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 要:目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其中,對煤層氣企業環境問題進行有效治理是當前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主要分析了煤層氣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能夠促進煤層氣企業積極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煤層氣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9-0144-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5;F830.91? ? ? ? 文獻標志碼:A
我國在煤層氣生產利用方面還處在發展初期,煤層氣開采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開采煤層氣時發生滲漏,施工期間的廢氣、廢物、廢水排放,鉆井階段對土壤的危害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煤層氣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改革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健全排污權交易制度,培育一批專業化環保骨干企業,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同時也進一步強調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出要將環境會計的建設提上日程。
1? 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意義
1.1? 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會計信息了解企業自身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從而更加科學、客觀地核算經營成果。根據“誰污染誰治理”原則,企業有義務承擔相應的環境治理責任,并向債權人、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環境責任履行情況的相關信息。讓企業綜合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合理配置環境資源[1]。企業不應該以犧牲環境獲取利益,而應該對環境成本、環境資產和環境負債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從而明確企業行為與環境的關系。
1.2? 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利益相關者不僅需要根據財務信息,還要根據企業的環境保護責任履行情況來對企業的發展作出理性的判斷。如果企業不重視環境信息披露并且環境績效較差,利益相關者可能會逐漸喪失對企業平衡自身經濟發展與環境維持能力的信心,提高風險的回報率,使得企業籌融資成本上升[2]。
2? 煤層氣企業可能存在的污染
在煤層氣開采過程中,會對土地生態系統、水資源和大氣層造成破壞。煤層氣產出時會導致土壤鹽分累積,農作物根部鹽分濃度過高會制約農作物的生長,造成農作物減產。而且開采還會引起地面塌陷,會破壞與浪費國家土地資源,進而造成周圍居民和牲畜用水污染。固井也會排放大量的廢水,使所在區域水質受到嚴重污染,甚至可能引起地表環境的污染。排放的污水流入河流,會對各種生物的生命造成威脅。有毒氣體排放到空氣中,生成有害氣體,造成大氣污染,破壞臭氧層,形成酸雨、酸霧,引發溫室效應[3]。在鉆井作業時,機器運行發出的噪聲分貝很高,對施工工人和周圍居民會有一定的影響。閉井后不采取生態恢復措施,對環境的破壞會延續很長時間。
3? 行業披露現狀
3.1? 對象選擇
本次研究選擇了12家以煤層氣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依照2018年企業提供的相關資料,研究其環境責任信息披露狀況。
3.2? 披露內容
在這些企業中,只有藍焰控股和中油資本有單獨的社會責任報告,在報表重要事項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占50%,沒有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占25%。這些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文字描述信息太多,而缺乏定量信息。對重要的廢棄物處置情況披露較少,而且信息中也沒有對應數值。還有一些煤層氣企業以沒有被列入污染嚴重企業名單為由,沒有披露相關的環境會計信息[4]。
4?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
4.1? 制度不健全
2010年,環保部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稿中要求16類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發布年度環境報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狀況。但是也只是對16類重污染企業進行了原則性規定,缺乏實際操控性。同時,由于制度不健全,導致披露的信息沒有統一的規范,每個公司或行業的披露報告內容不統一,導致環境成本不具有可比性。
目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形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通過財務報表中附注或重要事項進行披露;②采用社會責任報告進行披露;③設置獨立的環境成本報表進行披露。當前,我國尚未發現有企業采用第三種模式進行披露,采用第二種模式的企業也很少,企業基本都采用第一種模式。雖然我國企業一般采用在報表上通過附注進行披露,但是披露的信息不夠詳盡,并且分析的不夠全面具體。總體來說,我國進行環境成本信息披露的載體模式不統一,國家也并未明確規定和要求進行信息披露的載體。部分公司為了維護自身的形象,會對披露內容進行篩選,有選擇性地進行披露,對于污染環境等不良信息進行隱瞞,披露的信息質量較低。
4.2? 環境會計披露積極性低
