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婉逸
摘要:本文分析俄羅斯現代哲學童話大師卡茲洛夫作品集《刺猬與熊》中幾種具有代表意義的動物對應的形象,解釋了俄羅斯哲學童話中各種動物形象自身所帶有的鮮明的哲學特點以及反應的哲學思想,展現民族特色。
關鍵詞:卡茲洛夫;哲學童話;動物形象
二十世紀,哲學童話興盛起來,在這類童話中,作者借童話形象或者故事情節表達了深刻的道德理念以及哲學思想,此類童話不僅適合兒童,也適合成人,成年人更可以在哲學童話中找到共鳴,思考人生獲得一些道德思想上的指導和幫助。最著名的哲學童話是圣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還有一些著名的哲學童話作家,比如:王爾德,恩德,卡茲洛夫。
卡茲洛夫—蘇聯時期最偉大的童話作家之一,二十世紀下半葉,他的作品極大程度上印證了哲學童話的發展和成熟。卡茲洛夫最出名的作品為《迷霧中的刺猬》。卡茨洛夫生于1939年,童年時期就對文學創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青少年時期也曾在報社,出版社工作,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卡茲洛夫開始發表自己的作品:《刺猬和熊如何迎接新年》(1975),《刺猬和熊如何改變天空》(1980),《您好!》(1985)等等,這些作品一出版就獲得了大眾得喜愛,之后也被搬上大熒幕。之后,卡茲洛夫不同創作,寫出了很多關于刺猬,熊,兔子,螞蟻等動物的童話故事,比如:《刺猬與海》,《我躺在陽光下》,《小獅子與烏龜的旅行》,《持久的灰雨》,《在甜甜的潮濕森林里》等等。2009年卡茲洛夫獲得了茹科夫斯基獎—獎勵給為俄羅斯兒童文學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卡茨洛夫為讀者打開了一個刺猬,熊,螞蟻,驢,兔子,老鷹等動物的獨特的奇妙的森林動物世界。一方面,這個世界是想象的,抽象的。另一方面,這個世界又是具體的,里面有主人公的房子,食物,他們互相去做客,知道對方住在哪里,喜歡什么。但區別于一般動物童話,作者不是著重于描寫動物本身,而且側重于描寫動物們如何一起思考問題,解決難題,思考問題。
卡茲洛夫成功的塑造了幾個類型的動物形象,在每一個具體的動物性格背后都代表著一種人的性格和處世態度。此文著重分析:刺猬,熊以及兔子。
刺猬—內向的人。他是天生的思考者和智者。在童話故事《聲音》中,他總是能夠理解別人的情緒和感受并且能夠傳遞自己的情感。刺猬常常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坐著陷入思考,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是他最好的朋友有時候都不能理解他的想法。在故事《請允許我們閑聊一會兒》中,所有的動物都在愉快的聊天,只有刺猬安靜地坐在一邊。這樣的角色總是第一個弄清問題的本質。在童話《怎樣凸顯安靜》中,刺猬在思考怎樣才能感受到安靜,刺猬能夠明白,感受安靜絕對不單單是簡單的不發出聲音,而是一種獨特的靈魂地平靜狀態。他試圖把這種想法傳遞給其他動物,他對熊說:“如果我尖叫的話,那么我的尖叫聲就會凸顯這里的安靜的。”(1)可惜熊并不能夠理解。然而,同時刺猬又具有憂郁以及敏感地性格特點。在童話故事《別這樣看著我,刺猬》刺猬不小心跌進了坑里,后來被松鼠找到后送回家,劫難之后地刺猬表現得完全像個小孩子。“我感覺很難受…我很難過…我感覺自己太累了…”(2)那個時候地刺猬在坑里待了一周,很虛弱,后來被找到送回朋友身邊,他重新感受到了溫暖和安全感,不由自主地主動尋求安慰和幫助,無意識的表現得像個孩子。在故事《刺猬和熊如何夢見兔子》中:
兔子:熊,你出現在了我的夢中。
刺猬:那我呢?
兔子:我的夢里只出現了熊。
刺猬:不可能,我應該會出現的啊!
兔子:沒有你,除了熊沒有其他了。
刺猬:出現了!
兔子:沒有!
