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蟲神楊


京劇堪稱“國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應該也必須讓孩子對其有所親近。但是,想讓孩子看懂京劇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我們先通過以下這些方式和京劇不斷地進行親密接觸,等孩子對京劇不再陌生時,也許真的會懂得它、愛上它!
劇這種藝術形式,從形成到現在已有200年的歷史,無論是唱腔、唱詞、扮相、表演,還是講述的故事上,都離現代生活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一定的入門知識才能夠真正懂得它、欣賞它。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能少有機會讓孩子接觸,覺得孩子很難看懂。其實,想讓孩子親近京劇,就不要一開始帶孩子去看京劇演出,那確實會讓孩子感覺枯燥無聊。我們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聊京劇、玩京劇、體驗京劇,讓孩子了解京劇中點點滴滴的知識,讓孩子感受京劇之美,對京劇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再帶孩子一起去欣賞京劇表演。那個時候,孩子對京劇的喜愛就會“水到渠成”了。
講一講? ?京劇是怎么形成的?
京劇是怎么形成的?一提起京劇,為什么要提“四大徽班”呢?請爸爸媽媽在了解下面知識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給孩子講講京劇的歷史。
京劇起源于清代,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距今已有200年的歷史。
清朝的乾隆皇帝壽辰時,有名的地方戲班都要進京賀壽。徽班三慶班進京賀壽后,并沒有南返,而是選擇繼續留京發展。隨后,四喜、春臺、和春這三大徽班也陸續進入北京,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四大徽班”進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了京劇。
京劇形成后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也很快在民間流行起來,并傳遍大江南北。
討論一下? ? ?京劇的特點是什么?
京劇是以歌舞演繹故事,它涵蓋了文學、音樂、舞蹈、武術、美術、雜技等多個藝術門類。京劇具有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三大藝術特征。
京劇講究“四功五法”。“四功”是唱(唱功)、念(念白)、做(做功,也就是表演)、打(武功);“五法”是手(各種手勢動作)、眼(眼神表情)、身(身段功架)、法(表演技術的規程和法則)、步(各種形式的臺步)。
這個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
我們曾經看過什么樣的演出?比如動畫電影,童話音樂劇,木偶劇……那么設想一下,京劇表演的現場會是什么樣呢?音樂、舞蹈、武術、雜技在一起,是什么場面?京劇里的人物之間是怎么說話的呢?
京劇的虛擬性是什么意思?如果京劇里表現人騎著馬,你猜猜馬是真的嗎?如果不是,會怎么表現?
京劇的“四功五法”是不是在提醒我們看京劇演出時要辨別“唱”和“念”的不同,多注意看演員的手指動作和眼神?
可以用這些討論引發孩子想看京劇表演的興趣,有在演出里認真觀看、找出答案的愿望。
看看圖? ? 讓我們對京劇更熟悉
京劇用哪些樂器伴奏?
京劇分文場和武場,伴奏的樂器不太一樣呢!讓我們來看一看、認一認!
武場樂器有板、單皮鼓、大鑼、鐃、鈸等。單皮鼓、大鑼、小鑼被稱為“武場三大件”。
文場樂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等。京胡、月琴、三弦被稱為“文場三大件”。
它們都分別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我們可以帶孩子去樂器行摸一摸、聽一聽,之后在看演出的時候,讓他聽一聽能否分辨出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
京劇里的人物什么樣?
將京劇表演里的角色進行分類,可以分為生、旦、凈、丑四行。讓我們通過圖片熟悉一下每個行當角色的樣子,再去看表演時就不陌生啦!
不過,這只是一個很初步的認識,每個角色中都有更加細致的分類,比如在旦角的花旦中還分閨門旦、玩笑旦、潑辣旦等很多細支,可謂講究頗多,如果孩子特別感興趣,爸爸媽媽可以通過進一步查找資料,和孩子一起了解相關更多的知識。
畫著玩? ?這些臉譜很漂亮
可以先帶孩子用以下圖片認識一些有特色的臉譜,然后和孩子一起畫臉譜玩。
畫臉譜具體玩法:
在網上或美術商店買來空白面具、水彩或丙烯顏料、粗細不同的毛筆。
由孩子挑選要繪制的臉譜圖案,查找一下這個圖案代表誰,在哪出京劇里。
爸爸媽媽在空白面具上按照網上的臉譜進行勾線。
大塊填色的任務交給孩子。
爸爸媽媽完成最后的細致勾勒。
共同繪制臉譜,既能幫助孩子對京劇角色不再陌生,又能共同完成一件藝術品擺放在家里,還能度過一段親密、有趣的親子時光,一舉三得。
看一看? ? 圖畫書里有京劇
和孩子親子共讀時,可以特意挑選以下這幾本有京劇元素的圖畫書,一邊看,一邊和孩子對應已經了解的京劇知識,比如《京劇貓·長坂坡》中,貓的臉譜能對應得上你已經認識了的臉譜嗎?可以繼續關于京劇的討論和猜想,比如《鬧天宮》中的孫悟空,在京劇舞臺上會怎么表現?還可以只給孩子講故事,商量去看看和故事相應的京劇演出。
看京劇,從哪出開始看也有講究
當孩子對京劇的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對京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我們可以帶孩子去劇場看京劇表演了。我們需要尋找適合孩子觀看的京劇劇目,不要第一次就看故事復雜、唱段較長的演出,可以看經典折子戲,也可以看《鬧天宮》《武松打虎》這樣打斗武戲較多的曲目,《空城計》《白蛇傳》這類孩子對故事比較熟悉的京劇曲目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看京劇演出前,父母還是需要和孩子就要看的京劇曲目進行“預習”,一起了解故事,討論劇情,進行各種猜想,這樣孩子在觀看京劇演出時才能更加專注和投入,真正成為“國粹”的小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