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影 楊玲
摘要 分析了當前張家口崇禮區蔬菜設施栽培的基本情況和基礎設施開發情況,指出了當前蔬菜設施栽培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大型連棟溫室軟件滯后、配套的栽培技術匱乏、土地鹽堿化問題不能根治、設施農業開發不夠、蔬菜設施栽培規模有限等。針對這些問題,從溫室軟件的優化、栽培技術的提高到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化的加強等方面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 蔬菜;設施栽培;張家口崇禮區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09-026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9.072
Abstract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facilities in Chongli District of Zhangjiakou were analyzed.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urrent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 facilities were pointed out, such as the lag of largescale multispan greenhouse software, the lack of support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he inability to cure the problem of land salinization, the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and the limited cultivation scale of vegetable facilities.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from the optimization of greenhouse software, the improvement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scale.
Key words Vegetables;Facility cultivation;Chongli District of Zhangjiakou
20世紀60年代以來,玻璃溫室、塑料大棚等設施栽培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張家口市“菜籃子工程”建設正在穩步健康的發展,基本實現了菜田布局的轉移任務、菜田的設施建設,通過調整市場需求的品種結構來滿足市民的需要。然而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環保意識的加強以及對蔬菜設施栽培的新要求、新挑戰,張家口市蔬菜設施栽培面臨困境,以此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張家口市蔬菜設施栽培上溫室軟件滯后,缺乏配套的栽培技術,農業研究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建立高層次的栽培規模和開發系統還處于初級階段。
田吉林等[1]綜述了國內外無土栽培基質的研究與利用現狀,就基質研究利用的前景進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基質研究的目標和關鍵技術。
宋仁平等[2]對國內外果樹設施栽培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綜述,并對目前果樹設施栽培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張廣楠[3]介紹了我國無土栽培的主要方法以及無土栽培技術的種類及特點,分析了無土栽培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并對其研究利用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李亞敏等[4]分析了國內外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指出了目前我國設施農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并提出未來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明確設施農業的發展。
