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星
主持人:這周指數對上檔密集區發動了攻勢,成交量逐步放大,但可惜最終止步在關鍵區間,后市小泛怎么看?
泛舟:有效突破就必須放量中陽線隨后守住。周四量是有了,但中陽線沒有,周五成交量就直接下滑。關前縮量止步,肯定是心虛的表現。這主要是滬指中權重較大的,比如金融等板塊基本面短期不存在持續放量上漲的邏輯,技術上也很清晰的切入了密集區,這個板塊內的大票幾乎都是周四放量沖高回落,周五縮量震蕩,如此指數也會有類同步的表現。
所以單看指數,目前還在密集區的下軌晃悠,關鍵還要看權重板塊,目前基本面以及技術面的信息上來看,有效站上去的概率較低。
主持人:以往大家都知道沖關未果,都會引發較大的震蕩,這次既然你短期認為不放量很難有效站穩,那么隨后會不會出現寬幅震蕩呢?
泛舟:這個問題我在周中已經說了好幾次了,指數即便上沖失敗出現震蕩,也不會走成崩潰式下跌。指數若強,也就是有效突破后震蕩,具體點說,就是往3150點去一次,隨后開始真正的洗。弱一點呢,這里沖關失敗,有能力的再沖一次,沒能力的就縮量盤整,繼續震蕩隨后再反彈再盤整。今年至今的震蕩,除了高位下來那一次之外,其余都不是很干脆的。就類似去年初以及10年到13年過程中的那種震蕩下行。當指數脫離了高PE區間后,除了大反彈浪結束后的震蕩,其余都不會很干脆。都會非常反復。這種代價就是拉長隨后的震蕩周期,反之越干脆的下跌見底越快。
主持人:意思是即便上沖失敗短期也不會崩?
泛舟:是的,崩很難的。目前個股活躍度都不錯,人氣也可以。雖然強勢股紛紛止步在六板,但趨勢股以及強勢股預備梯隊都表現穩定。指數波動,個股震蕩都是自然現象,大家不用過度解讀,多想想為何這些能漲,那些不能,多練練各種模式內有信號的,同時控制好倉位即可。登高戰法在整個八月表現就非常穩定,且不說中航重機、安達維爾等有板塊協同的牛股,同期還有不少課上說過符合必選模式標準的。必漲最近也有上佳的表現,這些現象也能說明資金態度。
主持人:最近確實趨勢型的票不少,而且最終漲幅一點都不比短線強勢股差。
泛舟:說明資金也覺得目前市場處于大周期來臨之前的階段,即便套住也不會很慌。敢買價值股或者成長股。大家一定要記得,每次只有指數波動的時候這些票才有真正的大坑,但是一般出現大坑時常人又不敢買,到了這個時點都覺得這票好。但已經被大眾所認知了,之后還能更好么?這里永遠是一個走在大眾之前或者對面的零和游戲,大眾看到的壞和好,都是資金讓大眾看到的,市場讓大眾看到的。一旦你有了和大眾一樣的思維模式,再把自己的七情六欲帶入其中,結果可想而知。指數沒毛病,市場沒問題,機會不少,關鍵在于你怎么看,怎么做了。
主持人:上周蕭蕭聊到9月行情時,認為政策面暖意濃厚,但是3000點也沒有“戰而據之”的把握,本周國常會重磅信息出臺,是不是可以調高預期值了?
海風若雨蕭蕭:政策面的“每周一歌”已經是新常態了,本周國常會釋放的“要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加快落實降低實際利率水平的措施”等政策利好可以說是“集結號”性質的強音了。對市場而言,4月以來始終困擾市場的不就是受到通脹和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制約,貨幣政策難以寬松嗎?央媽甚至報警抓了捏造降準謠言者,所以政策面不斷升級的利好對于市場信心恢復是一個很大的激勵作用。7月下旬我們在探討市場走勢時候,認為震蕩時間越久,盤整突破行情的力度就越大,目前看,從4月見頂3288點到2733點持續調整了83個交易日,這個調整周期足以支持一輪力度較大的中級行情,市場日成交也迅速回升到8000億的量能水平,我們暫且命名為“秋收行情”。不過指數真不是最重要的參考坐標。
主持人:為什么呢?
