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都說小孩子喜歡聽故事,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孩子喜歡故事呢?當然,故事里的幻想成分會吸引他,讓他覺得很有趣。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在故事里,他可以“安全地”去經歷各種各樣的冒險,他可以想象自己和主人公一樣,成為故事里的“英雄”。
孩子喜歡的“英雄”故事,其實并不復雜,往往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英雄會接到一個任務或接受一項挑戰,但最終都是要去解決問題。
接下來,他會展開行動。
在行動的過程中,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和困難,他可能會沮喪、失望。
最終,他還是鼓起勇氣,在大家的幫助下,想方設法地解決了問題。
孩子愛讀的大部分繪本、故事書,其中的內在結構大多如此。這里所說的“英雄”,不僅包括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也包括其他各種類型的主人公。只要發生了符合上述結構的故事,主人公就踏上了一段“英雄之旅”,只要他最終克服了困難,解決了問題,就是名副其實的“英雄”。
這類故事能讓孩子體驗到“努力設法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對成長特別有益。
尋找故事中的英雄
多蘿西回家的奇遇
《綠野仙蹤》的故事看起來像是一個小女孩的奇遇記,但實際上,主人公多蘿西就是一個自己采取行動、解決問題的“英雄”。
她接受的任務或挑戰:她被龍卷風吹到了奧茲國,想回家但是找不到回家的辦法。
她采取的行動:前往翡翠城,尋找魔法師的幫助。應魔法師的要求,設法打敗了西方女巫。
她遇到的阻礙和困難:魔法師只是普通人,并不能幫助她實現回家的愿望。
她解決問題的方式:動身去找南方女巫,最終獲得了回家的方法。
在整個過程中,多蘿西有很多奇遇,她遇到了善良的北方女巫,遇到了稻草人、鐵皮人和獅子,還獲得了他們的幫助,但是這個故事里最核心的是,她并沒有完全依賴別人,始終堅持主動采取行動。如果我們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能把這一點講明白,是不是會更好?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要特意去給孩子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樣就太無趣了,孩子可能也會覺得你在說教,完全失去興趣。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講故事的過程當中,借助故事情節,把這一點說清楚、強調出來,就可以了。
蒂蒂爾的幸福追尋之旅
《青鳥》的故事也很經典,主人公是個小男孩,名叫蒂蒂爾,他要完成的任務是找到代表著幸福的青鳥,讓仙女的小女兒恢復健康。
為此,他去了許多個不同的世界,比如去世的人生活的思念之土,比如夜神宮殿、沉睡墓地、未來之國……在那些地方,他遇到過很多人,也遇到了一些危險,有好幾次差一點就要得到青鳥了,卻功敗垂成,直到最后,回到家中,他才發現原來青鳥就在身邊。
這也是一段典型的“英雄之旅”。在這個故事里有幾個值得重點講給孩子的地方:
1.擁有明確的目標。蒂蒂爾接受了尋找青鳥的任務,就非常堅定,不管怎樣都要達成目標。比如在夜神宮殿,要打開一扇扇門,去尋找青鳥,但是在門背后,隱藏著某些令人害怕的東西,如幽靈、疾病、戰爭……其實蒂蒂爾也會害怕,但他仍然堅持,要打開所有的門去看清楚。
2.展開實際的行動。和《綠野仙蹤》里的主人公多蘿西一樣,蒂蒂爾的大部分經歷,都是自己主動行動,而不是被動地等著別人為他解決問題。這種主動性,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們通過閱讀、講述“英雄”故事最想給孩子傳遞的。
3.看到廣闊的世界。為了尋找青鳥,主人公蒂蒂爾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這些地方都是他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不會涉足的,甚至不曾想象的。在這些地方,他看到了很多奇異的景象,遇見了很多不同的人,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這些經歷大大地擴展了他對世界的認識。而這也是“英雄之旅”的價值所在:離開自己的小世界,看到并踏入外面的大世界。
“英雄之旅”的想象與現實演練
當我們在給孩子講述這些“英雄故事”的時候,這些內容都會成為滋養他心靈的元素。我們完全不需要講道理、不需要說教,只要把這個故事講出來,這些元素都會隨著有趣的情節,自然而然地進入孩子的內心。
“英雄之旅”還可以成為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秘語”。比如,當孩子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們就可以說:“現在,你好像進入了夜神宮殿。想一想,蒂蒂爾是怎么做的呢?這樣的效果肯定比直接說教要好。”
所以,給孩子一段“英雄之旅”,除了講述現成的故事之外,我們還可以對它進行改編,把它跟孩子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孩子想象他就是故事里的“英雄”,要采取行動、去實現目標。
結合可以從最日常的活動開始,比如我們帶孩子去超市,把它想象成是去奧茲國歷險,把超市里的路想象成是通往翡翠城的黃金色磚鋪成的路,把貨架想象成是稻田、森林、壕溝、大河、城堡……大家各自認領角色,誰是多蘿西,誰是稻草人、鐵皮人或獅子;各司其職,有人負責把握方向(也就是決定要買什么),有人負責動腦筋(比如計算價格),有人負責出力氣(也就是搬東西)……這樣一來,很普通的日?;顒?,是不是就變有趣啦?可以讓孩子扮演多蘿西,把事先記錄好的購物清單交給他,看看他能否完成任務,在超市里找到所有的東西。
當孩子面對有挑戰性的事情時,比如學習游泳、彈鋼琴等等,也可以把它想象成蒂蒂爾為了尋找青鳥而踏上的旅途。首先,可以跟孩子討論一下“青鳥”是什么,它可以是現實的目標,也可以是純粹想象出來的任務,比如今天我們要彈出這支曲子,這樣仙女的小女兒才能恢復健康。然后,把整個努力的過程跟《青鳥》中的故事情節對應,比如今天游泳課安排了8個來回,那么每一個來回,都可以對應蒂蒂爾去的某一個地方,這樣孩子在游泳的過程中就不會再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盡情幻想的樂趣。
此外,當孩子面臨一個成長任務的時候,比如這段時間我們希望他能學會自己收拾玩具,也可以把這個任務想象成一段“英雄之旅”的故事:小英雄必須克服自己的懶惰和漫不經心,認真地把玩具都收拾好。
讓孩子成為故事里的小英雄,他就能更好地體會到:具備了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能力,就成長了,就是我們家里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