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我們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特別是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對于新時期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進一步提高新時代唐山市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水平,增強隊伍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課題組就當前我市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進行專題調研。本次調研共選取五個縣區,七個鄉鎮,兩個街道,十三個村,六個社區為樣本。通過調研,了解了基本情況,總結了經驗成效,找出了問題癥結,提出了對策建議,力求為下一步加強村我市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字: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
一、唐山市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來,唐山市堅持把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重要內容,著力在源頭選拔、教育培訓、激勵保障、監督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培養造就了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涌現了全國勞動模范李志剛、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優秀共產黨員新聞人物李景福、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白利國、用生命踐行“百姓不富,我心不安”諾言的史明星等農村黨組織書記的優秀代表。作為新時期黨在農村各項工作的領頭雁,他們在帶領群眾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盡心盡責,無私奉獻,有效發揮了村黨組織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
1.暢通選拔渠道,隊伍的結構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唐山市在農村組織書記的選拔上,嚴格按照“一好雙強”標準,不斷拓寬選任視野,全面實行了“兩推一選”,積極探索“組合制競選”、“公推直選”、“跨村任職”、鄉鎮委派等選任方式,嚴把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的入口關,從源頭上提高質量。目前,村黨組織書記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相比上屆提高了5個百分點,知識結構得到改善;新任職的占44.8%、連選連任的占55.2%,1461名致富帶頭人、1000多名種養大戶、農村經濟人、168名外出務工人員、轉退軍人和離退休人員、170名婦女、38名大學生村官進入村黨組織書記隊伍,人員構成更加豐富、隊伍結構更趨合理。
2.多渠道教育培訓,隊伍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深入實施了“三個培養”戰略,努力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中的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村書記,收到較好效果。在深入實施“三個培養”戰略的同時,市委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培訓原則,以開展“支部書記論壇”、觀摩拉練、參觀學習等活動為載體,不斷拓展培訓方式,通過教育培訓村黨組織書記的工作眼界進一步拓寬,個人自身綜合素質、組織協調能力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3.多舉措管理監督,隊伍的履職行為進一步規范
為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市委研究制定了《唐山市農村干部規范化管理辦法(試行)》,在全市推行任期承諾和年度目標承諾,嚴格落實“雙述雙評”實績考核制度,以考核結果兌現獎懲,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同時以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為切口,不斷總結推廣“四權一體”工作模式,制定下發了《唐山市村級組織工作運行規則(試行)》;持續推進“四個覆蓋”經驗做法,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規范村務運作程序,村黨組織書記依法辦事、民主決策、為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
二、唐山市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多措并舉,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取得很好成效。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也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
1.后備隊伍的建設措施與后繼乏人的嚴峻形勢不相適應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外出務工成為農村青壯年就業的主要方式,也是農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村黨組織書記待遇客觀來說,普遍較低,沒有形成對農村青壯年群體的形成足夠的吸引力。加之不斷擴大的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更多地農村青壯年流向大城市、流向較為發達的地區,老人兒童成為農村的“主力”,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大量“空殼村”、“老年村”、“留守村”,并且這種趨勢還在不斷擴大。“無人可選”的現象越來越多,黨組織無法對其中的優秀分子實施有計劃、有重點的培養。
2.上級的支持力度與書記隊伍建設的現實需要不相適應
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需要群眾的大力支持,但更需要上級組織的大力支持。在本次調研中我們發現,如果鄉鎮給予村黨組織書記必要的人財物支持,扶持其干實事、干成事,就能有效地激發村黨組織書記工作熱情,幫助其樹立威信,從而帶動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的全面提升,促進村內其他各項事業的逐步發展,黨的基層堡壘作用就越發明顯。但從實際的調研情況看,由于鄉鎮一級的財政有限,而農村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資金缺口較大,需要資金幫扶的村也較多,而用于幫扶村級的政策、資金有限,鄉鎮作為一級政府,同樣面臨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圍繞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發揮主角作用,在資金的幫扶上也往往是力不從心。
三、對策和建議
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解決好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在工作機制、人員配備、激勵保障、監督管理等方面強化工作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有力保障。
1.突出實踐鍛煉,完善教育培訓機制,提升能力素質
近年來,市委深入推進“139帶動工程”,通過身邊優秀村黨組織和書記帶組織、帶事業、帶方法,面對面、手把手地幫帶,提升能力素質。積極探索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到上級鄉鎮相關部門“向上掛職”學習,到本縣鄉的優秀村“平行掛職”鍛煉,到兄弟市縣的相關部門或優秀村“域外掛職”交流,豐富實踐經驗。積極探索,創新教育培訓的內容方式。在培訓內容選擇上,要根據村書記職位特點,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合理設置培訓內容。從本次的調研來看,基層的培訓訊內容較多集中在農業實用技術、法律政策、黨的理論、管理能力等幾個方面。各級相關部門在今后的教育培訓中,應加大上述內容的培訓力度,想基層之所想,急基層之所急,只有這樣培訓才更有針對性,才更切實管用。要有針對實際需要邀請理論深厚,實踐豐富政法、農業、管理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授課,增強培訓的實用性。在培訓方式上,要積極改變以往方式方法,把提高理論水平與增強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結合起來,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和學員的參與度,使學員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悟。
2.堅持備用結合,建立后備隊伍培養機制,解決后繼乏人
大學生村官工作是十七大以來黨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這項政策實施以來,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新時期對于大學生村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上級組織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幫帶力度,積極探索大學生村官擔任書記、副書記職務的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使其沉下心里來干工作,真正成為書記隊伍接班人的重要力量來源。從目前唐山市的實際來看,大學生村官相較于經濟待遇,更加注重自己政治出路,所以在今后組織上在關注大學生村官經濟待遇的同時,更應關注大學生村官的政治待遇,積極拓展大學生村官的政治出路,增強大學生村官崗位吸引力,使之招的來、留得住、用得好。要繼續深入推進“三個培養”戰略,按照1:1的比例選拔培養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才。要完善后備干部使用措施,把輿論宣傳做到位、把群眾意愿引導好,確保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后備力量順利進入村黨組織書記候選人隊伍。
3.強化縣鄉作用,建立工作支持機制,搭建干事創業平臺
郡縣制,天下安,縣一級是共和國的基石。在黨和國家的機制運行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上,縣委發揮著關鍵作用,縣委要充分認識自身作用,要把培養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納入黨政機關后備干部的培養措施,不斷完善聯系幫帶長效機制。相對于縣一級政權,鄉鎮一級在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上起著更為直接的責任,鄉鎮黨委要充分充分發揮鄉鎮黨委的主角作用,把村級的主要經濟工作納入鄉鎮干部的目標管理,讓鄉鎮干部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村級經濟的發展出謀劃策,幫助村黨組織書記積極跑辦、用全、用足各項富農惠農政策,統籌使用各種扶持資源,幫助村黨組織書記干實事、干成事,樹威立信,激發工作熱情。加大人才智力支持力度,統籌全市涉農專業技術人才、專家等人才智力資源,根據各地農業技術服務項目的實際需求,開展定期支農、富農服務,為村黨組織書記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添人加力”。
作者簡介:
王云華(1969--)女,漢族,河北遵化人,中共唐山市委黨校黨史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黨史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