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企業均快速發展,各類企業的運營規模與營業范圍都得到了擴充,企業在實現自身利潤的同時也加劇了資產管理的難度。所以,如何實現恰當的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率,如何實現公司利潤最大化是各企業均要注意的一點。但大部分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沒有做到資源利用最大化和財務管理框架的完整,這些都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本文將對如何解決相關問題,提出合理意見,優化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框架。本文將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提出完善財務管理框架的建議,實現中小企業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1)中小企業概念闡述
根據我國中國2011年6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規定各行業劃型標準為:農、林、牧、漁業營業收入2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工業:從業人員1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4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建筑業:營業收入800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8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等其他不一一列舉了。在美國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的企業為中小企業;其他國家組織也根據不同行業有不同劃分。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中曾提出:小企業是社會就業的主要承擔者,是國家稅收的重要提供者,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越來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堅實基礎。
(2)中小企業現狀及財務管理的特點
以民營企業為例,目前我國每年新生15萬家民營企業,消亡10萬家,有60%的民營企業在5年內破產,有85%的在10年內倒閉,平均壽命只有2.9年。致其運營不下去的主要原因都是企業財務運營管理不善。這同時就是民營企業的特點,只在意運營本身,不在意財務運營與管理。雖中小企業因其本身規模受限,成本受控,只能首先為生存與發展,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銷售與生產。而且中小企業的投資主體多為個人,其管理決策權常是很集中,且獲取資金的渠道有限,幾乎沒有外部融資與投資項目,所以其財務杠桿存在特殊性。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混亂,決策權單一且對財務管理認識不足
中小企業的管理與決策權一般多為個人,其經營權和所有權蓋度集中,企業經營者就是所有者,企業缺乏監督審計機構。企業管理和控制的程序不符合現代化企業的要求,管理意識薄弱。管理權的集中,造成財務工作的相關管理人員的權利就不能完全釋放,無法把財務管理工作推行下去。且財務管理工作等需要各方面的相關支持,但因管理權集中,各項管理工作都無法繼續經營。
(2)融資渠道有限,資金運營緊張
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貸款是持謹慎態度的,一般需要人或物的擔保才發能貸款,而這就造成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無法取得充足的銀行貸款來融資。而其他外部融資對中那個小型企業最友好的就是社會性融資或內部融資了。所以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狹隘,造成中小企業的資金鏈緊張,對公司運營與投資會造成不利影響。
(3)內部控制制度缺失,缺乏風險評估系統
中小企業大多的組織架構設置簡單,不能很好的發揮內部控制作用。有些企業雖設置了內部控制制度,但由于人員組織結構或內部環境等其他條件因素的限制,這些內控制度如同虛設,財務人員綜合素質低下,不能有效發揮財務控制作用。而這樣就造成中小型企業無法預測風險、把控風險,沒有配備風險評估機制就無法對風險及時作出風險應對方案,當企業遭遇危機時,會對企業造成強有力的沖擊。
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改善建議
(1)營造良好的財務內部控制環境和監督體制
增強企業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是首要的,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管理者的對公司管理的理念應及時更新。在管理過程中,企業管理者要積極調動員工的進取心和責任心,培養員工的優秀職業道德。創造員工積極參與內部控制建設的良好氛圍。完善企業管理體制。企業要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企業章程,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明確各管理機構的資格和職責,形成相互制衡的機制。中小企業還應考慮行業的性質、企業戰略發展的規劃、企業經營規模的大小、經營管理目標等因素,依據精簡高效、合理配置的原則設置公司內部組織結構,明確各方的責任和權力。建立適合本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確保企業的經營目標;建立嚴格的會計監督制度,防止會計人員出現弄虛作假、舞弊等違法行為。
(2)建立構建財務風險評估系統
中小企業一般都缺乏強烈的風險意識,比如應收賬款的壞賬,社會經濟市場的波動等,為了防止發生這種現象對企業的影響過大,企業應核算資金成本以提高資金的周轉率,并完善組織結構框架,隨時關注分析市場的動態。建議將企業所經營的業務活動劃分為3-5個等級,對最重要的業務活動執行最全面的預算管理,隨時關注業務活動的發展方向與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最及時的應對措施。
(3)拓展企業信息與溝通平臺
日前,互聯網的信息功能與傳播應用等功能已觸及我們工作與生活的每個角落,而將互聯網這種功能與企業的財務信息與內部控制管理結合在一起,然后應用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建立適合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系統。再將財務內部控制與業務流程信息化,統一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對資源進行統籌化規劃,建立企業資源共享平臺,使信息公開透明化,達到公平公正,提高財務內控體系建設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中小企業應配備一定的信息設備,包括通訊設備、計算機、網絡和財務軟件等。同時,企業要通過對員工進行培訓、采取獎懲措施、定期會議等形式,明確員工的職責與目標。
作者簡介:董翌(1995-),女,漢族,內蒙古人,本科,單位:沈陽理工大學,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