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永 陳永軍 龍彥蓉 王興宇 邱琳
受非洲豬瘟的影響,草食牲畜畜產品價格持續攀升,紅河州能繁母畜存欄下降導致生產能力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肉牛、肉羊養殖技術要求相對較低,而養殖效益較好且穩定,適合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本文根據紅河州資源現狀和相關數據,論述了發展草牧業的重要性、必要性,并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和發展對策。
1、發展草牧業的現實背景
①紅河州飼草資源豐富,為發展草牧業提供可靠保障
一是草山面積大。紅河州山區面積占94%,草山草坡較為廣闊,紅河州天然草原總面積有草原464.59萬畝、有草地資源55.88萬畝,農田種草54.83萬畝;二是草地牧草品種豐富,可食性牧草比重較大。其中以禾本科、豆科、菊科、莎草科為主。三是水熱條件好,牧草產量高。由于我州屬立體氣候,海拔在76.4—3074之間,光、熱、水條件較好,青草期長,根據監測,各類草場畝均毛產草為585千克,有效畝均產草量為312千克;四是農作物副產物豐富。2018年全州農作物種植面積388萬畝,主要農作物秸稈總產量313.55萬噸,其中:玉米秸稈產量160.48萬噸,稻草產量120.36萬噸,小麥秸稈產量7.31萬噸,蠶豆秸稈產量2.25萬噸,甘蔗稍葉23.15萬噸,青貯飼料122.47萬噸,氨化飼料41.62萬噸。
②國家對草牧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
國家連續出臺支持草牧業發展的政策,表達了對草牧業的關注和發展草牧業的決心。2012年啟動振興奶業苜蓿產業發展行動;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養殖業發展項目、退牧還草、退耕還草、“糧改飼”、草牧業發展轉型升級等項目,2019年國家實施農牧民補助獎勵政策;另外,中央連連為發展草牧業頻頻發出強烈的信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報告強調要唱好“林草戲”,農業部已經組織相關機構編制全國草食畜牧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年,云南省農業廳制定“云南省山地牧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9年云南省把肉牛產業取代煙草作為七大重點發展產業。
2、支持草牧業發展的必要性
①是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需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牛羊肉奶以綠色、健康、安全的牛肉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親睞,消費結構的改變為草食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市場需要前景廣闊。
②是畜牧業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草業的發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草牧業的比重是衡量傳統畜牧業和現代畜牧業的指標。傳統農業的兩大主導產業,一是以糧食為主的種植業,另一個是以豬為主的畜牧業,這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成為歷史。我國的豬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個很高的程度,但仍然處于西方國家20世紀40年代的傳統農業階段,在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種植業以人工牧草為主。人工牧草的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60%以上,把人工牧草稱為“上帝賜給人類的綠色黃金”,是“通往現代農業的橋梁”。
③是我州產業結構調整,挖掘我州畜牧經濟發展的的需要
我州是集少數民族聚居、邊疆、山區為一體的民族自治州,現有耕地388.3萬畝,人均只有1畝,低于全省l.1畝和全國l.3畝水平,而且由于經濟作物、果木面積逐年加大,恢復生態退耕還林、退耕還草以及城鎮建設,耕地面積還在逐漸減少,這嚴重制約著我州的糧食生產,養豬為主的耗糧畜牧業發展空間越來越小。調整產業結構,發揮我州草山飼料的優勢,發展草牧業是緩解我州人畜爭糧的有效途徑,發展草牧業已勢在必行。
3、發展草牧業的建議
①支持種草養畜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紅河州土質,水利、交通條件好的土地大多數用于種植玉米、稻谷、蔬菜或水果等作物,條件差的地方才用于種植牧草,影響了牧草的產量,也降低了種草的經濟效益。建議在農戶種草集中地區,政府加大基礎實施建設的投入,真正發揮牧草的優勢。
②提高農田種草補助標準
種植牧草屬于“營養體農業”,種植農作物屬于“籽實農業”,種植牧草的蛋白質產量是種植糧食作物的4~6倍,生物產量差別巨大。積極推廣農田種草是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有效措施。推廣糧草輪作、間作和套種,比如種植紫花苜蓿、一年生黑麥草、光葉紫花苕、燕麥、箭舌豌豆等優質牧草,并給與不低于種植玉米、烤煙等其他農作物的補助,擴大“糧改飼”項目實施縣,提高農戶種草養畜的積極性。
③加快草場改良步伐
紅河州草場基本上都是天然草場,存在著有毒有害雜草多、草種單一、適口性差、營養價值低等問題,放牧效果差,天然草地約15畝承載1個羊單位,改良草地1畝承載1個羊單位。建議加快草場改良的步伐,尤其是對放牧草場,對草場有毒有害雜草的清理、套種優質牧草、封育、補播、灌溉、施肥、修牧道、劃區輪牧等措施,改良草場牧草品質、提高有效產草量、從而增加畜產品品質和產量。
④加大對本地優質牧草的培育與保護
本地品種是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優勝劣汰留下來的品種、證明是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并且有些是牛羊比較喜歡吃、品質好的牧草,紅河州如黃茅草、馬唐草、木豆等草都是很好的牧草,有一些牧草是有潛力成為優質牧草的本地草。我們利用這些牧草成本低、種植風險小。建議組織力量對這些牧草進行研究,對其保護、利用、培育等,像保護畜禽資源一樣保護本地優質牧草品種,為草牧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⑤加強草牧業專業隊伍建設。國家越來越重視草牧業的發展,草牧業的發展需要對草牧業的技術、基礎理論進行研究,建設草牧業專業隊伍很有必要,云南省大部分地州州級和縣市級都增設了草山飼料監督管理站,專門負責草原工作。紅河州的草原工作只是由紅河州州級和縣市級畜牧技術推廣站負責,好多同志身兼數職,對草牧業的研究不深不透,影響了草牧業的工作質量。建議州縣級組建一支研究草牧業的技術隊伍,專門研究草場管理、退化草地改良、草種生產、牧草種植管理利用、牧草疾病防治、牧草新品種的選育、草原監測、草原執法等工作、為草牧業的發展形成科技支撐和政策法規支持,努力開創草牧業發展新局面。
(作者單位:661100云南省紅河州畜牧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