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平
宕昌縣理川鎮蔡家村位于鎮政府西部2km、距離縣城42km處,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村。蔡家村轄4個村民小組236戶1024人,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4戶287人,貧困發生率為28.03%;2018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脫貧5戶17人,貧困發生率為1.66%,已實現整村貧困退出。蔡家村有勞動力633人,低保戶91戶182人,五保戶6戶6人,黨員34人,公益性崗位人員21人。蔡家村內最南邊現有蔡家寺1座,占地總面積約1畝,寺內現有正殿土木瓦房1座3間,僧房土木瓦房1座3間,大門1座,周邊圍墻總長120米。蔡家寺重建于清朝光緒中期,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據說是宕昌縣現存僅有的1座古寺。蔡家村氣候干燥,年平均降雨量215mm、氣溫5.5℃、無霜期132天,海拔2168m。蔡家村總面積4.76km2,耕地面積1697畝,人均耕地面積1.66畝,退耕還林面積353.9畝,林地面積961.2畝,無草原面積。蔡家村經濟來源主要為中藥材種植、漿水梨和外出務工,有著得天獨厚的漿水梨生長條件,并且盛產當歸、黃芪、羌活、黨參、柴胡、紅芪等多種中藥材,糧食作物主要是馬鈴薯、蠶豆等。蔡家村人杰地靈,村莊內果樹眾多,春天花香四溢,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瓜果飄香,冬天安靜祥和,這里物產豐富,中藥材種植面積廣闊,品質優良,這里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民風淳樸,是遠近文明的美麗村莊。
一、近期建設現狀
1、產業現狀
蔡家村立足中藥材主導產業,盛產當歸、黃芪、羌活、黨參、柴胡、紅芪等多種中藥材,動員村民不斷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正處于傳統種植向標準化種植過度階段。蔡家村有農民專業合作社6個,其中2018年先后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3個,養殖業(主要養牛、養豬、養雞等)正處于起步階段。蔡家村的漿水梨、石頭梨遠近聞名,現已逐漸成為農民增收的一項產業。
2、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蔡家村2017年村內新建護村河堤1.6km,維修自來水入戶工程231戶,安裝太陽能路燈85盞,村內道路、巷道已硬化,無集中垃圾池(箱),庭院硬化182戶,圍墻建設88戶,廁所建設122戶。2018年完成C級危房改造4戶,實施異地搬遷3戶,整修田間道路4條13km。
3、公共事業現狀
蔡家村建有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磚混平房1座5間,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院子已硬化。建有綜合性文化廣場1處、文化舞臺1個,豐富了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提升了群眾的文化素質,保障了村民集會、學習、娛樂有場所。無標準化村級衛生室,村內主干道大部分路段路面有所損壞且無排水溝(渠),易造成路面積水積雪。
二、近期脫貧措施
1、幫扶措施
蔡家村有駐村幫扶工作隊1個,幫扶隊員3人,幫扶單位是宕昌縣水務局,14名干部職工幫扶5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名鄉鎮駐村干部幫扶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干部人均幫扶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做到了幫扶責任全覆蓋、“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全方位。
2、經濟發展
蔡家村依托中藥材主導產業,進一步推廣科技化、標準化種植,形成一定種植規模。充分發揮村“兩委”牽頭領辦的宕昌縣理川鎮蔡家村富興特色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龍頭企業等的帶動作用,逐步實現中藥材的“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體系,建立健全產業到戶到人的精準扶持機制,建成一批脫貧帶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貧困人口勞動技能得到提升,切實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加經營性、財產性收入。同時,進一步加強產業“十條路”獎勵扶持辦法等獎補政策的宣傳力度,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及“宕昌模式”的成功典型經驗等,號召廣大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力發展穩定增收產業。
3、基礎設施
蔡家村逐步向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積極匯報爭取項目,修建2~3座村內跨蔡家河便民橋,維修村內主干道1條1.8km,新建村內沿蔡家河道路2條1.2km,新建(加固維修)護地河堤0.6km,新建村內集中垃圾池(箱)4個,進一步整修完善田間道路,爭取早日實施人居環境提升項目等。力爭到2020年實現道路交通暢通便利,村容村貌整潔,村內環境優美,逐步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努力奮斗。
4、公共事業
蔡家村逐步向上級有關部門銜接匯報改善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辦公場地緊缺的局面,新建村級衛生室1座,繼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力爭今后實現“兩費”的參保率達到100%,真正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保障體系,義務教育階段無輟學學生。同時,不斷完善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動態管理制度,實現“應保盡保、應進則進、應退則退”的動態管理機制。
(作者單位:748500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