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堂奎

【摘 要】 目的:觀察并分析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本院接收的72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選為研究對象,以不同手術治療方式作為分組依據,共分為兩組:對照組36例,實施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36例,實施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觀察比較這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結石殘留率為5.56%,并發癥發生率為2.78%,均低于對照組的22.22%、1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VAS評分、出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相應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成功率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顯著,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升手術成功率。
【關鍵詞】
腹腔鏡;膽道鏡;微創手術;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
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屬于肝膽外科常見的疾病,臨床癥狀為腹痛、高燒、黃疸等,嚴重時可出現休克甚至死亡。該疾病女性患者較多,是良性的、可治愈的膽道疾病,一般繼發于膽囊結石,有著發病急、病情重等特點,也是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1]。對于該疾病的治療,傳統的方法一般為開腹膽囊切除及膽總管切開T管引流,有著一定的療效,但術后并發癥多,患者預后差。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一些手術中得到廣泛應用。此次的研究為了探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通過為兩組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分別實施開腹手術治療以及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并對比分析其的臨床療效。現將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時間: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選取例數:72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納入標準:確診為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生命體征穩定、知情并同意治療、已經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有腫瘤疾病、有手術禁忌證、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有認知功能障礙。分組方式:共分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每組36例。兩組基本資料:對照組患者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齡30~77歲,平均年齡為(58.34±6.27)歲;給予該組患者實施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齡31~78歲,平均年齡為(59.28±6.31)歲;給予該組患者實施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對比分析兩患者基本性資料,存在較小的差異性,無統計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觀察組實施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具體為:為患者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進行常規消毒、鋪巾,使用四孔法實施操作,第一孔取在臍孔處,將10mm套管與腹腔鏡置入;第二孔取在右側肋緣下與腋前線交點處,將5mm套管置入,用來放置術后引流管;第三孔取在右側肋緣下鎖骨中線處,將T引流管置入;第四孔取在劍突下10mm處,用來縫合膽總管。將腹腔鏡置入后,實施膽囊切除,利用探針來探查并游離膽總管,穿刺膽總管抽出膽汁。自劍突下置入膽道鏡,進入膽總管切開取結石,并將T型引流管置入,縫合膽總管切口;術后給予患者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預防感染;術后30d復查,確定無殘留后將T管取下。
給予對照組實施開腹手術治療,主要為傳統的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術,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切除膽囊,切開膽總管取結石,放置T管引流以及腹腔鏡引流,術后給予患者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預防感染,手術后21d實施T管造影,如果沒有異常則可將T引流管拔出[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結石殘留率、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VAS評分(分值0~10分,分數越低則表明疼痛越輕)以及出院時間。
1.4 數據處理
用SPSS 17.0軟件來計算此次研究的數據,VAS評分、出院時間以(±s)表示,結石殘留率、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以%表示,P<0.05表示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結石殘留率為5.56%,并發癥發生率為2.78%,均低于對照組的22.22%、1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VAS評分、出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相應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成功率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開腹手術是臨床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常用的方法,屬于較傳統的治療方式,有著較大的創傷,術后疼痛比較明顯,易引發較多的并發癥,不利于患者的預后[3-4]。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屬于一種微創手術方案,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具有較多優點:第一,操作簡便、創傷小、安全可靠;第二,有效保護十二指腸括約肌與膽總管的功能,降低膽道感染發生率;第三,套取的結石量較大;第四,避免從腸道操作,預防胰腺炎的發生;第五,術后可以從T管取石,簡單方便[5]。此次的研究,給予對照組實施開腹手術治療,給予觀察組實施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結石殘留率、并發癥發生率、VAS評分、出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手術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從研究結果數據可看出,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顯著,具有創傷小、疼痛輕、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等特點,有著良好的治療與預后效果,值得實施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根利.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2(35):48-49.
[2] 張磊,褚琴.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5):52-53.
[3] 陳鐵炯,鄭軍.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臨床對比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8,16(02):226-228.
[4] 汪俊科,劉建勇.腹腔鏡聯合纖維膽道鏡對高齡膽總管結石伴膽囊結石的治療效果觀察[J].河北醫學,2017,23(02):271-274.
[5] 奚劍波,法鎮中,閔震宇,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在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01):22-25.