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1月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從中央到地方建立黨校體系,專門教育培訓干部,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為更好發揮黨校教育培訓基層黨員干部的主渠道作用,把黨的聲音直接宣講到最基層,2016年以來海陽市委組織部、海陽市委黨校創新教育培訓機制,建立“市委黨校+”教育培訓模式,實行教育培訓重心下移,將黨校教育培訓陣地由“單一型”拓展為“黨校+分校+教學基地”的“三位一體”教育培訓網絡,變“等學員上門學”為“走下去上門講”,采取“一桿子插到底”的方式,把課堂辦到最基層,每年教育培訓基層黨員干部約4萬人次。通過“點菜式選課、訂單式送教、自助式培訓”等基層喜聞樂見的形式,使黨校教育更接地氣、更受歡迎。山東省海陽市的“市委黨校+”教育培訓模式對當前搞好主題教育在基層扎實延伸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一、拓展教育培訓陣地,實現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全覆蓋
在當前自媒體時代,如何讓黨的聲音直接傳遞到最基層,讓正能量占領基層陣地,如何有效解決基層教育培訓主體單一、覆蓋面不廣的問題,海陽市按照省市有關要求,積極探索建立適應基層黨員干部需求的教育培訓網絡。2016年7月海陽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聯合下發了《關于在基層黨委建立黨校分校的通知》,以基層黨委為依托,在全市42個基層黨委全部建立黨校分校,黨校分校在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基層黨委書記兼任分校校長,基層黨委指定專人負責黨校分校日常管理。9月在方圓街道舉行黨校分校成立啟動儀式,統一給所有基層黨委制作發放黨校分校牌匾、《黨校分校管理規定》等制度刊板,啟動了黨校分校建設工作。同時,著眼進一步延伸教育培訓陣地,海陽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從基層單位中擇優確定教學基地,聯合下發了《關于建立黨建工作聯系點和黨校教學基地的意見》,擇優篩選了一批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單位或組織,將其確定為黨校教學基地,其中包括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美麗鄉村建設、村級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先進農村典型,農民專業合作社、果業協會等服務型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先進典型,海陽地雷戰紀念館等紅色文化場館,以及代表全市經濟發展的先進企業典型等,以教學基地為依托開展現場教學。經過基層黨委申報、市委組織部和黨校審核,目前海陽市已建立60個黨校教學基地,由黨校分校負責日常管理。2017年以來,開展現場教學5800人次。通過教育培訓陣地向基層遞進式延伸,海陽市已建立起“市委黨校+分校+教學基地”的“三位一體”教育培訓網絡,實現了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全覆蓋。
二、強化黨性教育主題,著力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
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海陽市委黨校圍繞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強化黨性教育主題,把《黨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列為主要學習內容,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風廉政、紀律規矩、執政能力建設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等內容作為黨性教育課程重點,著力提高基層黨員干部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等“八種本領”,大力培養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基層黨員干部。近年來,海陽市依托“黨校+分校+教學基地”的“三位一體”教育培訓網絡,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抓好以“上一堂黨性教育課、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參觀一次黨史展、開展一次現場教學”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黨性教育活動。依托“海陽地雷戰精神”這一核心品牌,推出了《海陽地雷戰精神》和《許世友將軍在膠東》等紅色文化專題課并積極開展現場教學。2017年以來,接受“四個一”黨性教育的基層黨員干部達7500人次,有效提高了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
三、創新培訓工作方式方法,打通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
為更好地服務基層,海陽市委黨校創新“走進基層、一線辦學”理念,以改進作風、優化服務為目標,著力打通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一是推出“超市化選學”。針對基層師資薄弱的情況,海陽市委黨校緊貼基層需求,推出以“點菜式選課、訂單式送教、自助式培訓”為主要內容的“超市化選學”培訓機制。根據基層黨員干部特點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海陽市委黨校組織教師精心準備黨性教育類、專業能力提升類、優秀傳統文化類等八大類100多個教學專題,建立起適合基層黨員干部自主選學特點的培訓課題庫。黨校分校根據各自培訓需求,從培訓課題庫中進行“點菜式選課”,自行選擇培訓內容;市委黨校根據分校選課情況,組織教師按時按需上門進行“訂單式送教”;根據基層實際情況,黨校分校自行統籌辦班類別和頻率,實行“自助式培訓”,實現基層黨員干部缺什么、點什么、補什么。去年以來海陽市委黨校教師下基層講課323人次。二是推出“身邊人講學”。針對基層黨員干部的受課特點和實際需求,海陽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組織各分校建立“身邊人才師資庫”,各分校結合實際需要,從本轄區、本系統的黨員領導干部、鄉土人才、基層黨支部書記等群體中,擇優選聘一批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的的優秀人才擔任分校專兼職教師,目前每所分校專兼職教師數量平均達到8名以上。方圓集團黨委黨校分校從本企業優秀人才中選聘專職教師3名、兼職教師5名,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把課講到學員心坎上,2017年舉辦了11個培訓班,培訓3000多人次。三是推出“信息化助學”。針對基層黨員干部難集中的情況,海陽市建立“在海之陽”微信平臺“隨身課堂”欄目、“海陽市委黨校”微信公眾號、海陽市委黨校網站等信息化載體,方便“流動型黨員干部”進行學習。海陽市市場監管局黨委黨校分校根據管理對象流動黨員多的實際,通過微信公眾號、手機短信等平臺進行“信息化助學”,增強了流動黨員的歸屬感,這種短平快的助學方式深受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的歡迎。
四、建機制促規范抓經常,優化日常管理模式
對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貴在建機制促規范抓經常。海陽市從落實工作責任入手,強化考核督導,狠抓工作規范,著力推動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一是實施專項考核。為落實好基層黨委辦分校管分校建分校主體責任,海陽市將其列入全市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從組織領導、基礎設施、教學培訓、隊伍建設、經費保障、基礎檔案六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分、定性考核,實行平時動態考核和年終集中考核相結合,考核結果直接與評先選優掛鉤。目前,海陽市各黨校分校和教學基地均達到“四有”標準,即:有教學場所、有規章制度、有培訓安排、有檔案記錄,日常運行比較規范、工作成效比較明顯的黨校分校達98%以上。二是定期調研指導。海陽市委黨校領導班子成員帶隊,每季度對各黨校分校及教學基地進行1-2次業務調研指導,現場發現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同時,通過不定期組織開展業務交流座談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基層辦學水平。三是嚴肅學風校紀。每學期開始,海陽市各黨校分校制定的教學計劃統一報市委黨校審查備案,在各分校建立健全學員培訓簽到、請銷假、領導干部跟班管理等辦班制度,并將學員參訓情況作為民主評議黨員、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以此保證培訓效果。四是建立培訓檔案。海陽市委黨校將各黨校分校的基本情況、教學計劃、考核材料等相關資料,分類進行整理歸檔。各黨校分校通過視頻、相片、文字等形式,對教育培訓開展情況進行詳實記錄,將培訓課程表、基層黨委書記黨課稿、考勤表等相關資料,動態進行分類整理,有效規范了黨校分校教育培訓工作。
作者簡介:
曹桂華(1962--)女,山東省煙臺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