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梅
據統計,隨著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未來十年將有60%的職場人面臨失業的危險,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我們以及我們的后代如何才能在未來社會生存下去?一些教育理念超前的家長已經意識到,各類文化知識無法滿足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孩子們更需要的是一種創新精神,一種依據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一言以蔽之,有中國特色的創客教育所要培養的人才,已不僅僅是能夠把創意轉化成實體作品(物質產品)的創造者,而且還應該是能夠把創新的思想、理論、方法轉化為精神產品的創造者。
創客教育并不是一種具有顯性教育體制、學科課程內容的教育,它體現的是一種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強調在創造中學習,或基于創造的學習,認為這是學習者真正需要的學習方式;特別關注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張創客教育的實施方式和基于項目的學習,要以一個特定的任務為中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倡導通過協作、交流與共享深化對知識的意義建構。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所理解的創客教育也有所不同。西方學者心目中的創客教育,是要把青少年培養成能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與方法,把創意轉化成實體作品的創客人才;而我國學者則強調,創客教育繼承了創新教育的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目標,是要把青少年培養成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了倡導與實施具有中國特色的創客教育,應當從培養與落實創新人才必須具有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質入手,去努力探索。
事實上,在當前大力倡導與推進創客教育的過程中,我國學者沒有讓創客教育理念停留在西方價值觀所限定的水平上,而是將其加以擴展,特別是與我國多年以前就已倡導的創新教育理念聯系起來,這絕不只是部分學者的個別觀點,而是代表了我國學術界有識之士的共識。
創新人才與創客人才雖只一字之差,其含義卻大不相同。創新人才是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質的人才。創新意識是具有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作出貢獻的遠大理想、為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進行創造發明的強烈愿望;創新思維是指能形成有創新意義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或產品設計的一種高級復雜認知能力;創新能力則是指具有把上述創新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或產品設計轉化為有價值的、前所未有的精神產品或物質產品的實踐能力。在上述三方面素質中,最核心的是創新思維。
創新意識主要解決“為什么要創新和為誰創新”,即創新的動力問題。顯然,創新意識要通過長期的、堅持不懈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培養才能樹立。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則解決“如何創新”的問題。創新思維解決如何形成創新的思想、理論、方法及創新的設計;創新能力則解決如何把創新的思想、理論、方法及設計轉化為實際的精神產品或物質產品。可見,創新意識是實現創造發明的目標與動力,對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與此同時,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又必須要有創新思維作基礎。離開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將成為不切實際的空談;離開創新思維,精神產品或物質產品的創造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謂的創新能力也不過是事倍而功半的傻干,甚至是徒勞無功的蠻干。從這個意義上講,創新思維又是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及前提條件。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應該抓住他們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從小培養他們專注思考、善于動腦、動手實踐的良好品質,重點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多年來,由于國內外學術界對創新思維的本質、結構、組成要素,尤其是對其心理加工機制、加工環節及加工過程缺乏基于腦科學與神經生理機制的深入研究,迄今為止,不僅在一般群眾中,乃至在國內外哲學界、心理學界、教育學界,對于創新思維都普遍存在片面甚至錯誤的認識。歸納起來,這些不當認識有五個方面:(1)把發散思維等同于創新思維;(2)把直覺思維混同于形象思維,否認直覺思維也是人類的基本思維形式;(3)片面夸大邏輯思維的作用,把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對立起來;(4)片面夸大形象思維的作用,并錯誤地認為發展右腦就是發展創新思維;(5)忽視辯證思維在創新思維孕育與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上述關于創新思維的片面乃至錯誤認識,若不盡快予以批判、清除,將會成為培養廣大青少年創新思維的極大障礙。
創新思維共有六個組成要素,由于其中第六要素“橫縱思維”是要為高難度復雜問題的解決(促進靈感或頓悟的形成)直接提供心理加工策略,但要有思維復雜性理論的支撐才便于理解,所以,就一般中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而言,這一要素可暫不考慮。下面,筆者僅就其余五要素的培養加以簡要介紹。
要素1:關于發散思維的培養。其要點是同中求異,正向求反,多向輻射。
要素2:關于直覺思維的培養。其要點是大處著眼,總攬全局,鼓勵猜測,只抓事物之間的關系,而不考慮事物的具體屬性,并將知識結構化、圖表化。
要素3:關于形象思維的培養。其要點是仔細觀察,積累表象,啟發聯想,大膽想象,弄清聯想和想象之間、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不要孤立地培養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而要用與邏輯思維相結合的觀點來培養這三種思維。
要素4:關于邏輯思維的培養。其要點是重視綜合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的培養。
要素5:關于辯證思維的培養。要點是重視調查研究,實事求是,要特別關注“二分法”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上的運用——要看到不利條件下的有利因素,錯誤結論中也可能包含某種合理成分。
有中國特色的創客教育旨在打造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的雙重創造者,因此,在將創客教育與現有教育體系融為一體的過程中,創客教育研究者不僅要對中小學的自然科學與藝術類課程教學提出新要求,還要對人文與社科類課程教學提出全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