刺猬:出現了!只是當時不想打擾你!是你沒看見我。(3)
此外,刺猬也是個堅定,固執的人,很少會因為別人的建議而改變自己的看法。決定了什么就會馬上去實施,就算很多人反對也對堅持自己的觀點。
刺猬—總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常常思考生活本質問題,日常生活中也有此類型的人,這類人總是可以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他們很少和別人交流,表現得有點怪異和孩子氣。
熊,典型的享樂主義者。他不會花費時間思考復雜的事情,追求的只有開心滿足。在故事《虹》中,熊不明白為什么螞蟻要一直工作。從螞蟻的角度來看,工作就是日常習慣,就想睡覺吃飯,而在熊看來,他更喜歡休息玩耍,喝茶曬太陽戲水,對于熊來說,戲水就是工作。在大部分俄羅斯童話中,熊都是愚蠢的代名詞。但是在卡茲洛夫的作品中,熊善良,熱心,積極,總是充滿朝氣。在故事《虹》中,螞蟻讓熊挑選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熊選擇了散步。在這個故事中,不同于大眾對于勤勞的贊揚,對懶惰的批評,卡茲洛夫反而用了很多積極的詞匯去描繪熊的快樂和積極表達了對于類似螞蟻這類型人不停勞作的不贊同。另一方面,熊是整個故事里最好的朋友,他總是幫助別人,即使他不能理解別人,也全心幫助自己的朋友。最感人的事在故事《如果我不存在》中,熊完全把自己的和朋友想成一個整體。刺猬問熊如果刺猬不存在熊會怎么辦,熊回答說:“如果你不存在,那我也不會存在啊。”(4)熊甚至都不會去想象如果刺猬不存在會怎么樣。
兔子最開始膽小只是森林里平庸的居民,但是漸漸成長為能夠思考的哲學家。在故事《請允許我們先聊一會兒》中,兔子表現的非常聒噪,他大叫,大笑,亂跑亂跳。兔子就像被寵愛的小孩,充滿好奇心,總是在問“為什么”,不愿意安靜的坐下來。他們總是充滿活力,但是卻缺乏邏輯組織思考能力。在故事《鳥》中,兔子編了一條很長的繩索,想要爬到天空上,爬到最高處的時候兔子害怕了,在朋友的鼓勵下,兔子最終勇敢的跳了下來,兔子感覺自己像鳥一樣飛了起來。(5)作者通過描繪這種對于恐懼的釋然以及對于自由的感受,改變了兔子的性格。此后,兔子漸漸成為一個成熟的哲學家,他有了他自己的看待世界,靈魂價值的方式。在童話《自由的秋風》中,兔子把自己想象成秋風,飛馳在田野上。兔子把自己想象成風,是為了感受一種完全的自由。
此外,還有一些非主角動物角色,比如上文提到的勞作的螞蟻,還有機靈的松鼠,永遠一個人喜歡孤獨的渡鴉。
卡茲洛夫在自己的作品集《刺猬與熊》里給讀者展示了不同類型的主人公形象,在每一個主人公性格的背后都可以找到固定的對應的人物性格。與以往的童話相比,卡茲洛夫筆下的動物形象都有一些稍微的改動,給作者打開了一個抽象有具體的世界。
前文簡單介紹了哲學通話以及卡茲洛夫的生平及作品。以具體的故事為例,列舉了童話故事集《刺猬與熊》中幾個主要主人公:刺猬,熊,兔子的人物形象。其中,刺猬是沉默又智慧的人形象,他總是能通過思考而把握住問題實質。熊是典型的享樂主義者,雖然天真又愚蠢,但是他是最快樂的,他真誠善良,對生活抱有最大的期待。兔子的想象有一個成長曲線,最開始他是平庸的,聒噪的,后來成長為能用自己眼光去看待問題的人。總的來說,哲學童話集《刺猬與熊》包含了不同的主人公形象,每個主人公形象讀者又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投影。哲學通話博大精深,本文涉及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研究童話有助于我們了解俄羅斯民族性格特點,也是一個前景可觀的研究領域。
注釋:
卡茲洛夫《怎樣凸顯安靜》
卡茲洛夫《別這樣看著我,刺猬》
卡茲洛夫《刺猬和熊如何夢見兔子》
卡茲洛夫《假如我不存在》
卡茲洛夫《鳥》
參考文獻:
[1]王林軍.俄羅斯童話療法研究概述[J].圖書館雜志,2019,38(03):45-51.
[2]呂丹.俄羅斯民間童話與俄羅斯民族個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25.
[3]王林軍.俄羅斯童話療法定義概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16):126-127+130.
[4]謝爾蓋·科茲洛夫,王靈芝.刺猬和小熊怎樣擦星星的[J].俄語學習,2012(03):4-5.
[5]楊可.俄羅斯民間童話的文化心理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