通過對煤層氣企業的調查分析發現,只有不到85%的煤層氣企業選擇進行環境信息披露。企業不主動進行信息披露,沒有對利潤和環境樹立正確的觀念,有一定的短視行為。對于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和受到的環保處罰,部分企業選擇對不利于自己的環保事項不進行披露,從而維持企業形象,防止影響公司的股價,更多披露對自己有利的、正面的信息,例如環保投入和政策獎勵等。而且部分企業也只有文字性的描述,沒有具體準確的數據信息。我國大部分企業是在國家政策制度的要求下被動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所以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需要通過國家相關的政策和機制來推行。
4.3? 本身存在計量困難
目前非貨幣形式的披露很多,而貨幣形式的披露較少,涉及的環境成本可能是排污費、資源稅、賠償金等可以用貨幣形式表示出來的,但這其中還存在許多不能用貨幣計量的經濟事項。例如煤層氣在開采過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數量,對水資源影響程度的確定,噪聲污染的界定等事項。這樣會造成煤層氣企業不能客觀準確地反映其環境成本所包含的所有內容。所以環境會計信息在披露過程中,僅僅只用貨幣形式很難全面準確地計量,這也是我國現行環境會計披露需要面對難題。
4.4? 沒有第三方認定
通過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對相關的文件和信息進行專業的審核,能夠提高上市公司環境會計披露的質量,提升披露信息的可信程度。目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投機性,所以上市公司主動進行環境信息第三方認定的積極性很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境污染治理以及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要求的差距很大,環境會計信息的缺失會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5? 環境信息披露優化建議
5.1? 健全相關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細化到每個領域,例如通過選擇披露方式,環境會計核算的范圍和披露的內容等來規范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行為。政府可以出臺針對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環境成本、環境負債、環境利潤、排放污染物等內容詳細的規章制度,對比參照發達國家環境信息披露的準則,增強環境會計的實操性,約束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行為,使得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能夠體系化,為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5.2? 完善信息披露的獎懲機制
可以對上市公司環境責任履行情況進行評級并公示。如果上市公司披露的內容不真實,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披露,或者破壞市場秩序,就可以對其進行高額的環境信息披露違規懲罰,以此來提高環境違法成本。證監會可以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程度來限制企業上市或再融資規模,如果達不到所規定的標準,企業融資規模就會受到限制。如果企業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就會限制企業上市,以此來推動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為了鼓勵企業主動進行披露,政府可以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行為實行激勵政策。例如政府可以首先考慮購買污染小、綠色的產品;還可以對排污裝置進行稅收優惠,發放環境補貼。同時還可以對上市企業進行環保教育,督促企業實行節能減排措施,使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齊頭并進。
5.3? 完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
建立健全環境會計核算體系,對環境會計要素進行確認、計量及披露。
(1)環境資產。環境資產的確認要符合3個基本條件:環境資產是在已發生的事項與交易中形成的;環境資產是企業已得到或能控制的;環境資產預期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并且能夠以貨幣計量。環境資產包括煤層氣企業的煤層氣開采資源、環保的專項資金和環保設備等。
(2)環境負債。具體來說,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了生態環境破壞或者自然資源消耗,所以應該承擔起凈化生態環境或修復自然資源的責任和義務,未來企業可以通過繳納罰款和環境保護稅等方式履行責任和義務。
(3)環境利潤。指企業采取環保措施而產生的環境效益,以及企業在環境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永紅,程麗媛,李儀.煤層氣企業環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基于BSC和GEVA[J].會計之友,2018(2):102-106.
[2]劉金彬.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新研究[J].會計之友,2016(14):31-35.
[3]王樂錦,朱煒,王斌.環境資產價值計量:理論基礎、國際實踐與中國選擇——基于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視[J].會計研究,2016(12):3-11.
[4]劉麗波.化工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2(25):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