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鳳縣位于寶雞市西南部,東部與太白縣相連,西部與甘肅省毗鄰,南部與劉壩縣勉縣交錯,北部與寶雞縣,渭濱區相鄰,具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鳳縣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屬于半溫潤山地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1.3度,平均降雨量在634毫米。由于該地區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之地,是主要的交通運輸樞紐,貨物運輸頻繁。由于境內山川河谷縱橫分布,地形特征多樣,差異性大,適合發展花椒、蘋果、玉米、蔬菜、中草藥、養殖業,具有多種特色產業。隨著現代農業的大力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大眾普遍關心的熱點焦點社會問題。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過程中,通過深入貫徹國家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構建完善的安全監測監管體系,嚴把農產品生產關,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在增加農民群眾收入的同時,促進農業生產結構升級轉型,提高農業生產質量。
1、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主要影響因素
①小農思想和標準化生產之間存在的矛盾。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農產品生產加工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就需要嚴格按照各種操作規程和操作規范生產。但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小規模生產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單打獨斗的重要模式難以實現標準化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各種問題存在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過關。
②正規農產品生產技術和質量安全之間的矛盾。很多農民群眾在發展重要養殖產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小農思想,一直沿用傳統經驗式的生產模式。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農藥化肥不合理使用,灌溉技術嚴重落后,使得農作物的藥物殘留不斷增加,耕地質量逐漸變差,水資源嚴重浪費。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不合理灌溉,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增加農作物產量,長時間進行,勢必會影響到農產品生產的安全性。另外,不合理的農產品生產模式給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地下水土壤大氣和農產品污染嚴重。不合理使用農藥,使得多種病蟲害的耐藥性不斷增強,多種藥物的使用效果變差,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逐步陷入到越使用農藥,收成越差的惡性循環。傳統種養技術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③農業生態環境對農業標準化建設產生的影響。農民群眾在發展農業產業過程中,除了傳統技術落后對農產品質安全造成影響之外,鄉村周圍的工業三廢,生活污水不合理利用,不合理排放,導致農業灌溉用水水質下降遭受到嚴重污染,灌溉用水中各種有毒氧化物質顯著超標,這些被污染的灌溉用水,進入農田之后,通過根系的吸收作用,不斷在農作物體內積累,導致各種有毒有害物質積累量超標,在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還會威脅消費者身心健康。
2、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辦法
標準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是一個十分復雜且系統的工程要想構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首先應該建立統一權威的農業生產標準,并以此為基礎,完善農業和養殖業生產過程中各項管理體系,通過構建積極有效的保障措施,解決體系在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多種問題,并以系統理論為出發點,突出各個體系在建設過程中的工作重心,協調好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
標準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體系,在建設過程中首先應該考慮整個體系建設的競爭性,構建完善的農業生產體系,要想達到這要求,一是要推進優勢農產品科學布局,著力解決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生產同質化的問題。二是要加強標準化的農業生產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地區優勢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以我縣較為明顯的平木高山蔬菜示范點和黃牛鋪無公害食用菌、雙石鋪優質大紅袍花椒示范點為抓手,覆蓋推廣,在每個生產區域抓特色,抓優勢,推廣標準化生產。三是要盡快實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有效解決小農思想和農業標準化生產之間的問題。四要嚴格規范與農業相關投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重點做好技術服務和技術跟蹤工作,保障農民群眾能夠科學用藥,科學施肥,合理利用水資源。
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方面,一是要建立以產品認證為重點,產品認證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為主要類別,實施品牌戰略,品牌是農產品信譽的標志,對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是還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體系和預警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等長效、穩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系統,提高預防和控制能力。
三是構建定期監測制度。通過開展定期的例行監測,能夠保證由于市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也是履行農業部門職能的一個主要體現。健全檢測機構、完善檢測手段,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向基層延伸,目前,已在全縣九個鎮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落實1-2名專業監測人員,負責轄區內生產基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確保農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各項準入制度能夠嚴格落實。另外還應該重視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發布工作,構建統一化的信息發布渠道和官方披露渠道,保證整個信息發布的規范化制度化。
四是建立追溯體系。以農村地區的農業合作組織和標準化生產基地為出發點,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建立生產者產品準入,產品質量信譽等各種制度,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的完善。通過進一步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統,保障農產品在生產、加工、包裝等各個環節都能做到有據可依,得到有效的監督管理。建成集“管、防、控”于一體的面向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生產基地、消費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監管平臺。以合作社為實施主體,建成32家合作社檢測追溯平臺,建立完善各項追溯運行管理制度,加強生產檔案管理,開展技術培訓及宣傳,完成追溯系統硬件和配套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和運行全縣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流通市、從基地到進入場前全程質量追溯。結合我縣實際,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發布信息、開設專欄,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積極配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營造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721700陜西省寶雞市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