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繼平 孟慶闖

王欣的這團火,來自對環保事業的追求與熱愛。他轉業安置到原蘇州市環保局,負責機動車尾氣管理。上班第一天,聽到同事口若懸河的談業務,自己卻一句話都插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茫然、焦躁、困惑、無助占據了他的思想空間。要想縮短軍地差別,補齊專業短板,心態是關鍵,他決心從零學起。誰也沒有想到,三年后他取得了復旦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成為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陳建民教授唯一的在職研究生。
王欣從“門外漢”到“行家里手”人人皆知,但在治污攻堅的道路上留下的故事卻很少有人知曉……
王欣從來不服輸,同事們都說是塊好“鋼”。陽澄湖上游曾有百余家印染企業,尾水排放數據雖然一直達標,但周邊河流斷面銻指標濃度高居不下,對下游水源地構成威脅。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銻指標濃度也有所降低,但仍然難以穩定達標,河道銻指標超標也成了解不開的難題。王欣勉勵自己在困難面前絕不能低頭,絕不能縱容違法排污企業氣焰,也不能在違法排污企業面前丟了執法人員形象!他和市環境檢查支隊的同志從河道銻指標超標入手,反復研究法律條文,反推鎖定目標企業,精準控制銻排放濃度,硬是找到了排污企業,“一家生病大家吃藥”的困局終于得到破解。自2016年之后,相關斷面銻指標再也沒有出現超標情況。
2017年初,他被抽調到蘇州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后,挑起明察暗訪和媒體曝光突出環境問題的重擔。打那時起,王欣的眼睛學會了緊盯污染。隨著各級政府持續深入地推進環境整治,明察暗訪突出環境問題越來越難,于是,他和同事更新觀念,創新思路,潛心研究“衛星地圖甄讀法”,借助百度衛星地圖,對外環境進行解讀、甄別和比對,精準排查河道水體、廢氣、垃圾、揚塵、企業排污問題,準確率竟高達80%以上。從此,他每次到現場后,找地圖、聞氣味、辨顏色、掀井蓋,大伙習慣性稱為“王欣工作法”。
有了“衛星地圖甄污法”這顆靈丹妙藥,王欣的腰板更硬,再狡猾的企業也逃不出他的視線。有一次,王欣帶著暗訪組到昆山,發現玉山鎮農田旁有幾家小作坊,其中一扇緊閉的卷簾門引起了他們的懷疑。大門打不開只能繞道房子后面查看。一位男子擋住了去路,主動端茶遞煙,軟磨硬泡阻止暗訪檢查,見沒效果,就瞪大了眼睛,指著王欣鼻子問:“你是不是小王?”男子竟一口報出了王欣的姓,這讓王欣倍感詫異。他鎮定下來后不緊不慢地回答說:“我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里到底有沒有違法排污?”他帶領暗訪人員鉆進雜草叢里,摸排近一個小時,終于發現一個很隱蔽的強酸排污口,這時,幾個人身上已被蚊蠅叮了七八個大紅包。原來,那扇卷簾門后面是非法酸洗小作坊,未配備任何環保治理設施。經過調查取證,廢水超標嚴重,當天下午,那位男子還沒有來得及報復就被依法刑拘了。
王欣從一名高中生,摔打成鐵骨錚錚的軍營男子漢,如今又成為環保戰線上的尖兵,靠的是毅力,靠的是擔當。他懷揣初心參與到環保治污攻堅中,想得更多的是為改善百姓生活環境多做事,多消滅一個污染,老百姓就能多一份宜居的舒心,他用行動兌現黨旗下的誓言,感染了一大批攻堅戰士,組里8名年輕人成為蘇州治污攻堅的“利齒”。

王欣干工作有激情,大伙都這么認為。他和身邊的年輕人常說,攻堅就是要盯住硬骨頭。硬骨頭之所以難啃,是因為我們用的是牙,得想辦法找把鐵錘拿在手里。王欣在攻堅一線沖鋒陷陣源于責任,只要污染了外環境,不管是什么行業企業、面對什么人,堅決不退步不讓步,問題不徹底堅決不松手,再難啃的骨頭在他面前都得嚼碎。
