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學
1、安徽省太湖縣現代新型農業特性的基本概述
為滿足當前人們對于糧食作物的基本需求,國家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主管部門,通過采取各項津貼政策,以期在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基礎上,為我國特色現代化新型農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但從目前來看,由于區域人口、土地資源、自然條件等諸多要素的不同,各地現代化農業建設和發展也存在較大差異,其中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區南緣的太湖縣,由于隸屬皖西南丘陵低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在進行新型農業體系的構建過程中,相較于其它區域而言各項構建因素也存在顯著不同,但總體而言,現階段新型農業的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機械化、市場化、集約化和商品化四個方面。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農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其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各區域的國民收入水平、自然條件以及技術等要素的不同,使得現代農業的建設與發展也存在諸多差異,為此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會議中,國家基層產業機構和主管部門依據當前我國農業的發展現狀,提出了區別于西方國家的新型農業發展體系,從某方面而言,其表現出了三方面的顯著特色,即:農業土地公有制體制、農業商品價格的市場主導和政府調節以及國家頂層設計。太湖,古稱左縣、晉熙,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是安慶市下轄縣,全縣氣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水田土壤肥沃,旱地種植多樣性,林地多、水域廣闊,因此在進行新型農業發展過程中,糧、林果、菜、魚等農產品是其主要的發展方向。
2、現代農機化的發展現狀和優化處理策略
作為衡量新型農業建設的重要標準,農業機械化作業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有效地提高產業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與此同時在推動農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也發揮了顯著優勢,從目前來看,自零四年國家購機補貼政策實施以來,雖然太湖縣的農機化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農機化管理體制、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顯著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建設體系仍存在諸多不合理地方,對于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為此要想從根本上滿足現階段人們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進一步提高農機化的作業能力,一方面太湖縣基層產業機構需依據當下我國農業發展特點,并從自身發展規律出發,探究其適宜的切入點、關聯點和增長點,從而為企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而另一方面由于現階段農機裝備結構也不盡合理,結構性矛盾突出問題較為顯著,為從在進行新型農業建設過程中,對農機裝備進行革新也是十分必要的。
3、農機化技術在現代新型農業應用中的基本概述
①加大對三大工程項目的投入力度
從某方面來講,農機化建設與發展在一定程度與政府機構的扶持力度有著直接聯系,為此在當前現代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為進一步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加大對農業領域的扶持力度,加緊完善農機補貼惠農工程項目、農機裝備示范工程項目及優質稻全程機械化示范工程項目是推進農機化體系建設和完善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具體來講在當前人們對于糧食作物需求量不斷增長以及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的時代背景下,為從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提高區域農機化整體建設水平是極為必要的,為此一方面國家基層產業機構需在國農農機購機補貼的政策下,加大農機作業補貼力度,形成多層次、多方位的財政支持格局,從而降低太湖縣農民的購機壓力,激發其購機欲望,而另一方面當地基層產業機構還需根據太湖縣的農業示范區項目以及生態農業循環體系的需要,引進適合當地農業生產的各種先進機械,從而為中國特色產業規模化、效益化生產奠定良好基礎的同時,為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創造了良好條件。
②引進和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
在當前農業生產過程中,包括機械化技術、設施農業及設施生態養殖技術在內四大重點技術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對產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影響,故此為滿足當前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依據當前農民對農業生產設備的需求,引進和推廣當地所需的農機化技術和農業機械設備,是現階段提高農業整體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和根本保障,換言之在后期的日常實踐科研過程中,科研工作者需以現代新型農業建設為核心、以生產環節和技術環節為基本點,加快對農業機械設備的研發和制造,從而在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的基礎上,為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此外作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四大重要基礎技術,加快對機械化技術、設施農業及設施生態養殖技術、環保生態型農機化技術以及其它優勢農林產品生產加工技術的革新和完善,也是構建農業機械示范基地的核心作業途徑。
綜上所述,在當前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為滿足現階段農民對糧食作物的基本需求,加快農機化建設是現代新型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故此在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為從根本上保障農機化的可持續發展加大對農業領域的扶持力度、引進和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是現階段基層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作者單位:246490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北中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