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萍
摘要:本文從一個采編實踐人員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在公共圖書館持續轉型的時代框架,閱讀推廣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采編人員更加應當以閱讀為杠桿,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以適應時代變遷和專業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圖書館? ?采編人員? ?閱讀? ?服務能力
1949 年《公共圖書館宣言》指出,公共圖書館“必須將關注點置于下列重要活動,展覽、書目、討論會、講演、課程、電影和個人閱讀指導等”,“必須激勵閱讀興趣,不斷通過精心策劃的公共關系項目宣傳推廣圖書館服務”。但直至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了“世界讀書日”又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閱讀推廣才開始發展,成為全球公共圖書館發展變革與服務創新的著眼點。
一、閱讀推廣活動全面展開展,跨區域、定主題,吸引多方讀者參與
閱讀,是個人成長和完善的必要環節。文獻中所包含的“社會的知識”通過“閱讀”轉移為“個人的知識”[1]。
公眾的閱讀水平,決定民族的文明發展水平和精神境界。在全民閱讀,閱讀推廣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能夠保障文獻信息資源的供給,天然具備促進全民閱讀的優勢,圖書館員天然就是閱讀推廣者。近年來,閱讀推廣升級成為業界熱門話題,多種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在各公共圖書館如火如荼的展開。
安徽省圖書館在2018年度就舉辦各類讀者活動668場次,日均1.83場。其中“長三角地區閱讀馬拉松大賽”和“夜燈下的圖書館探尋之旅”成為閱讀推廣活動的亮點。
9月15日,由上海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和閱讀馬拉松組委會共同主辦,長三角地區四省市21家公共圖書館聯合承辦的“2018長三角地區閱讀馬拉松大賽”,在江浙滬皖四省同時開賽,參賽總人數達1700人。安徽賽區共設安徽省圖書館和合肥市圖書館兩個賽點共220名選手(從報名的700余人中隨機抽出),這次閱讀推廣活動不僅引爆了安徽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平平臺,也吸引了安徽商報、安徽經視、安徽音樂廣播等各大媒體的關注與持續跟進報道。閱讀比賽中,參賽者需在6小時內讀完一本新書。
二、采編部門為閱讀推廣活動內容提供持續更新的資源與服務
閱讀推廣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國民閱讀興趣,提升國民素養。閱讀推廣活動的方案策劃總是要落實到閱讀的實踐中。閱讀推廣活動的內容天然與書籍有關,與文獻資源緊密相連。每一次的閱讀推廣活動,安徽省圖書館采編部門都在幕后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持與服務,及時問詢供應商,采購活動所需的紙本文獻。圖書到館后,又為了適應閱讀推廣的活動時間,從初加工、數據編目審校、貼書標到電子標簽轉換,整個部門都暫時擱置正常流轉工作,經常加班加點以便圖書能及時流轉到閱讀推廣活動策劃部門。從源頭保障閱讀推廣活動所需圖書。采編部門總是主動從每一次閱讀推廣活動的方案中挖掘需要提供的服務內容,及時上架需要和可能需要的圖書。
在公共圖書館轉型、圖書館采編業務不斷外包的背景下,采編部門的職能有所轉變。隨著公共圖書館的轉型發展和閱讀推廣的形式的不斷創新,公共圖書館服務各類讀者形式的多樣化,采編人員的業務能力的提升空間和提升維度也在發生著變化。
三、采編部門服務閱讀推廣的效能和采編人員的的閱讀與服務能力提升與緊密相關
信息資源的持續建設與內容的揭示與挖掘在現代的圖書館的實際操作中,仍然需要采編部門的基本業務支撐。采編部門在傳統的以紙本文獻為核心資源的圖書館中,是圖書館的基礎業務核心所在。隨著時代的發展,采編的工作內容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不再局限于紙本文獻的采訪與MARC數據編目,更要主動適應時代需要,服務閱讀推廣,服務信息咨詢,服務讀者活動需求,服務深層側的知識挖掘。正如安徽省圖書館的服務宗旨“服務第一,讀者至上”。
四、公共圖書館采編人員的狹義“閱讀”為基本服務能力提供支點
信息社會不斷發展,公共圖書館轉型已經是業界的共識。從傳統圖書館到復合型圖書館,再到數字圖書館,圖書館的方方面面的轉型都離不開文獻資源的組織和建設。能夠采訪到優良的文獻資源,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圖書館服務尤其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閱讀推廣服務建設優質的館藏文獻資源,提供信息資源保障,離不開采編人員扎實的采訪與編目能力。
采編業務外包日趨盛行,安徽省圖書館也是安徽省僅存的自行編目的公共圖書館,既是全國聯合編目中心的分中心,也是安徽省文獻資源保障中心。近三年每年采訪的圖書量大約在12萬冊,復本率為2左右。采編部人員要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有效率的完成6萬種左右圖書的采訪、分類、編目,需要有扎實的“閱讀”功底和功力,閱讀對于圖書館員來說,是必備的環節。
從筆者自身的經歷出發,采訪亦或是編目,由于工作性質和業務要求所在,在日常的工作中,每日確實要“閱讀”大量的圖書。閱讀的內容,也正如大眾對采編部門工作的了解,包含圖書的題名頁、版權頁、封面、封底、內容提要或目錄、前言后序,和正文內容(通讀,非細讀)等。工作性質要求編目人員高效精準標引,準確分類與速讀提取摘要。決定了工作時間內我們沒有時間去細致體味每種圖書的內容。每一位能夠在有限的現采時間區間內準確且迅速甄別圖書品類與館藏所需復本量的采訪員,每一位在有限的時間區間內熟練利用主題標引與分類標引原則與規范進行文獻數據信息提取編目的編目員,都是采編部寶貴的人力資源。只有高品質的采訪和編目,讀者需要的圖書也即我們常說的優質圖書才可以及時到館,到館后利用率和被訪率才能提高。
五、公共圖書館采編人員的廣義“閱讀”促進服務能力提升
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只有通過可拓展可持續的“閱讀”,才能提升采編人員的服務能力,更好的適應閱讀推廣環境,從而適應公共圖書館的不斷轉型升級。能夠接觸到第一手文獻資源的采編人員的內涵和素養,也顯得更加重要。無論是面向讀者,還是面向信息索取者,都應當預備一定儲備的知識量。若是要實現為“使讀者有其書,書有其讀者”這個理想目標服務的愿景,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么采編人員需要怎樣的閱讀呢?
