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延平,曲永蘊,王清海,朱文成,趙海軍,劉 慇,亓玉昆
(1.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250014;2.菏澤市牡丹區牡丹研究所,山東 菏澤274000)
牡丹(Paeonia suffruticasa),落葉灌木,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1]。近年研究發現牡丹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92%,人體不能自我合成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含量達42%以上[2]。牡丹的油用價值愈發重要,截止目前已經開發出了食用油、化妝品、保健品、藥物、日用品等高檔產品,油用牡丹種植產業得到迅猛發展。目前,油用牡丹種植品種主要有“鳳丹”(P.ostii)和“紫斑”(P.rockii)[8],生長適應性強、分布范圍廣、豐產時期長,適于大面積栽培種植。本試驗通過研究在不同整地規格、栽植深度、栽植密度條件下,油用牡丹生長量,以期為油用牡丹的高效栽培提供參考依據。
油用牡丹,品種為“鳳丹”牡丹,3年生苗。
1.2.1 不同整地規格對油用牡丹生長量的研究
調查地點選擇在菏澤市牡丹區黃崗鎮大高莊村油用牡丹種植園內。以“鳳丹”牡丹3年生苗木造園,株行距設為30 cm×60 cm,土壤深翻深度設為20 cm、30 cm、40 cm等3各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翌年調查油用牡丹植株生長量,主要包括株高、地徑和復葉小葉數,統計分析不同處理對油用牡丹生長量的影響。
1.2.2 不同栽植密度對油用牡丹生長量的研究
設置 10 cm ×40 cm、20 cm ×50 cm、30 cm ×60 cm、40 cm×70 cm、50 cm×80 cm等5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調查方法同1.2.1。
1.2.3 不同栽植深度對油用牡丹生長量的研究
栽植深度設置3個梯度,分別將苗木根深埋20 cm、30 cm、40 cm等3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調查方法同1.2.1。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0.0軟件,差異顯著性分析采用Duncan氏多重比較法。
由表1可知,整地規格對油用牡丹生長量具有一定的影響,其中,翻耕30 cm處理,油用牡丹生長量最好,株高達到42.79 cm,地徑0.91 cm,復葉小葉數達到10.61片,在3種處理中最好,與其它2種處理相比,在P<0.05水平上具有顯著性差異。其次為翻耕20 cm處理,油用牡丹生長指標中株高達到41.98 cm,地徑0.86 cm,復葉小葉數達到9.91片。綜合考慮生產成本,建議翻耕深度為20cm~30cm。

表1 不同整地規格區油用牡丹生長量統計表
由表2可知,不同栽培密度對油用牡丹生長量影響不同。栽植密度越大,油用牡丹生長量越低,栽植密度越小,生長量越大,但并不是隨著栽植密度的降低,生長量無限增大。10 cm×40 cm處理和20 cm×50 cm處理后油用牡丹生長量最小,與其他處理相比,在P<0.05水平上具有顯著性差異。30 cm ×60 cm、40 cm ×70 cm、50 cm ×80 cm的生長量在P<0.05水平上無顯著性差異。綜合考慮生產成本及經濟效益,建議油用牡丹初期栽植密度控制在30 cm×60 cm。

表2 不同栽培密度條件下油用牡丹生長量統計表
由表3可知,3個處理對油用牡丹株高、地徑和復葉小葉數的影響不同。其中3個處理對油用牡丹株高、地徑的影響在P<0.05水平上無顯著性差異。栽植深度對油用牡丹復葉小葉數具有一定的影響。栽植深度40 cm時,油用牡丹復葉小葉數僅為9.95片,低于其它兩個處理,在P<0.05水平上具有顯著性差異。栽植深度20 cm和栽植深度30 cm,油用牡丹復葉小葉數無顯著性差異。

表3 不同栽植深度條件下油用牡丹生長量統計表
土壤耕層可以為植物提供物理支撐以及營養物質、水分來源。適宜的耕層有利于植物根系分布、生長[9,10]。耕層過淺,耕層有效土壤數量減少,地力下降,影響植物根系發育和水分養分吸收。耕層過深,土壤變硬,土壤通氣能力和雨水滲入能力減弱,植物產量降低[11]。本研究發現耕層不同對油用牡丹的生長量影響不同。在3個處理中,耕層30 cm油用牡丹生長量大,耕層40cm時,生長量降低,可能與土壤硬度、土壤通氣、水分滲透能力降低有關。
栽植密度可以控制植物有效截光葉面積,是影響植物群體光合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12]。研究發現,栽植密度可以影響植物生長質量和產量。花生、小麥、棉花過高或過低的栽植密度均不利于產量[13,14]。本文研究發現,栽植密度過高,油用牡丹生長量低,栽植密度降低,油用牡丹生長量升高,但不是無限制提高。王曉靜[15]研究發現,“鳳丹”牡丹栽植密度過大,植株四周生長空間受到限制,枝條選擇向上伸展生長,植株高度升高,與本研究結果有差異。這可能是本試驗設計的栽植密度過大,影響油用牡丹的養分需求。
邱崇洋研究發現栽植深度可以影響植物根莖潛在的生根能力,深栽比淺栽更能促進不定根的發生,促進植株吸收更多的養分和水分[16]。楊艷平[17]認為,在黃土丘陵地區栽植深度以40cm~50cm最佳,本研究中栽植深度20cm~30cm為宜。地理類型不同,栽植深度不同,栽植時應根據當地立地條件選擇不同的栽植深度。
本文研究發現,在魯西南地區,翻耕土地20~30cm、栽植密度30cm~60cm、栽植深度30cm油用牡丹的生長量最好。研究結果可能與當地土壤類型、水分含量、植物類型等因素有關,研究結果可以為魯西南地區油用牡丹種植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