張英等[5]簡要地分析了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我國設施農業今后應采取的相應對策,為我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提供理論依據。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安全意識逐漸加強,對蔬菜設施栽培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筆者通過對蔬菜設施栽培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研究和深度挖掘,發現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并就此展開討論,提出建議,以期對張家口崇禮區蔬菜設施栽培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和推動作用。
1 張家口崇禮區蔬菜栽培現狀
1.1 張家口崇禮區蔬菜設施栽培概況
我國設施栽培主要有塑料中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地膜覆蓋、玻璃溫室等。目前我國蔬菜設施栽培發展逐漸增強,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日益縮小。20世紀80年代以來設施蔬菜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南方蔬菜設施栽培也逐漸發展迅速。尤其是張家口崇禮區,大力推廣塑料拱棚及遮陽網,克服了夏季育苗困難的問題。蔬菜設施栽培整體的發展也促使溫室產業和無土栽培產業的發展,對進一步推進節能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中共張家口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張家口市“菜籃子工程”建設正在穩步、茁壯地發展成長。菜籃子工程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一是較好地完成了菜田布局的轉移任務;二是加強了宏觀調控,引導菜區按照市場進行調劑分配;三是抓好了產銷集合,較好地滿足了廣大市民的需要。
1996年張家口市從荷蘭和以色列共引進15 hm2 蔬菜溫室,有部分為荷蘭的鋼架結構玻璃溫室,分設于張家口東海蔬菜示范基地和崇禮區孫三橋現代化農業開發區。引進的設施具有以下設備:通風系統、加熱系統、空氣循環系統、屋頂噴灑系統、灌溉計算機控制系統等。通過這些先進設備就可以根據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階段需求的生產發育條件,對蔬菜生長需要的環境進行自動調控,從而種植出適用無限生長的品種。從種植規模到生產總值,崇禮區孫三橋現代化農業發展區整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基本上可以滿足崇禮區無公害蔬菜的需要。然而由于張家口5個蔬菜溫室生產基地發展不平衡,導致溫室蔬菜設施栽培整體上還處于需要完善和發展。
目前張家口崇禮區無土栽培規模已取得較大規模的擴展。無土栽培的品種不斷增多,如生菜、醬菜、絲瓜、香蔥等一系列品種。無土栽培的形式也存在多樣,如深液流栽培、營養液膜栽培、槽培、袋培等。
1.2 張家口崇禮區農業設施開發概況
溫室方面,張家口溫室發展經歷了塑料大棚、連棟溫室、智能溫室3個發展階段,取得了迅速增長。溫室產業是設施農業的重要載體,設施農業是通過一定的農業設施,在局部范圍改善或創造環境氣象因素,為作物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
從溫室產品結構看,目前發展的幾類溫室各有特點。塑料薄膜大棚結構簡單,造價低,制造容易,生產方便。連棟塑料溫室,結構復雜,在高度等方面比大棚要高,面積大,投入較高。塑料薄膜大棚和連棟塑料溫室由于均采用塑料薄膜作為覆蓋物,造成了較大的不足。
玻璃溫室雖然一次性投入高,但一般配置齊全,透光率較高,抗老化能力強,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較高的透光率。此外,玻璃溫室密封性能較好,無冷凝水滴漏,而且一般都有冷凝水回收裝置,維護保養費用較低。
張家口溫室結構正在向節能型目標發展,節能溫室是近期溫室業發展的趨勢和潮流。節約能源正成為人類發展的共識。張家口溫室控制技術已日趨成熟,溫室環境調控的重點逐漸轉移,主要包括溫度、CO2以及光照的調節與控制等,逐漸向發達國家靠近。
