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君
摘?要: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是以為人民服務為發展宗旨,盈利為目的的黨領導下企業,對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新時期,國家強調了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強調了國家發展國有企業的決心,同時國有企業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支持和國家支柱。因此本文將著重論述新時期下國有企業經濟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路勁是怎樣的。
關鍵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經濟支柱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在給國有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加劇企業的競爭力度,如何正確把握這把雙刃劍,國有企業必須妥善處理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否則極其容易因為激烈的競爭而被市場淘汰。混合所有制改革讓經濟市場更為繁榮,同時對國民經濟增長起到了促進作用,然而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也給國有企業的發展帶來諸多內外部的挑戰。
一、新時期國有企業經濟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問題
就當前的形式來看,國有企業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意義不可忽視。未來國有企業必須更加重視技術與經濟管理的創新,才能做得更大更強,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對比近些年全球五百強企業的財務情況,可以發現無論是凈資產收益率還是銷售收益率,均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有較大差異,這也表示我國國有企業的盈利情況不容樂觀。另外國有企業的經濟管理體制相對落后,需要進行改革創新才能真正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例如排名第十的美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其平均每年的銷售利潤為18.56%,而我國國家電網的銷售利潤還達不到其七分之一,即使是銷售利潤最低的英國石油公司也超出我國的石油化工水平,依據這些數據不難得出結論:當前國內的國有企業只是將規模做大了,但整體實力還有待提升。究其原因,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后的國企管理模式已經很難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出現了產業布局結構趨同、創新不足、經營混亂等弊端,同時一些國有企業虧損面較大、企業經營不善,最終產生很多“空架子”企業。由此國企混合制經濟改革已經迫在眉睫,也同時成為了推動國有企業實現更強更優的發展的有效手段。
二、新時期國有企業經濟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優化措施
(1)混合制經濟結構上實現平衡
首先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面臨著自然壟斷性行業和行政壟斷性行業的改革困難,憑借著壟斷優勢使得內部管理人員的工資已經開始侵蝕企業利潤了,并且形成了非超額利潤市場競爭的局面,這也制約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并且我國現在正面臨著經濟增速下滑趨勢,但是國有企業依然是高投資、高增長模式,國有企業債務不斷增長,但是投資力持續下降。政府用債務置換的方式來降低資本利率,但是因為高杠桿作用使得各級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急劇增長。而且一些低效的國有企業對于社會資本存在大量占用和浪費的問題,由此拖累了經濟增長。國有企業應當“退”而不是“進”,實現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在社會資本結構上的平衡。
(2)深化企業管理體制改革,提升國有企業經營效率
首先國有企業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升企業效率的關鍵手段,國有企業可以對民營企業采取參股或者控股的形式,民營企業也可以對國有企業進行參股或者控股,通過開展多元化股權,使得經營權和所有權相分離,優化國企治理結構,提升國企的資本效率和生產效率。其次就是從“管資產”轉變為“管資本”,將財務管控模式定為以資本回報和社會責任為導向,關于行政干預應當減少,讓國有企業自負盈虧,強化勞動資源和資本的配置作用。另外對于科技創新型的國企要給與大力支持,發展一批非國有控股的混合制企業,既能夠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對社會職能的引領作用,還能夠強化國有資本的控制優勢。
(3)借助互聯網科技優勢,推動金融市場改革
互聯網信息化技術不僅提高企業生產的效率和自動化朔評,還會提升企業傳達信息、宣傳營銷的能力。同時我們也需要借助互聯網科技優勢,還能夠加速推動金融市場完成改革,比如加強保險、銀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機構的開放力度,放款民營機構的準入門檻,優化資本利率市場,推動金融市場改革。同時減少對金融市場的行政干預,凈化私營企業的融資環境。同時還要健全和完善證券類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通道,減少金融中介機構資金獲取的比例,減少信貸杠桿,控制社會信用風險。
(4)提升國有企業核心能力,強化創新管理
實現員工持股,安排激勵性產權,增強國企員工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并且減少員工在改革過程中收入受到的沖擊力,減弱改革內在阻力。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創新改革人事關系、勞動以及薪酬體系,來與市場經濟接軌,完善薪酬激勵體系,從而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還要創新改革路徑,降低改革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擴大企業資產存量,實施增量式改革,從而保留既得利益分配格局,從而減小改革的阻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要對投入收益激勵機制進行完善和創新,激發國有企業對私有企業的持股動力。
三、結束語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注意一點,即增量改革是必要,控股權不能輕易放棄。民營資本與國有在資本混合制改革的關鍵在于對混合法律制度進行完善和規范,從而保證各類資本不會受到侵害,而不是應該通過減少國有控股或者放棄控股權來吸引非公資本或者民營資本參與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目前國有資本所占比重已經很低了,固有獨資企業幾乎沒有,而且也沒有較高的運行效率,如果只是通過放棄控股權來獲得非公資本或者民營資本,則當會導致大量國有資本的流失,也會危害到人民的利益,是不可取的。
參考文獻
[1]許姣.經濟新常態下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環球市場,201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