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百榮
摘 要:水是人類生存、生活、生產和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是地球上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它的多種功能其他資源無法替代。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們理解,農村飲水安全就是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農民如果喝不上足量合格的水,小康就無從談起。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鎮居民都用上了干凈的自來水,但是在部分地區特別是貧困山區,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依然存在。在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歷和實際調研,對當前農村安全飲水問題作一分析,以期與廣大水利人交流探討。
關鍵詞:鄉村振興;飲水安全
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建設好美麗鄉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群眾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突出問題入手,其中農村飲水安全就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事關農村居民的基本生存權利,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只有做好農村的飲水安全,才能使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一、農村飲水安全存在的問題
1.水量得不到充分保障。一是因地勢或地質原因,在有的山區、半山區沒有條件修建水庫,沒有水庫,這些地區的蓄水無法保障,就連生產生活用水都不夠,飲水安全便無從談起。二是有的壩塘和龍潭,由于長期無人管理和負責,有的群眾環保意識不強,平時在這些地方隨意排放生活污水,自然達不到飲用水的標準。三是季節性缺水明顯,水庫壩塘的水源主要來自河流和降雨,尤其在干旱季節時,缺水更為明顯。四是有的地方難以找到合適的打井水源,需要從其他地方輸送,但長期運行成本過高、負擔太重。
2.水質無法得到保障。近年來,許多農村地區無節制、過度開采自然資源,致使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造成地表水成分逐漸趨于復雜,有機成分增多,飲用水處理難度增大。以往飲用水處理,是以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等為主要步驟和工藝,以去除濁度和細菌為主要目的,但近年來水體中逐漸增加了微量有機污染物,如除草劑、殺蟲劑、消毒副產物等,其去除難度加大。同時,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水中天然有機物濃度也很高,不但對膠體產生嚴重保護作用,導致混凝劑藥耗增加、水中鋁的剩余量增高,而且產生大量的氯化消毒副產物,其中大部分對人體健康有較大的危害。另外,由于水體受到污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藻類過量繁殖,產生難聞的嗅味和有害的藻毒素,對日常飲用水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嚴重影響著群眾的健康。
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措施分析
為了合理高效的提高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質量,政府部門應該發揮主導作用,督促相關單位積極的投入到制度建設的工作中去,盡快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規制度,從實際出發,深入基層,進一步修訂現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同時,增加資金投入,增派人力物力對水源地環境進行及時整治與改善。
1.強化責任,層層落實。飲用水的質量是鄉村的生態招牌,更是群眾的生命線,我們要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納入當地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層層落實責任。在具體實施上,學習農村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的辦法,要主動作為,自加壓力。同時,加強鄉鎮水利站的能力建設,從人員、技術,資金上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順利推進。另外,還要充分調動社會扶貧力量和農民自身的積極性。
2.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作為水利部門,要聯合農業局、農牧局等,指導農民科學用農藥施肥,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建立農藥、化肥包裝物回收制度,防止二次污染發生。同時,積極探索各種循環生態種養殖模式,抓好畜禽排泄物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提高利用率與達標排放率,減少農村生產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
3.提高水源地環境檢測能力。首先,要加大財政投入,引入一些先進的監測設備,完善水源地環境水質監測體系,與此同時,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檢測能力和洞察力等進行專門的培訓,借助“互聯網+”的新潮流,利用計算機技術,形成專門的監測網絡系統。其次,建立互相監督互相促進機制,防范于未然,一有問題出現,互相商討對策,及時解決。
4.加強飲用水污染源治理與監督。首先,要徹底清查污染源頭,組織人員仔細排查污水以及工業廢棄物的分布情況和數量,從而對這些污染源進行治理和監管,對排出物的總量和有害物質進行控制,并加強排放的污染物的過濾清潔處理。其次,水源環境防護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使水源生態化。一是增設污水處理系統,集中處理水源地的工業污水以及生活廢水,并通過污水處理設備的引進,將難以收集的廢水進行就地處理;二是嚴格限制富含磷、氮的化學物質的使用,包括農藥、化肥等,設定固定的垃圾處理地點,采取亂丟垃圾罰款措施,并派專門人員監督,及時處理生活垃圾,防止降雨、強風等自然現象將垃圾帶入水源;三是大力興建防護林,農田濕地部分保留,防止水土流失污染水質;四是規模化養殖雞鴨牛羊,使用生態肥料,減少化肥的使用量。
5.大力開展飲用水衛生與健康知識講座。作為水資源管理部門,要定期聯合各街道辦、村委員會等,組織開展以“科學飲水,關注健康”為主題的飲用水衛生知識宣傳活動,通過展示宣傳展板、發放宣傳單、專家現場答疑、微信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飲用水衛生知識,讓群眾提高自我防護能力,促進養成安全飲用水的健康行為習慣。
總之,“政之興廢,在乎民心。”安全飲水,既是民心所向,又是眾望所盼。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事事關乎百姓冷暖,件件連著黨心民心。解決飲水安全,歸根結底就是一個響應民心大好事,只有把這項最直接、最現實、最緊迫的民生工程,做成最真心、最暖心、最貼心的民心工程,才能獲得民眾的“芳心”。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九大報告
[2]張小林.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水利科技與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