崇禮區孫三橋現代化農業開發區一直在使用一種無土栽培的專用裝置,該無土栽培裝置能很好地調節了根際固體、氣體、液體三相的平衡,解決了無土栽培中根際供液和供氧的矛盾,并且裝置底部的營養液層在一定時間內能持續供給植株充足的營養和水分,使植株能健壯生長,是一種新型的無土栽培新系統。該裝置由于單元小,容易移動,能提早育苗,提前定植,有利于搶季節,提高冬春季棚室時空利用率,節約能耗,提早上市10~30 d,增產30%~50%,經濟效益顯著;該裝置比常規栽培節省1/3基質,基質產后處理和再利用比較方便;營養液可以循環利用,較常規無土栽培節約肥水30%;營養液不外滲,顯著降低室內相對濕度和地表濕度,有效地降低病害的發生率。該系統根系環境顯著優于常規基質培,適于南北方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和連棟溫室的甜瓜、番茄、黃瓜、辣椒等果菜栽培,技術先進,效果良好,投入比較低、實用性強,推廣應用價值高[6]。
2 張家口崇禮區蔬菜設施栽培存在的問題
2.1 大型連棟溫室軟件滯后
大型連棟溫室整體鋪設面積比普通的溫室要大,土地利用率高,溫度分布也比較均勻且變化平緩,便于規模化管理,但其通風性不好,整體棚內空氣溫度較大,抗風抗壓能力強,但遮蔽嚴重、采光不如單棟大棚。連棟大棚鋪設、建造和維修難度大,防風雪困難,因而投入成本較高,以生產優質高效的蔬菜產品為主,然而相比外國而言,我國能源價格昂貴,投入高,國內蔬菜價格又普遍較低,因而如何實現在保證低能耗、低投入的基礎上生產優質高效的蔬菜產品就成為現在大棚產業發展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連棟大棚內通風性、采光度等方面條件苛刻,因而對于在其內生長的蔬菜品種需要具有優質高效的防自然災害的特點和能力。而我國的蔬菜品種普遍抗逆能力較差,一旦連棟大棚發生大的異動或者遭遇自然災害,后果將不可想象。因而培育能較強適應大型連棟溫室環境的蔬菜品種就顯得至關重要。
由于連棟大棚面積較大,密封性較強,一旦發生蟲害,后果將非常嚴重,會導致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大棚溫室與自然環境是有所不同的,其病蟲害具有特有的特點:有些害蟲沒有越冬越夏而發生滯育或者難以越冬的情況;一些次生害蟲或潛在害蟲成為設施栽培的主要病蟲害;長時間在一個地方耕作,病源易囤積等。因而做好連棟大棚的病蟲害防御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
2.2 配套的栽培技術匱乏
由于蔬菜產業結構的調整,各地農村大面積種植蔬菜產品,加之外來蔬菜進入張家口崇禮區市場,給崇禮區蔬菜市場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在成本價高、蔬菜價格較低的情況下,為保證本地蔬菜產品的競爭優勢,就需要大力依靠配套的蔬菜栽培技術進行改良。
目前配套的蔬菜栽培技術主要是溫室大棚和無土栽培。溫室大棚需要改進的技術在“2.1”已經提過了,這里主要討論無土栽培技術上的問題。
無土栽培的方法主要是把蔬菜融入配制而成的營養液中進行培植,因而又稱營養液培植法或者水培法。
水培法在技術面臨的首要難題就是營養液培植基質的來源、處理和消毒。因而目前應用基質種類較多,來源又不同,理化性質不一致,使用時需要進行嚴格的配比、比對、消毒,否則就相當于“輸在了起跑線上”,以后培育的蔬菜也不會是優質、高效、健康的產品。而后期基質的處理和消毒也是相當麻煩和重要的,因而營養基質的選取和后期培養維護是需要首先解決的技術難題。
同樣的,蟲害的防治也是無土栽培應該解決的技術難題。因為水培法中營養液循環流動,病菌傳播速度快,一旦被感染就可能面臨大面積檢查甚至絕收的危險。因此,必須加快對營養液設備的消毒和有效防治藥物的研制。
2.3 土地鹽堿化問題不能根治
蔬菜溫室栽培會導致大棚肥料的積聚,由于水分的蒸發使大量的鹽分積累,從而使土地趨向鹽漬化,這將很不利于大棚蔬菜的培育和生長,并且土壤的鹽漬化會導致有鹽水域向淡水區域移動,從而引起海水入侵的情況。張家口水位較高,鹽漬化情況更加嚴重,這將很不利于生態養殖的要求,更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
2.4 設施農業開發仍需加強
由于我國現代設置栽培起步較晚,總體水平不高。無論在設施設備還是栽培管理技術上,都沒有量化的標準和成套的技術,不能很好地適應溫室的設計,不符合農業現代化的要求,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機械種植上,我國的設施農業還沒有形成規模化,多以小農個體經濟為主,整體的生產效益較低。我國的設施技術方面還存在操作不靈便、漏耕嚴重、生產力低的情況。在蔬菜的栽培管理上也存在很多問題,如田間布局不合理,棚型結構有待改進,保溫增效、透光通風性不好,往往對大棚內蔬菜生長及病蟲害防治產生不利的影響。張家口無土栽培設施還沒形成規范,仍有許多諸如滴灌設施、循環設施、水處理設施等需要改進。由于設施蔬菜成本較高而外觀上基本上沒有差異,如何向優質優價、高層次消費市場方向發展也是設施農業開發的一個重要問題[7]。
