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珍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市場對牛奶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使得奶牛養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奶牛養殖的原材料成本,這給奶牛養殖的經濟效益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導致奶牛養殖的經濟效益得不到明顯的提升。除此之外,奶牛的養殖技術以及奶牛的繁殖技術等方面也會給奶牛養殖效益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要想提升奶牛養殖的效益,需要全面、深入的分析制約奶牛養殖效益的因素,并積極探尋應對措施,提升奶牛養殖的經濟效益。
1、制約奶牛養殖效益的主要因素
(1)奶牛飼養觀念方面的問題
在奶牛的飼養過程中,一些養殖戶缺乏對疫病防治的重視,沒能充分的認識到疫病防治的重要性,并且在疫病發生時所采用的治療措施也缺乏科學性。在奶牛的養殖過程中,應始終秉持著“防重于治”的觀念,但很多養殖戶并沒形成正確的養殖理念,在養殖過程中不注重疫病的防治工作,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奶牛的患病幾率,一旦奶牛患上疫病,不僅會影響牛奶的產量,而且會影響到牛奶的品質,進而給奶牛的養殖效益帶來不利影響。除此之外,一旦奶牛染上疫病,養殖戶往往會不計代價的進行治療,盲目用藥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不僅不利于疫病的治療,而且會造成大量的藥物浪費,進而增加奶牛養殖的成本,降低奶牛養殖的效益。盲目用藥還會造成大量的藥物殘留,這會給牛奶的品質帶來不利影響,甚至會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與此同時,由于奶牛的價格比較昂貴,這使得養殖戶不舍得淘汰那些年齡較高,并且產奶能力較弱的奶牛,但這部分奶牛的產奶量較低,這也會影響到奶牛的養殖效益。
(2)飼養環境存在的問題
在奶牛養殖過程中,部分養殖戶由于缺乏養殖方面的知識,不能科學選擇養殖場所,并且還會存在養殖場布局不合理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到養殖場的利用率,而且養殖場布局不合理還會增加疫病的發生幾率。而且養殖場內的環境較差,養殖場內的土質比較松軟,再加之排水系統不完善,會導致養殖場內比較泥濘,長時間處于泥濘的環境中,會增加奶牛四肢的患病幾率。除此之外,奶牛的養殖,需要具備相對比較清潔的環境,但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養殖場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清潔,導致養殖場內的環境衛生較差,這給病原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進而導致奶牛患病幾率的增加。
2、提升奶牛養殖效益的措施
(1)轉變飼養觀念
要先提升奶牛養殖的效益,首先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飼養觀念,在奶牛養殖過程中加強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注重提升奶牛的產奶量和繁殖能力。在奶牛的養殖過程中,應注重加強管理,注重養殖場的清潔,做好養殖場的清潔消毒工作,確保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完善養殖場的排水措施,保持養殖場的干燥與清潔,避免滋生大量的病原菌,降低奶牛疫病的發生幾率。除此之外,還應注重加強牛群的保健工作,要定期對奶牛進行驅蟲工作以及修蹄工作,這樣能夠有效降低奶牛四肢發病的幾率,并且可以控制病原的傳播媒介,為奶牛的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環境,保障牛奶的產量和牛奶的品質,進而增加奶牛養殖的收益。
(2)科學選址合理布局
在奶牛養殖過程中,養殖戶應注重科學選擇養殖場地,并且要對養殖場進行合理的布局。在養殖場地的選擇過程中,應盡量選擇將養殖場建設在地勢相對較高的地區,并且應靠近水源。除此之外,還應著重考慮養殖場地的交通狀況,并且要將養殖場建設在遠離屠宰場以及居民區的地方。就養殖場的合理布局而言,需要在養殖場中建立隔離區、管理區、生產區以及生活區,要注重把控各個區域之間的距離。要在養殖場中建立起完善的排污管道與排水管道等,使養殖場具備完善的排水系統。要注重對養殖場的日常維護,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時清理養殖場的污染物,確保養殖場的環境整潔。通過科學的選址以及合理的布局才能夠為奶牛創造健康的生長環境條件,進而提升牛奶的產量和品質。
(3)合理搭配日糧
由于奶牛屬于反芻動物,因此在奶牛的養殖過程中不能對其飼喂精料,應以青綠飼料以及青干草為主,并配合飼喂精料。奶牛養殖過程中,飼料方面的費用是主要成本,通常都會占到奶牛養殖總成本的70%左右,因此,為提升奶牛養殖的效益,需要不斷優化日糧配方,降低精料成本。通常情況下,每頭奶牛每天的精料飼喂量應不高于10千克,這樣可以降低奶牛養殖成本,提升奶牛養殖效益。但奶牛飼料的配方不能一成不變,需要結合奶牛的生長狀況對精料的比例進行科學調控,確保奶牛的生長能夠得到充分的養分供應,進而保障牛奶的產量。針對奶牛的飼喂,還應結合奶牛的干乳期以及泌乳其等不同時期進行科學飼喂。在奶牛的干乳期,對其飼喂應以禾本科干草為主,每日飼喂精料3千克左右,每日飼喂青貯7千克左右。在此過程中,還需要結合粗飼料的質量情況來合理調整精料的飼喂量,既要保障奶牛的健康,也要注重防治奶牛過肥。在奶牛產前15-20天左右需要逐漸增加精料的飼喂量,最后達到每天飼喂精料7千克左右,直至奶牛產犢。在奶牛產犢7天之后開始逐漸增加精料的思維量,每天可以增加0.5千克左右的精料。另外,在奶牛產后,也要對粗料進行調整,應主要飼喂豆科牧草。在泌乳后期,奶牛的產奶量會逐漸降低,此時需要根據奶牛的產奶量來調整精料的飼喂量。
綜上所述,在奶牛的養殖過程中,制約奶牛養殖收益的因素較多,為提升奶牛養殖的收益,需要全面、深入的分析各種制約因素,并在奶牛的養殖過程中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提升奶牛養殖的收益。
(作者單位:021500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畜牧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