太倉有家磷化作坊污染嚴重,群眾投訴不斷。王欣趕到現場后,用地圖鎖定污染源,沒有想到通往嫌疑排污口唯一通道是鋼筋搭起的鏤空廊架,最窄的地方不足半米。要想順利通過,只能側著身子一步一步挪動,他把攝像機套在了脖子上,抓住樹干騰空攀越跳至河邊。幾個年輕人學著他的樣子艱難前行,剛剛走到排污口附近,突然聽到狼狗的狂吠聲,頓時渾身哆嗦了起來。“不要怕,狼狗關在籠子里,這個地方養狼狗不合常理啊!”王欣憑借軍人特有的氣質給年輕人壯膽。果不出所料,就在距離狼狗四五米遠的地方,河岸違規堆放的廢渣、廢水直排的痕跡清晰可見,隨即用pH試紙監測,河水呈強酸性。從懷疑到確定,在驚心動魄中完成與污染企業的周旋,王欣再次戰勝了邪惡。在鐵的事實面前,違法排污企業受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
表層1~2m為混凝土;深度15~16m以上為角礫熔巖,深度16~30m(高程約306m)為含斑玄武巖,巖體弱風化~微新。
人出名了是非多。王欣身處治污攻堅戰的前沿陣地,他的名字和圖像經常出現在電視臺屏幕上,在社會上小有名氣,他的照片曾在多個微信群里傳播。可他們也得罪了很多人,有一次,暗訪回來剛進辦公室,顧不上喝口水,辦公室的電話就響個不停,“你們是不是263辦公室的?出門小心點兒,我要弄死你……”原來又是死亡恐嚇電話,在專職副主任蔣勐的記憶里已經是第三次了。


妻子擔心他遭受打擊報復,總想勸阻他,可每次談到工作話題他就故意繞開,妻子只能從曝光節目中關心丈夫的安危。有一天夜里,電視直播他們暗訪情況,結束后王欣回到家里,妻子很生氣:“你不和我說我也了解清楚了,咱家里不缺吃不缺喝,你對事業有追求我們不反對,但你要冒著危險工作,我們娘兒倆堅決不答應!”
妻子的埋怨并不是沒有道理。王欣自從干了環保工作后,白天黑夜都在忙,女兒已經小學快畢業了,他只參加過一次家長會,家務事全落在了妻子身上。王欣也想盡一個丈夫和父親的義務,可攻堅的任務實在是太重,容不得半點懈怠,他只能利用周末給妻子女兒做頓可口的飯菜彌補自己的虧欠。
妻子說服不了王欣,就跑到父母家里“告狀”。沒想到,這位有過越戰經歷的八旬老軍人了解情況后,卻拍著王欣的肩膀鼓勵說:“當過兵的人,死都不怕還怕啥?再說,你干的是正義的事業,為廣大老百姓,有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做后盾,有啥好擔心顧慮的!”
有了將軍岳父的支持,王欣治污攻堅的決心更加堅定,誰污染環境就跟誰過不去,就算背后有人埋怨不近人情,甚至說一些咒罵的臟話,也動搖不了他治污攻堅的決心。談起恐嚇電話時,他常和妻子說:“舌頭在人家嘴里,干嘛活在人家舌頭下呢?”妻子知道丈夫的執著脾氣,只好在王欣出門上班前,叮囑幾句“去暗訪什么的,別跟人家起沖突”“你們去暗訪記得多去幾個人”……
王欣理解妻子的心情,但入黨時,部隊教導員有句話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平時看得出來,工作帶動起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他更懂得這些話的真正含義,想到這些,王欣收起心情依然出現在攻堅戰場,他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歇,兩年來,經他查實的環境涉刑案件就有十多起。
王欣出身在一個貧苦家庭,從小就對基層群眾有著深厚的情結。“污染問題不解決,你們就來找我!”王欣曾多次向信訪群眾許下承諾。因此,摸著良心,帶著感情,解決群眾身邊環境污染問題成了他的一貫作風。
有一次,王欣帶隊到相城區某村暗訪。剛下車,就聞到染整定型機油煙混雜著廢酸的氣味。他順著氣味查企業作坊、河道環境,走街串巷,無論走到哪里都有濃濃的味道。就在這時,一位年近七旬的阿婆走了過來,得知他們是“263”曝光組的,爬滿皺紋的臉立刻沉了下來:“今天還好,前幾天,沒有風,氣味還要重一些……”說著老人的情緒激動了起來,嘴里不停地嘮叨:“我們村有大大小小的小作坊三四百家,污水亂排河道黑臭,村里環境差,年輕人不住,有錢人不住,村干部不住,就剩下我們這些孤寡老人,白天窗戶不敢開,夜間關起窗戶都能聞到嗆人的味道……小青年,你們要幫幫阿婆啊!”
