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守萍


摘要:目的:主要針對臨床個體化延續護理手段的實施對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進行了探究,旨在為后期個體化延續護理模式的應用及推廣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本次研究從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這一時間段內接診的高血壓患者中隨機選取220例作為研究樣本,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個組別,分別與常規護理和個體化延續護理,護理結束之后針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及患者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之后,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而且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達98.2%,遠遠高于對照組的72.7%,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個體化延續護理作為一項全新的護理模式,其在臨床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工作中的有效應用,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因此在臨床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個體化延續護理;常規護理;高血壓;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10-0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為時間周期,從這一時間段內來我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中隨機選取22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即符合收縮壓≥140mmg或舒張壓≥90mmg),且患者年齡處于18至80歲,神志清楚,均自愿參與本次實驗研究。排除標準:患者年齡低于18歲或高于80歲的,伴有腦卒中和嚴重心腎功能不全等患者;存在意識障礙的患者。
將所選擇的220例患者隨機均等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個組別,其中在對照組1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齡處于42~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2±5.1)歲,病程處于1~6年,平均病程為(3.2±1.4)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4例,年齡處于43~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4±5.3)歲,病程處于1~5年,平均病程為(3.4±1.2)年。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信息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常規護理:對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手段,主要護理內容為:按照日常護理相關規定對患者進行常規的降壓治療,通過治療當患者血壓處于正常水平之后給予常規護理,結合患者恢復情況予以帶藥出院,出院前對患者的日常飲食和用藥計劃給予相應的指導。
1.2.2個體化延續性護理:觀察組患者在給予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同時給予個體化延續性護理,主要護理內容有:
1.2.2.1健康宣教:針對患者制定了相應的健康教育宣傳手冊,在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及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等資料[1],并在緊密結合臨床患者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出了一套具有較強針對性的高血壓健康教育宣手冊,將其發放給患者,并指導患者學習。
1.2.2.2個體化延續護理護士專業培訓:首先,對執行個體化延續護理的護理人員提出明確要求,即“急診護理工作經驗>10年;責任護士工作經驗>2年;同時要求護理人員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針對滿足上述要求的護理人員給予相應的專業技能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加強對個體化延續護理理念的認識、高血壓健康教育相關內容及方法的教育和指導。在培訓工作結束之后對其進行相應的考核,保證培訓效果。
1.2.2.3臨床護理:對高血壓住院患者均提供一套個體化的護理服務,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資料評估并完成健康評估表的填寫、常規住院及出院指導、住院期間對患者進行24小時的動態血壓監測,監測過程中發現患者存在情緒激動或飲食、排便異常的要及時記錄在護理日志中;次日拆除動態血壓監測儀,并準確記錄相應指標及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主治醫師,以便于醫師能夠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方案[2];同時還要詳細了解患者對健康教育護理工作的實施情況,主要就是針對患者的用藥情況及血壓監測等情況進行監督;在患者出院后第十天,進行出院隨訪工作,并患者進行血壓監測,并通過護患交流了解患者現存的問題并給予疏導和解決;指導患者在出院3個月后回醫院進行復診,并進行生存質量測評。
1.3觀察評價指標:在3個月后指導出院患者回院復診[3],復診期間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分,其中主要涵蓋心理狀態、生理功能、日常生活和社會支持四大方面;患者評分越高則表明護理工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越好;分數區間為1~100分。
此外,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者對本次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將患者滿意度情況劃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詳細數據如下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詳細情況如下表2所示。
3討論
在現代臨床領域,高血壓屬于一種極為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對于這一疾病而言,一般在早期不會有明顯癥狀,會隨著患者病程的不斷延長導致患者血壓不斷上升,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嚴重并發癥,導致患者出現肢體麻木、頭暈頭痛、胸悶乏力等不良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嚴重危及患者生命[4]。個體化延續性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同時也是一套在密切結合高血壓患者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出的一套個體化護理方案,為醫護工作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患者在出院后的身體情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為患者提供了一種連續性的全新護理服務,為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了福音。個體化延續護理理念最早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其所指的主要還是一種無間斷的護理模式。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這一護理模式也逐漸的普及開來,并且也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效果,特別是在預防和患者患者病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方面更是具有著突出的價值[5]。
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個體化延續護理在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方面的作用,本文特結合我院接診的22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心理狀態、生理功能、日常生活及社會支持等各個方面的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8.2%,遠遠高于對照組的72.7%,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我們也可以得出最后結論,個體化延續護理作為一項有效的護理模式,在高血壓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有效實施,對患者生存帶來了諸多的積極影響,不僅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還提升了患者護理滿意度。因此,個體化延續護理值得在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程桂女.個體化延續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08):1168-1169.
[2]趙倩.個體化延續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01):253.
[3]張凌,盛怡萍,汪敏珠,徐志英.個體化延續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的效果觀察及生活質量評分影響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52):145+156.
[4]劉寒.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0):128.
[5]王荔弘.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