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為為 王祺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調研、實地調查、對比分析等方法獲得現有窨井蓋使用過程中的痛點,轉化為設計需求,遵循安全性、人性化、環保性等原則設計一款窨井蓋,使用3D打印機進行實物模型制作,最后使用專家評價法進行主觀安全性評估。從提高窨井蓋的安全性角度出發,在色彩搭配、造型設計、功能設計、結構設計、材料選用等多方面進行優化設計,結果表明優化后的窨井蓋較現有的窨井蓋安全性有較大提升,達到了提升窨井蓋的安全體驗的目的。
關鍵詞:窨井蓋;安全;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8-0062-02
在城市的地面上,有大量的各種各樣的窨井蓋。近年來,因為窨井蓋導致的安全問題頻發,各種問題不斷涌現,大多數窨井蓋只是起到“遮羞布”的作用,沒有注重安全性,更談不上美觀。窨井蓋的合理設計,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窨井蓋進行優化設計,以提高人們的出行體驗。
1窨井蓋的設計現狀分析
1)造型分析。市面上窨井蓋可分為圓形和方形。圓形井蓋承載級別更高,能較好地防噪音,易于滾動運輸、方便加工。圓形井蓋不會掉到窨井口里去,與人的體型較符,無尖角,便于工程人員進出,不易使人受傷。方形井蓋面積比較大,井蓋下的作業空間比較充足。方形井蓋有棱角,易劃傷人,不夠美觀。在車輛經過時會發出噪音,易產生移位,窨井蓋有墜入窨井口的危險,易引發事故。
2)色彩與表面裝飾分析。市面上的窨井蓋的顏色為材料色,常見的幾種顏色為灰色、黑色、綠色。窨井蓋表面裝飾多是一些簡單常規的集合圖案,如十字形、圓形。一些發達國家的窨井蓋表面則豐富多彩,有的加入地域文化元素,使窨井蓋與城市實現完美結合。
3)功能分析。窨井蓋基礎功能是遮蔽,為維護地下管線而預留的,方便工程人員出入的孔洞。國內的大部分窨井蓋只體現了基礎功能。在一些發達國家,每個窨井蓋上都會顯著地標明字樣,甚至有地標指引圖示,有的則是加入地域文化元素,起到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做到了一職多能。
4)結構分析。從結構上來看,一般分為單層和雙層。單層窨井蓋是最常見的窨井蓋,一般會在表面開兩個小孔,雨水可通過表面的小孔流進窨井蓋下面。雙層窨井蓋一般運用到帶有精密儀表的窨井蓋上。
5)材料分析。現有市面上的窨井蓋材料主要為球墨鑄鐵、再生樹脂復合材料、聚合物基復合材料、鋼纖維混泥土等,具體分析如表1。
2窨井蓋設計現存的問題
通過以上的實地調查及文獻資料研究,發現現有的窨井蓋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1)安全問題:因窨井蓋被盜竊或損壞等原因導致窨井蓋缺失,導致人員墜落窨井時有發生,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地威脅;(2)視覺效果不佳:城市窨井蓋外觀千篇一律,沒有融入與所處的環境,進行很好地融合,窨井蓋就像城市環境中的“創口貼”一樣,視覺效果不佳;(3)窨井蓋智能化程度不夠,窨井蓋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發現和反饋,功能單一。
3基于安全性和視覺體驗提升的窨井蓋優化設計
3.1設計原則
新型窨井蓋設計目的是提高其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安全性,減少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提出按照以下原則進行優化設計。
1)安全性原則。窨井蓋要確保在其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井蓋的丟失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窨井蓋要防爆炸、防破壞、防被盜、防被雨水沖走,還要在即使丟失之后也要保證安全。