跟在身后的冒韓旭語調低沉地說:“阿婆的年齡跟我母親相仿,假如我母親也住在這里,我……”一句話戳痛了王欣和其他同事的心,大家的心情立刻沉重了起來,氣氛頓時凝固了。王欣掏出裝在口袋里的pH試紙扔進了河道,一眼看到強酸性,大家順著阿婆指的方向,挨家挨戶企業逐個排查,最終排查出近百家散亂污,沒有任何的污染防治設施,造成周邊環境污染嚴重。暗訪情況蘇州電視臺播出后,市紀委立刻介入調查,對相關責任單位黨組織分別給予處分。相城區自加壓力,徹底關停全部散亂污企業,困擾阿婆的環境問題徹底解決了。如今,談起這個村環境狀況的變化,阿婆臉上綻放出了滿意而幸福的笑容。
有一次,有群眾反映昆山市某村銅部件表面處理作坊污染問題。接到舉報后,他們匆匆趕到現場,發現表面處理后的廢水雖有收集,但作坊墻體上的孔洞說明,廢水應該沒有收集到位,極有可能存在雨污混排現象。順著排污管道深一腳淺一腳地摸排,果然在不遠處的池塘發現了端倪。池塘水體呈綠色,現場初步監測,呈酸性,采樣后實驗室分析,銅指標遠超過了地表水標準,村兩委主要負責人被依法處理。
事后,王欣陷入了沉思中,“散亂污”企業無序排污大市村不是個例,只有在全市范圍排查整治,壓實各級治理散亂污責任,才能全面拔根子改善生活環境。想到這些,他在網上搜索天津等地散亂污整治成功的做法,起草了工作方案上報市領導后引起了主要領導的關注。市委主要領導帶頭暗訪檢查,一場與“散亂污”生死較量的戰斗在蘇州全面打響。
整整三個多月的時間,王欣帶著暗訪組與“散亂污”企業打起了“迂回戰”,每天趁著夜幕出發,一直查到后半夜,回到家往往已是凌晨三點多了,一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一早又跑到辦公室,起草曝光通報、繼續梳理問題線索、組織整改“回頭看”系列文件。長期精神壓抑患上了精神性高血壓,每天要吃降壓藥,妻子經常有點兒怨氣:“你這工作啥時候是個頭?那么玩命干什么!”他總是笑著對妻子說:“沒有那么嬌貴,咱軍人出身,哪會輕易倒下……”
王欣搪塞妻子有的是辦法,妻子只好打趣地說,不倒下你就得站直了!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他理解她的用意,維護不特定人民群眾利益,直面特定人員威脅,只要有干擾,就得保持定力。他給自己立下了規矩:不拿原則做交易,不在利益面前打“感情牌”。治污攻堅不能停留在小散亂,大企業違法照樣依法查處。
某上市企業,在蘇州巨額投資游樂園項目,因工地揚塵措施脫空,被當場停工。企業通過各種關系找到了王欣,被拒絕,后來企業干脆向市領導求助,結果討來一句話:只要263辦查到的,該怎么辦就怎么辦!企業碰了壁,正好教育了一大片。城北公路管廊工程由國企某公司承建,因揚塵控制措施缺乏被曝光停工整治后,董事長一夜未合眼,連夜整改到位。
他有個戰友轉業后在鎮政府工作,轄區環境問題被暗訪查實,得知后就趕緊找到王欣。戰友的理由很簡單,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維護鎮的形象。但被王欣拒絕了,這事兒后來傳到其他戰友耳里,有人竟直接把他踢出了朋友圈。王欣卻很淡定,失去的是朋友,但守住了自己的黨性和良心,換來的是社會的公認度。他放棄了不該擁有的,握緊屬于自己的,昂首邁在治污攻堅的大道上,時刻準備打響新的攻堅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