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迎春 劉淑艷 郝紅軍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人們對教育事業有7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社會中各界人士對于高校教學資源整合越來越看重,但當下高校的教學資源優化整合系統并沒有能夠取得人們預期的效果,因此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教學資源優化整合順勢誕生。將個人計算機功能最大化,性能個最小化是云計算的特點高校正是需要這樣的資源分配方式來進行教學資源優化整合本文就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教育資源優化整合做出探究,并提出簡單意見,以望參考。
關鍵詞:云計算 高校 教學資源 優化整合
前言
在目前我國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只片面重視初次建設忽略二次開發與深入整合的情況還存在與高校教育信息資源建設中,這樣只片面的重視建設而將建設實用性問題進行忽略的理念,是導致我國教育資源利用率低下、資源不具備可持續發展性、資源檢索困難、資源建設缺乏服務意識以及資源與信息無法進行共享等主要問題的只要原由。云計算技術的提出正好迎合了時代的需求,其將一切資源以及信息都可以進行云服務封裝,打破資源以及信息傳遞的時間局限、空間局限。時間和地點將不再受限制,隨時隨地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設備進行在線資源閱讀。高校教學資源整合正需要云計算這種資源管理分配模式。本文就以高校教學資源優化整合中應用到云計算的資源管理分配模式進行研究,并將資源共享的框架提出,意圖將進行高效率的教學資源優化整合,將高校的資源利用率提高。
1云計算的特點及概念
1.1云計算的特點
服務是云計算的核心思想,云服務就是通過云計算來實現的服務。以下幾個特點及又是就是云服務優良性的體現:①云計算可以充分滿足用戶對服務的需求,由于網絡資源被云計算充分的進行整合,所以可以提供給個性化的服務以滿足各個用戶的不同需求,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加,這種人性化的服務將更容易獲得。②將終端用戶的硬件配置進行充分簡化的云計算,只要用的設備連接了網絡然后再將他們自己擁有的云賬號登錄,就可以享受到云計算隨時隨地提供的服務了。③云端技術所提供的軟件。云端服務器中包含了無數的軟件程序,這些構件在各種標準的協議之上,不必進行下載就可以使用,并且可以進行多人網絡協作使用。④用戶可以將自己的數據儲存于云端服務器,不必再將所有信息都儲存在電腦之中,這樣的方式不僅是資源的合理利用,更是成本的節約,在安全可靠儲存信息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整合共享。
1.2云計算的概念
至于云計算的定義,還從未有權威的機構進行定義。著名網站Google曾提出過云計算的基礎是公開的服務與標準將互聯網作為核心,進行便捷、快速、安全的網絡計算服務,將互聯網變成一個數據中心和計算中心為每一位網民服務。IBM則認為,虛擬化的計算機資源地就是云計算,是一種全新的提供IT資源的模式。雖然各方學者以及機構對云計算的定義都是眾說紛紜,但是可以明顯的總結出一種共同點,云計算的本質就是“計算服務”(Computing as a Service,CaaS),這種所謂的“服務”就只指通過互聯網獲取的數據資源。
通過進行計算并分布在中的分布式的計算機中,并非以往的遠程服務器中或本地計算機中,數據中心地運行模式更相似于互聯網,這是云計算的基本工作原理。這可以使用戶根據需求將資源隨時切換到所需要的應用軟件上,通過計算機進行數據瀏覽。
2云計算的關鍵技術
2.1分布式儲存技術
分布式儲存是云計算的儲存方式,能夠打破以往對硬件的要求,在不同的設備中進行數據的分布式儲存,大量用戶同時褚岑海量數據的需求通過較低的成本就可以滿足,其可拓展性以及經濟性得到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通過冗余儲存的方式得到了保證。分布式儲存技術包括BigTable分布式數據庫技術、OpenStack分布式對象儲存技術以及HDFS分布式文件系統儲存技術。
2.2虛擬技術
云計算中重要的技術就是虛擬技術,虛擬技術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能夠快速的將已整合的資源最大化的利用起來,將各種資源實現資源池化,其包含的資源可以是網絡資源、儲存資源甚至是服務器資源。實現對資源的調度、管理和分配是服務器虛擬化的主要體現,很好的協調運作了各個獨立的虛擬機;路由器以及交換機的虛擬是網絡虛擬化的體現,以圖實現簡化對交換機的維護與配置和某個進程單獨提供路由;儲存虛擬化將儲存實體與儲存邏輯分離,讓用戶對儲存實體毫無后顧之憂實現大量容量的儲存。加低成本以及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資源拓展能力是虛擬化技術的特點,讓用戶在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服務時不必再花費大量的成本。
3云計算在高校教育資源優化整合中的應用
3.1構建云平臺,實現教學資源數字化
評價高校教學水平以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標就是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同時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校教學水平以及科研水平。數字化教學資源包括教師教改資源(教改論文等)、教學多媒體資源(教學相關的音頻資料、課后習題的解答視頻、教課視頻等)、常規教學資源(課本,教案,教學大綱等)。可以以學科為單位或者課程為單位進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并且可以通過云平臺實現跨校教學團隊建設,將跨區域的進行課程同步建設,對已經建立起的資源進行共享。資源重復建設、資源建設情況參差不齊等問題可以通過云平臺來解決,并且可以以云平臺的可拓展性為依托,進行不斷更新數字教學資源,云平臺中現有優秀資源也可以被教師充分利用,充分結合實際的教學環境、學生等進行教學資源添加,形成真正屬于自己具有自己風格的教學資源,同時云平臺中上傳的教學資源也可以使教師進行互相學習,使教學水平不斷提高。除此之外,為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連接網絡的移動設備隨時隨地進行辦公。例如,通過與其他教學水平較高的學校建立起合作關系,通過與平臺將兩所學校中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各自將本校的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傳遞,并且建立起師生公用的云平臺,以實現學生不同學習進度的需求,通過云平臺,將學校自身教學資源進行完善,充分借鑒其他學校的優秀教學資源,并結合自身學校的教學進度,學生學習能力等因素進行教學資源的更新。
3.2運用云平臺,實現高校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
高校教學環節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實驗室的建設、更新以及維護,實驗室的建設為高校帶來可觀的教學質量收益,與此同時對實驗室建設、更新、維護所需的巨額資金也為高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并且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實驗室設備的更新于維護必然跟不上腳步從而影響到教學整體質量。實驗軟件與硬件通過云平臺進行有效的整合,共享實驗室資源,這不僅是教學設備利用率的提高,更是高校辦學成本的降低,教學質量的提升[5]。學生利用互聯網在終端設備上通過云平臺進行實驗,通過各項軟件,硬件資源的服務,便捷的完成模擬性實驗。除此之外,學生通過云平臺提供的服務可以切實結合自身的學習需要相關的實驗操作,學生得到了個性化的發展,學習主動性也得到了培養,這是云平臺將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的成果,也是傳統教學模式根本無法達到的。
4結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云計算在高校教學資源優化整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學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我國云計算技術還處于萌芽時期,對于數據安全性以及接口標準的統一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要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云計算給高校教學資源優化整合帶來的便利如同一個寶藏一樣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尋。
參考文獻
[1]周瑜龍.基于云計算的大學教學資源整合模型優化研究[J].科技通報,2013(7):201-203.
[2]葉福蘭,施忠興,YEFu-lan,等,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教學資源優化整合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1(1):40-41.
[3]譚林海,基于云計算的長株潭高校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