2.5 蔬菜設施栽培規模不夠
張家口的蔬菜設施栽培規模整體上以張北縣、崇禮區、萬全區、康保縣為主,而崇禮區主要是在孫三橋農業開發區種植廣泛,其他地區多以農業個體戶為主,分散且規模化不大,整體發展規模不夠,亟需改善。
3 針對崇禮區蔬菜栽培問題的對策
3.1 加強連棟溫室的軟件優化
加強連棟溫室的軟件優化首先要節省能耗,實現低成本、低投入、高成效的目的,生產出優質高效的蔬菜產品,增加蔬菜產業競爭力。進一步發展技能省工技術,充分利用資源、省工節本是張家口蔬菜設施栽培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目前張家口崇禮區主要利用秸稈、動物排泄物、可降解垃圾等有機物漚制有機肥,即可發展有機性基質,又培育、改良了土壤,為種植優質高效蔬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培育抗逆性強,對低溫、不正常環境有很好的抵御能力的新品種,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良連棟溫室的軟件,為蔬菜產品的正常成活、優質高效的蔬菜的產出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2 完善栽培技術
提高張家口崇禮區蔬菜生產的裝備水平,對缺乏基礎設施的地方進行改善,如大型網室配置緩沖門,普及滴灌及微噴技術的改革,建立與張家口氣候環境和栽培水平相適應的不同檔次的設施,以充分發揮設施的效益。完善設施裝備的同時,要注重與實施配套的栽培技術的示范和推廣應用,根據市場的發展、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針對不同的設施類型及栽培方法,從源頭上保證蔬菜的安全、優質生產[8]。
3.3 重視在產量、質量和環保上的設施栽培應用
由于在蔬菜設施栽培的過程中,大量使用有機肥導致出現的土壤鹽漬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因此在以后的生產中要特別注重蔬菜生產環境的保護,否則就會造成既影響蔬菜的產量又使蔬菜質量下降的情況。因而改善現有的施肥方式是很必要的,例如采取配方施肥,在進行施肥之前先進性區域性的土壤元素檢測,根據不同區域肥力的需求進行分別配方,實現土壤整體元素的平衡;再一種就是加強無土栽培技術的發展,實現土壤鹽漬化的根治。
3.4 深入設施農業開發,與計算機產業協調發展
設施農業的開發不僅是在蔬菜栽培上,更重要的是蔬菜栽培技術的推廣。由于現在蔬菜設施栽培還處于分散型、不成熟、無規模型發展階段,整體設施栽培技術不夠完善,缺乏一個整體的技術傳播和教授系統,即栽培管理專家系統。這一系統可以與計算機產業結合,在網上形成一個專門進行技術傳播、解疑答惑、系統分析的平臺,使技術能夠更快、更廣、更好地被每一個蔬菜設施栽培人員所用,更好地提高蔬菜設施栽培的競爭力。
3.5 擴大蔬菜設施栽培規模
擴大蔬菜設施栽培的規模是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整體趨勢,機械化的出現、大型設備的使用需要在大規模種植中發揮其高效、節能的特點。小規模、分散的種植,對于機械化的使用不能發揮其高效的特點,反而會降低其生產力,而靠人工進行培植費時、費力且細節方面容易出現紕漏,不利于優質高效產出。因而擴大蔬菜設施栽培規模是很必要的,可以創建更多的如孫三橋農業開發區這樣的基地進行集中生產,獲取規模效益。
參考文獻
[1] 田吉林,汪寅虎.設施無土栽培基質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與展望(綜述)[J].上海農業學報,2010,16(4):87-92.
[2] 宋仁平,毛永民,申蓮英,等.果樹設施栽培研究進展[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3,26(Z1):79-82.
[3] 張廣楠.無土栽培技術研究的現狀與發展前景[J].甘肅農業科技,2014(2):6-8.
[4] 李亞敏,商慶芳,田豐存,等.我國設施農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河北農業科學,2007,11(4):120-121,124.
[5] 張英,徐曉紅,田子玉.我國設施農業的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8(12):83-84,86.
[6] 唐云,季金妹,季金弟.市郊蔬菜專業合作社運營模式探討:以上海爽快專業合作社為例[J].上海蔬菜,2011(5):2-4.
[7] 吳寒冰,汪潔,高遠喜.淺議來滬菜農專業合作社的管理模式:記上海敬亭蔬菜專業合作社[J].上海蔬菜,2009(4):4-6.
[8] 趙明.穩定蔬菜生產發展、保障市場供應的政策建議:基于上海、江蘇兩地蔬菜生產的調研[J].中國蔬菜,20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