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要:目的:討論理性情緒調節、希望理論聯合應用于癲癇患者護理中的價值觀察。方法:選取在我院治療的癲癇患者64例,分成2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理性情緒調節聯合希望理論護理,對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度及抑郁度進行分析,對比2組患者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負面情緒得到排解,護理效果明顯,且患者滿意度也較高,為93.75%(30/32),而對照組患者護理后負面情緒緩解較慢,護理效果一般,且患者滿意度較低,為59.38%(19/32)(P<0.05)。結論:理性情緒調節聯合希望理論護理對癲癇患者護理作用較大,不僅能夠提高整體的護理效果,幫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態,還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理性情緒調節;希望理論;癲癇;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091-01
癲癇俗稱羊癲瘋,癲癇引發的病因有很多種,如顱內感染,腦膜炎等疾病引發大腦皮層發炎或水腫,導致患者癲癇發作;顱腦外傷,患者由于嚴重的外傷導致昏迷,腦實質損傷嚴重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患者患上癲癇;酗酒影響患者造血功能,破壞免疫功能,使患者體內的維生素B1缺乏,造成腦組織代謝障礙及腦萎縮,導致患者患上癲癇[1]。癲癇發生的原因眾多,且多數的癲癇患者由于心理上的壓力及經濟壓力沒有及時就醫,從而又使病情加重。現我院對癲癇患者采用理性情緒調節聯合希望理論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并取得較佳的成績,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在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治療的癲癇患者64例。對照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齡32~78歲,平均年齡為(67.18±2.4)歲。觀察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齡34~77歲,平均年齡為(66.92±2.3)歲,(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方法
(1)對照組:常規性護理,每周進行2次心理護理指導課堂,每次1小時,對患者進行3次健康教育知識普及課,每次1小時,持續1周。
(2)觀察組:理性情緒調節聯合希望理論護理,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護理溝通,每周2次,每次30分鐘。1、前2天與患者進行輕松的交談,從交談中了解患者的病情具體情況,患者心理水平,以及患者情緒所處水平,此為評估階段.再根據所了解的情況,對患者進行開導,用希望理論鼓勵患者正視癲癇疾病,幫助患者建立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提高治療依從度,并用認知療法幫助患者去實現拓展的目標[2]。2.3-5天為患者自我領悟階段,普及患者癲癇引發的原因,癲癇發作該如何護理,將患者對癲癇的害怕心理消除,認識到癲癇是可以被治療的,提升患者的自信心,積極的去治療,實現對拓展目標的追求[3]。3、最后2天,醫護人員陪伴患者一起回顧治療的過程,對治療過程中發生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解答,總結治療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對癲癇知識全面的了解能夠幫助患者更有信心的去戰勝癲癇疾病,增加患者信心的同時堅定患者對癲癇的治療路徑的信念,從而減少患者癲癇的復發[4]。
1.3觀察指標:1、對比2組患者的滿意度,2、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將收集整理后的兩組患者數據使用IBM SPSS26.0統計分析。
2結果
2.1對比2組患者的滿意度:觀察組53.13%(17/32)非常滿意,40.62%(13/32)比較滿意,3.13%(1/32)一般滿意,3.13%(1/32)不滿意,總滿意度高達93.75%(30/32),對照組34.37%(11/32)非常滿意,28.12%(9/32)比較滿意,15.63%(5/32)一般滿意,6.25%(2/32)不滿意,總滿意度高達59.38%(19/32)。
2.2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組效果明顯率為53.13%(17/32),有效為40.62%(13/32),效果輕微為3.13%(1/32),無效為3.12%(1/32),總有效率為93.75%(30/32);對照組效果明顯率為37.5%(12/32),效果一般為21.87%(7/32),效果輕微為25%(8/32),無效為15.63%(5/32)總有效率為59.38%(19/32)。
3討論
癲癇患者由于病情比較特殊,患者發病時由于大腦放電異常,致使患者身體局部或者全身抽搐,發病時較為痛苦,神情異常,較容易引起周圍人異樣的眼光,對癲癇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傷害,由于癲癇患者心理壓力較大,極易導致患者治療時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更好的調節患者的情緒,護理是非常關鍵的。理性情緒調節聯合希望理論護理對癲癇患者有較佳的護理效果,患者經護理后,心理情緒得到了排解,緊張抑郁的情緒經過護理變為積極陽光的情緒,患者變得更加配合治療,使護理治療效果都達到最佳狀態。而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雖然給患者進行了較長時間的知識普及,堂課講解,但是沒有深入患者的內心,導致護理效果只在于表面,而患者負面情緒并沒有真正的排解,因此護理后效果不理想。
綜上所訴,對癲癇患者進行理性情緒調節聯合希望理論護理,不僅使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緩解,患者在更多的了解癲癇后,能夠直面癲癇問題,積極與之抗爭,從而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患者對此護理也更為滿意,此護理方法值得推廣[5]。
參考文獻
[1]陳飛燕,江文柳,張艷新.希望理論聯合專項健康教育對癲癇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2(23):1-2.
[2]王丹丹,王金玲,李春靜,等. 健康教育中健康賦權理論對癲癇臨床護理的應用價值[J].慢性病學雜志,2019,22(10):1179-1180.
[3]陳麗,鐘全聰明.希望理論聯合理性情緒療法對全子宮切除患者護理干預效果的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2(12):33-34.
[4]許欣悅. 希望理論與理性情緒聯合療法對早期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2(22):319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