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萍
1、水稻作物中后期田間管理措施的基本概述
從某方面來講,水稻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近年來在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和城市化、工業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其種植質量和種植效率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而經大量調研數據分析可知,田間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對水稻的整體種植效益具有直接影響。
所謂的“田間管理”其實簡單來講,就是在水稻種植和生長過程中,勞作者根據水稻的生育規律和特點,采取促控技術和保護措施,以此來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一種現代化手段,據調查水稻前期屬于營養生長期,管理任務較為簡單,即主要就是確保秧苗成活,使之迅速返青,免遭病蟲草害;確保分蘗數和計劃穗數,達到有效莖數指標。從目前來看,位于東經130°23′24〞-131°5′30〞,北緯44°57′12〞-45°28′55〞的黑龍省江密山市,是我國著名的水稻種植基地,由此其種植產量和種植品質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故而加強對水稻作物中后期管理的重視也成為了當地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的核心發展方向。
①秧苗的處理
從目前來看,在水稻育苗過程中,為從根本上提高糧食作物的生長率,密山市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在育苗時都會在每穴中播撒較多的種子,而這種勞作方式雖然保障出苗率,但卻導致后期在成長過程中,幼苗之間的通風性、透光性較差,極大地提高了病變的發生,降低了糧食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對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益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故而為在當前高速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滿足人們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在進行田間管理的過程中,勞作者需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在插秧后的缺苗和多苗問題進行有效處理,以保證全苗亦或是防止因植株過密而導致糧食作物減產情況的發生,此外在進行拔草處理是,勞作者需盡量采取人工除草的方式,以此來保障糧食作物的安全性。
②壟溝深松增溫蹲苗,實現增溫保墑
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由于密山市地處中緯度亞洲大陸東岸,黑龍江省東南部,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春季易干旱多大風,夏熱短促雨水集中,秋季寒潮降溫,常有凍害發生,冬季寒冷漫長且干燥,故此為從根本上實現防寒增溫蓄水保墑效果,為水稻的生長創造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在田間管理過程中,勞作者可采取推廣多齒深松犁,分層壟溝深松、增溫蹲苗的管理方式,以此來保障糧食作物的產量。
③科學施肥,避免早衰現象的發生
作為糧食作物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肥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條糧食作業產量,以此來滿足當下人們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但與此同時,這并非表示在水稻種植過程中肥料施用的越多越有效,據調查,當肥料使用過多是,往往會導致土壤板結問題的發生,進而對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故此科學施加肥料,避免早衰問題的發生是現階段基層產業機構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從目前來看,在進行肥料的施用過程中,肥料施用不足亦或是肥料施用過量,從某方面來講都會對植物的生長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過少導致糧食作物的營養無法得到充分滿足,而肥料施用過量卻也會增加土壤鹽漬化的發生,故而為避免上述問題,在水稻生長的整個生育期,采取“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提高稻米質量,保證安全成熟,除此之外在進行水稻的施肥過程中,對于中晚熟品種而言,勞作者更不應該施加過量的氮肥,要盡可能施用硫酸銨等速效氮肥。
2、水稻作物中后期灌溉策略措施的基本概述
目前來看,伴隨人們環保理念的不斷增強,為貫徹落實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政策,在進行水稻田管理過程中,采取“淺、濕、干”的間歇節水灌溉技術,成為現階段水稻作物的主要灌溉方式,究其原因是因為這種灌溉技術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降低了耗水量,同時還極大地節省了勞作者的勞動力,為農戶其它產業操作創造了良好的機會,進而顯著地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益。
通常來講,在進行灌溉的過程中,排水設備工作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尤其是密山市每年的夏熱短促雨水集中,故而倘若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未能將苗床內的水及時排除,則會對水稻的整體發展帶來一定影響,進而極大地降低了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給企業的整體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此外井灌地塊進行灌溉過程中,可通過采取表層水進田、高射拋水、延長水渠、輪換加寬水口、晝曬夜灌的方式,以加快水稻生育進程,避免貪青晚熟現象的發生。
總而言之,伴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量與日俱增,而密山市作為我國重要的水稻糧食種植基地,其種植質量和種植效率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而從相關調查可知,在水稻種植和生長期間,田間管理和灌溉技術對于糧食作物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影響,故此提高對田間管理的重視,應用先進的灌溉技術成為了現階段密山市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的核心種植發展方向。
(作者單位:158321黑龍江省密山市楊木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