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了一種新的經營模式—產融結合。通過與諸如銀行等金融業建立關系,獲取更多的信息并拓寬了融資渠道。產融結合對于提升企業經營績效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存在信息效應和決策效應,上市公司參股銀行能夠顯著緩解其融資約束狀況。本研究豐富了產融結合、參股銀行及融資約束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產融結合;融資約束;參股銀行
一、引言
銀企結合是各國產融結合的最主要形式之一。由于我國法律禁止商業銀行投資非金融企業,我國的銀企結合主要體現為非金融企業參股商業銀行。近年來,中央政府積極鼓勵非金融企業參股商業銀行,銀企結合現象日益普遍。2005年底,我國參股銀行的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為240余家,約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17%,到2013年底,參股銀行的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已達470余家,約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18%。此前已有眾多研究發現,由于我國金融市場不完善,企業的融資約束問題較為普遍。從理論上講,企業通過參股銀行可以進一步加深銀企關系,獲取融資便利,從而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
二、參股銀行緩解企業融資約束的作用機制
(1)信息效應
信息不對稱是融資約束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一個假設信息完全對稱的無摩擦金融市場中,企業只需要根據潛在投資項目的預期凈現值進行投資決策,當投資資金短缺時可以立即以市場均衡的資金成本獲取外部融資,此時投資決策與融資決策無關。然而在一個充斥著信息不對稱和代理問題的現實市場環境中,企業在進行外部融資時將面臨逆向選擇問題,從而增加外部融資成本,導致正常投資受到抑制,即所謂融資約束問題。企業通過與銀行建立正式的股權聯系,有助于拓寬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提高信息交流的及時性,從而降低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緩解企業融資約束。企業參股銀行不僅有助于減少逆向選擇問題,還將有助于減少締約后的道德風險問題。銀行為防止放貸后企業的道德風險問題,通常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用于監督企業的貸款資金運用以及監控其信貸風險。企業參股銀行后,銀企之間信息交流的加強將極大節約銀行貸后監督成本,而這種成本節約將由企業與銀行共享。這將有利于增強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的意愿,降低銀行信貸利率,從而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此外,企業還能通過參股銀行向外界傳遞積極信號,增強其在信貸市場中的聲譽,并且關系銀行可為其提供隱性擔保,增強其信用評級。
(2)決策效應
當企業持有銀行股權達到一定比例時,企業可以派人員進入銀行董事會擔任董事。這些董事可以直接對銀行信貸決策施加影響,從而使企業更容易獲得關聯貸款。[12A3]理論界對于關聯貸款存在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關聯貸款是控股股東掏空銀行的手段;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由于銀行對股東更了解,信息不對稱程度更低,所以關聯貸款的條件更為優惠。雖然第一種觀點認為關聯貸款有損銀行小股東利益,但事實上兩種觀點都認為關聯貸款對持有銀行股權的企業而言始終是有利的。我國法律對關聯貸款并沒有禁止性規定,中國銀監會2004年頒布的《商業銀行與內部人和股東關聯交易管理辦法》對關聯貸款發放進行了一定規范,包括要求銀行不得向關聯方發放無擔保貸款、對一個關聯方的授信余額不得超過商業銀行資本凈額的10%等。只要滿足相關制度要求,銀行可以自由地向股東發放關聯貸款。關聯貸款在我國金融市場上非常普遍,據統計,2005—2009年我國境內各商業銀行的關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比例的平均值為1.76%,最大值高達17.99%。上市公司參股銀行有助于緩解其融資約束,在控制了其他因素情況下,參股銀行的上市公司相對于未參股銀行的上市公司融資約束程度更低。
三、啟示與建議
政府應積極推動企業產融結合,同時積極防范產融結合風險。近年來,在中央政府相關部委的鼓勵與支持下,我國企業產融結合的步伐明顯提速,不僅體現在產業資本進軍銀行業,還包括產業資本向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領域的滲入。產融結合的實質是將外部資本市場內化為內部資本市場,以降低交易過程的信息不對稱及交易費用,發揮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協同效應。本文僅是針對產融結合的融資協同效應展開了研究,而實際上,產融結合還將對企業集團的商業模式創新、治理機制創新等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傅艷.產融結合之路通往何方一中國產業與金融結合的有效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支燕,吳河北.動態競爭環境下的產融結合動因——基于競爭優勢內生論的視角.會計研究,201l(11):72.77
[3]藺元.我國上市公司產融結合效果分析——基于參股非上市金融機構視角的實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10(5):153.160
[4]姚德權,王帥,羅長青,黃學軍.產融結合型上市公司運營效率評價的實證研究.中國軟科學,2011(3):140.148
[5]沈紅波,寇宏,張川.金融發展、融資約束與企業投資的實證研究.中國工業經濟,2010(6):55.64
作者簡介:暢崤夙(1995年-)女,漢族,山西省運城市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公司財務與國有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