2)人性化原則。窨井蓋是民生工程,面對城市過往的行人車輛,要在設計時充分考慮窨井蓋與行人的關系。設計的人性化是本次窨井蓋設計的大前提。
3)環保原則。窨井蓋在材料的使用上盡量要選擇可再生材料,材料要做到抗腐蝕、抗壓、耐疲勞,保證使用壽命。同時,可以采用模塊化設計,設計不同區域可以更換的窨井蓋,也是保證綠色環保。
4)功能性原則。在設計中加入之前窨井蓋沒有的一些功能,例如,自動感受水壓打開排水口。窨井蓋是要讓井蓋實現不僅可以排水,還能給人們提供附加功能,充分體現功能性。
5)美觀性原則。窨井蓋要在造型上有所突破,不拘泥于傳統風格、造型及色彩,充分考慮與所處環境的融合,彰顯城市文化與特色。
3.2設計需求分析
通過對現有窨井蓋的解構,及前期的現狀研究,結合觀察法、實地調研及文獻研究等途徑,獲得了窨井蓋生命周期中的有關痛點,在分析整理的基礎之上,總結了窨井蓋的痛點見表,并對痛點提出相應的優化辦法,如表2。
3.3優化設計方案
基于以上設計需求分析并根據提出的優化設計方向,得到窨井蓋優化設計的關鍵目標:提升窨井蓋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主動與被動安全性。設計了多款方案,并最終選定一個方案展開詳細設計,最終方案爆炸圖如圖1。
1)材料選擇。一是菱鎂材質強度高,抗壓、抗彎及有韌性,使用壽命長;二是菱鎂材質外觀美,菱鎂井蓋自帶精細的花紋,且可以自行調顏色,可基于窨井蓋所處的地方文化特色進行藝術創造與再創造,與城市環境進行完美地結合;三是質量輕,方便施工人員安裝和維修;四是菱鎂井蓋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無回收價值,減少窨井蓋被盜的可能;五是菱鎂井蓋能在各種環境下正常使用,適用范圍廣。故選擇菱鎂材質作為本款窨井蓋的材料。
2)結構設計。借鑒旋轉式杯口,采用雙層旋轉結構(如圖1),每一層分別有一個鏤空的水口,在平時不下雨時,上下兩個開口錯開,避免了東西落入窨井內,在下雨時,當感應到水壓時會自動旋轉至上下兩個口子重合,雨水就會順著口子流入窨井內。在井蓋的底部設計一圈橡膠,使窨井蓋與底座貼合,防止移位。同時橡膠有很好的緩沖和彈性性能,能有效避免井蓋跳動產生噪音,從而提高窨井蓋的安全性。
3)外觀設計。在造型上,選擇使用圓形,避免窨井蓋掉入井內。在色彩選擇上使用與瀝青路面顏色較接近的黑色,使得窨井蓋城市環境能較好地融合。
4)功能設計。在該窨井蓋中加入了電子傳感器,當井蓋移位、丟失或破損時,電子傳感器能及時將相關信息發送給管理部門前來處理。在窨井的邊緣增加了反光警示條(如圖2),如井蓋被挪走,此時下部的反光警示條會露出,無論白天黑夜都能起到警示作用。此外,在窨井還裝有防墜網,即使井蓋缺失,人踩進井里也不會掉下去,保證行人的安全。
現在國內窨井蓋普遍存在開蓋費勁的問題,在本窨井蓋方案中設計了便攜式拆解器,使得維修人員能輕松地將窨井蓋打開。
4窨井蓋優化設計的主觀評價
4.1優化設計模型的制作
使用Rhino軟件建模并導出為STL格式數據,然后使用Materialise Magics20對STL格式數據進行修復、建立支撐及切片,最后使用3D打印機對切片數據進行打印,打印成型如圖3。
4.2評價過程及結果
基于3D打印成型的模型,利用對比法,選取國內常見的一款窨井蓋與本設計方案的窨井蓋,采用專家訪談法邀請某市窨井蓋制造廠家經理、多名維修人員及市民,對窨井蓋進行材料、結構、外形、功能設置四個方面進行主觀安全評價。根據專家評價結果表明,該優化方案在材料、結構、外形、功能設置四個方面均優于現有的窨井蓋。
5結語
一款設計良好窨井蓋關乎人們的安全出行,對城市建設意義重大。此文通過對現有窨井蓋的洞察,分析了現有窨井蓋在造型、色彩及表面裝飾、結構、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優缺點,并根據安全性、人性化、環保性、功能性、美觀性等原則,對現有窨井蓋在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外觀設計、功能設置等多方面進行優化設計,較大程度提升了窨井蓋的安全性,提高了人車經過窨井蓋時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