,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主動生成,使學生學會了整體觀察、比較的閱讀方法。
3.遷移運用,促成前置學習的主動實踐
葉圣陶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學生要會舉一反三,練成作文和閱讀的熟練技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是遷移。
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將金字塔宏偉的氣勢、精巧的特點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呢?在此,可通過動畫演示來完成。當文字轉化為直觀的圖像時,學生們了解到文章從整體到局部的介紹順序,并及時進行言語遷移訓練,主動習得。教學中,可給獅身人面像做如下排序。
(1)一只耳朵就有二米多長。
(2)面部寬五米,頭戴皇冠,額上刻著圣蛇浮雕。
(3)高21米,長57米。
(4)獅身人面像距胡夫金字塔約350米。
(5)形狀奇特:頭像為法老像,身體為獅子的形狀。
鼓勵學生與自己熟悉的事物進行對照,使其介紹更有趣味、更形象。
從金字塔到獅身人面像,就內容選擇來說,是一種近遷移;就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的遷移來說,是指向“學習本質”的遷移;就遷移中運用的觀察、排序、補充這些策略來說,是在前置學習基礎上的順勢而為。
4.思辨碰撞,拓展前置學習的思維深度
前置學習,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更廣闊的空間探究具有思考價值又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保證了課堂上的交流更具深度與廣度,促使學生從不同側面對問題進行再認識和再思考。同時,學生通過對他人的觀點進行思考與辯證性的否定,能產生新的認知沖突與認同,從而自覺地對自我認知系統進行修正和補充,促進思維的深入發展。教學時,教師可出示以下文字。
地外文明的杰作:有人把神秘的金字塔與神秘莫測的外星人聯系起來,他們認為,在幾千年前,人類不可能有建造它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有。
這些推測是課前前置學習的成果,使埃及金字塔更具有神秘感,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那么,為什么不選擇這些推測作為課文的內容呢?接著,教師出示課文結構小標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各小組在激烈的辯論中相互補充,同時也明白了寫作要根據表達的主題進行內容的取舍。這樣的思辨,拓展了前置學習的思維深度。
四、課后延展,讓前置學習轉換為語文閱讀能力
通過課前、課中的前置學習,學生不僅了解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精巧和建造方法,而且還掌握了生動性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合適的說明方法能讓表達效果更顯著、用語更準確、表述更有序,但內容取舍必須得當。最后,鼓勵學生從這四個方面閱讀說明文《秦兵馬傭》《金字塔神秘與真實》《金字塔未解之謎》,可使課前、課中、課后的前置學習相互聯系起來,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總之,前置能夠使教師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施教,讓教學順應學生的學習愿望、學習基礎、發展需求和成長規律,繼而從傳統的“教”轉變為有效的“學”。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