(一)專業閱讀,夯實基礎,提升業務能力
采編工作是使用機器的,不是機械的。采編人員使用手持數據采集器和計算機完成工作,除去業務上和同事同行的交流,大部分時間需要自己獨立完成工作,與被訪文獻親密接觸。要坐的住冷板凳,愛上圖書,不斷閱讀,加強對省圖書館編目工作內容和意義的認識,了解采訪和編目的新動向新變化,不斷豐富館藏文獻資源,使館藏文獻資源的內容和形式得到盡可能大程度的揭示和標引。
阮岡納贊的圖書館館學五定律的第一條就指出:“書是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
采訪和編目后的文獻信息資源,都是為了服務讀者,方便檢索,服務閱讀,服務閱讀推廣。MARC編目近年來在不同領域不斷向元數據切換,采編人員要通過不斷閱讀專業領域的文章和文獻,不斷夯實基礎,熟能生巧,才能促進自身效能建設,做好文獻信息資源的采訪編目。
(二)深化閱讀,持續參與行業專業培訓,提升學習能力
除去每年都開展的繼續教育互動,安徽省圖書館為提高中青年館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還于2018年11月11日至17日舉辦“安徽省公共圖書館聯盟中青年館員業務培訓班”在武漢大學舉行。安徽省公共圖書館聯盟30個成員館的49名中青年館員參加了培訓。采編部派出了5名中青年館員參加。設置的課程專業性強、緊貼工作實際。館員“閱讀”到日常工作中很少接觸到的行業專題內容,如:圖書館員職業化理論與實踐、圖書館核心價值與服務、圖書館信息組織實務與發展趨勢以及公共圖書館如何開發利用免費信息資源等。
作為天然的閱讀推廣人的公共圖書館人,采編人員需要通過學習鞏固知識結構,拓寬眼界,深化認知,加深對圖書館行業的全球化動態了解,從學習式“閱讀”中發現自身短板,發揚自身優勢,應對不斷變化的圖書館生態環境。
在現采的過程中,采訪人員在對圖書的各大部類了然于胸的基礎上,只有在日常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抓緊信息脈搏,緊跟社會動態,才能采訪到適合館藏政策和方針策略的圖書。例如,安徽省圖書館“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有一項目標為建設具有安徽省地方特色的文獻收藏體系。采編人員要通過廣泛閱讀,了解到館內這一方針政策,不脫離時代,不與時代劃鴻溝,與時俱進,積極研究公共圖書館、市、省乃至國家方針大計,才能在現采過程中有意識的采訪相關文獻,在編目過程中提高甄別意識,按我館要求加上相關字段,方便檢索,服務“建設具有安徽省地方特色的文獻收藏體系”這一方針政策。
六、結語
深處閱讀推廣活動中心的公共圖書館人尤其是采編人員當“日三省吾身”,自省自覺發掘新的服務立足點,不斷拓展閱讀深度和廣度,以閱讀促提升,以提升促服務,以服務促發展,以發展謀未來。在閱讀中不斷尋找新的切入點,服務閱讀推廣,在公共圖書館的日益轉型,閱讀推廣環境影響不斷加大當代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進程。
參考文獻:
[1]谷秀潔.圖書館與社會:對謝拉“社會認識論”的學與思[J].圖書館雜志,2007,(02):2-7.
[2]劉旭青,柯平.目錄學知識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J].圖書館論壇,2019.
[3]王余光.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M].北京:朝華出版社,2015:103-107.
[4]范并思.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展趨勢[J].圖書館雜志,2015,(04):11-15.
(作者單位:安徽省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