海風若雨蕭蕭:二季度以來,雖然指數處于下行趨勢,結構性行情特點也演繹出眾多牛股而不僅僅局限于妖股,生物醫藥、電子科技板塊牛股也是成批次的涌現,我覺得投資者對于指數可以看得更淡一些,總是糾結點位的問題,可能不符合現在的市場環境,要注意“韌性”的定位。既然“秋收行情”因政策維穩而起,因流動性寬松預期而興,只要這兩點沒有發生根本性轉折,行情的高度樂觀看可以達到上半年的高點。
主持人:上周你欽點的5G龍頭滬電股份周漲幅30%,成為市場風向標,此類個股有哪些特點可以借鑒?
海風若雨蕭蕭:滬電股份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它屬于行業性的機會,主題炒作往往由強力政策而起,如上海自貿區、雄安新區、深圳先行區等等,此類主題市場認同度高的,往往能炒到7連板甚至10連板的高度,眼球效應明顯,但是高度與時間是反比關系,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兩個月,甚至只有兩周,比如垃圾分裝主題,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屬于不值錢的主題(跟垃圾牽扯在一起怎么可能是個“高大上”的主題?)而行業性的機會往往由政策引導的基本面因素推動,炒作時間周期較長,出現幾倍甚至十倍漲幅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譬如新能源車,自15年之后的快速發展,出現多只贛鋒鋰業這樣的10倍牛股,行業性的機會往往炒作周期有兩到三年,短期可能不能與連板眼球型主題炒作相比,但是勝在趨勢長遠,累計漲幅大,只要方向對,你就不要怕路遠。投資者也應該知道,任何強勢牛股都會有一個“橫著攀升”到“豎著拉升”的過程,遇到這種機會,需要敢字為先,勇字當頭。
主持人:本周指數走的異常強勁,市場是否提前轉好了?
驕陽:市場修復到絕對走好是一個過程,目前看多頭結構恢復,并且30天周期未來會有3周時間絕對扣低,指數就算調整也是良性的,不會影響形態進一步修復。以未來3周市場依然是非常好的可操作性階段,3周后,如5、10、20、30天線能夠交叉上穿120天線并且帶出成交量,則市場結構就得到真正完美的修復。
主持人:本周主角屬于硬核大科技,尤其是5G產業鏈,但周五似乎有資金減持跡象。
驕陽:對于核心科技股我們至少說了2~3個月了吧,經過這么久的上行,其實很多硬核科技股的估值已經是得到很大提升,雖然暫時還談不到泡沫。但確實有大市值品種已經逐漸向合理估值上限運行,所以對于科技股我覺得雖然繼續上行的基本面條件依然存在,但避免不了個股開始嚴格分化。后續板塊短線或許出現頭部品種橫向大跨度拉鋸震蕩,滯漲品種尋機拉升的情況。總體上,科技股后續依然可以關注,但是對于頭部品種要小心了。
主持人:軍工板塊本周走勢一般,怎么看待?
驕陽:最強大的幾家軍工品種都有一個特征,10天周期依然具有4~5天的絕對扣低優勢,其他相對滯漲的軍工股,走勢看起來也是不錯的。所以本周軍工股看似相對較弱,但在4~5天內一旦有較為明顯的調整,很可能還是再次啟動前的介入機會。
主持人:單純從技術結構來說,什么樣的技術狀態更適合當下市場環境?
驕陽:我覺得底部的,明顯成交量釋放的品種,如果自放量上漲算漲幅在25%以內,并且成交量依然較為活躍的品種,會比較有爆發力,換到周線觀察,你或許會發現,這類品種周線上會具有5周、10周絕對條件的攻擊形態,也就是說,日線和周線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