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森
小隴山林區位于甘肅省的東南部,林區的面積很大,全區的總面積大約有1243.05萬畝,是甘肅省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也是生物物種的基因庫,生物資源豐富。植物的種類很多,其中蕨類植物有93種(包含變種、變型)、裸子植物有49種(其中有4個變種)、被子植物有1687種。野生動物、珍奇動物也很多,大約有300多種。同時,小隴山林區也是長江、黃河上游的生態屏障,對水資源的保護起著重要作用。1998年,小隴山林區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簡稱天保工程),有效的保護了林區資源,尤其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對森林資源的監測、開發利用多種資源等方面有很大的成績。但是,天保工程是一個長期的、龐大的、系統的工程,其在實施過程中會設計到很多部門、很多方面,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對確保天保工程的順利進行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天保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①管理體制有待完善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一直以來實行的是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體制,這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對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影響。當林場的木材產出量多,價格高,經濟收益好的時候,林場的運轉正常。但是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公益林的面積逐漸增大,有一些國有林場的運行就有些問題,收益少,經費少,職工工資發的少,職工的醫療、養老保險等得不到保障,職工工作就沒有積極性,就會導致林場的生產停滯,生態建設也會受到影響,社會的穩定性也會收到威脅。
②經營機制有待健全
隨著社會體制的發展,林場的經營模式也要變革,目前林場采用的是森林分類經營模式,這對于建立健全林業生態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非常有利,但是要確保這種經營模式的實施就需要有政策、法規作為保障。目前,林場雖然采用了分類經營的模式,但分類不明確,比較模糊,運行機制也不完善,如對于新造的公益林來說,營造投入的比例相對較多,撫育、保護、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就比較少;已經營造好的公益林,就只重視管護方面的投入,而忽視了撫育、管理方面的投入;對于商品林來說,就過于強調經濟效益,對營林發展沒有完整的計劃,導致生產和采伐脫節,不利于商品林的持續發展;還有公益林和商品林管理混亂,不利于林區的發展。
③經營管護不到位
由于受到投入資金的制約,天保工程只能保障管護的費用。為了天保工程各個環節的順利開展以及節省經費,領導常常根據林場的職工人數確定管護的面積,這就影響了管護的效果。如有的林場管護面積大,而且代管林場和施業區距離又較遠,山路崎嶇,交通工具、基礎設施等不健全,這就造成職工勞動量大,管護效果差。還有的林區內,林農混雜,對于森林的經營和管護非常不利。
④經營、撫育措施相對落后
人工林的經營措施不到位,栽種的品種單一,結構單一,在建設中沒有注重經濟價值高、抗性強、生長快的優良鄉土闊葉樹種的栽種,導致林木的分化非常嚴重,生長速度慢,經濟效益低。天然次生林的不合理利用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多代萌生現象多,林分密度相對較大,造成生長在底層的樹苗很容易枯死,失去了利用的價值。森林病蟲害、火災的發生,對森林的經營也造成很大的威脅,降低林場的經濟效益。
2、解決措施
在實施天保工程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為確保天保工程的實效就需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①實行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做好補償機制
各個林場要根據自己林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森林分類經營方案,進行分類管理,科學經營。生態公益林在管理過程中,資金以政府投入為主,管理要嚴格。商品林、用材林在經營過程中,要利用好市場競爭機制,充分放開,吸收社會資金,來促進林場經濟的發展。集體林區,要允許土地經營者適度的采伐,提高他們營林的收入和積極性。
要做好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就要保障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對實施天保工程過程中,經濟利益受到影響的一方可以適當進行補償,這樣不僅可以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也更好的保護了天然林資源。
②提高天然林區的自我發展能力
天保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如果僅靠國家的補償很難使林區的經濟得到提升,也就限制了天然林區的發展。天然林區要利用好國家給予的扶持政策,根據天然林區的特色發展第三產業,增加經濟收入。
③加大科技投入
積極和科研部門如甘肅農業大學林學院、園藝學院,甘肅農業科學院等開展合作,在育苗、移栽、防治病蟲害等方面進行技術攻關,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定期組織職工進行培訓,提高營林、撫育技術。實施天保工程,不僅要加大天然林的保護力度,還要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大資金投入,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提高林業產業的科技含量。
④加強管護,落實責任,自查自糾
要完善天然林管護制度,確定重點區域,分區管護,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目標責任考核制。根據天然林保護實施方案、修復計劃、管護責任協議等,逐級細化落實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天然林的保護和修復任務的完成。嚴禁將天然林地占用和作為其他的用途。為了加強天保工程的質量,單位還要進行自查自糾,及時發現問題,并落實整改。
⑤完善法律法規,依法治林
進一步完善天然林保護立法工作,讓法律和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我國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森林法》、《天然林保護條例》,規范人們的行為,依法治林。同時要向群眾做好宣傳工作,讓他們懂法知法,提高法制觀念,自覺保護自然資源。
總之,為了做好對天然林的保護工作,天保工程的實施,促進了小隴山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實施天保工程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出解決措施,對于小隴山林區的健康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單位:741020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觀音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